分享

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崔光军的图书馆 2017-03-28
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

 于翠英 (黎县农业局,河北黎县0666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地膜土豆成为昌黎县马坨店的主要种植方式之一。介绍了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用、种薯处理、分级催芽、种植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731(2012)10-086-002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地膜土豆成为昌黎县马坨店的主要种植方式之一。地膜土豆采用大芽移栽产量为3500kg/667m2,产值为5600/667m2元。笔者现将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1品种选用
     选择优质、抗病、耐贮藏、中熟、高产的品种,如“克新一号”,其生育期在115d左右。
2种薯处理

     1月中旬开始将优良合格的种薯进行“暖种”,保持15~20℃,经30d种薯长出芽点,“暖种”结束即可切块,切块一般要求单块重量25g左右。小个种薯竖切,每个切块都带上顶部壮芽;大个种薯切块时,尾部芽由于其发苗后生长势弱、产量低一般淘汰不用。然后按芽眼顺序向顶部切块,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到坏薯要严格淘汰,并用75%的酒精消毒刀面,否则会造成病害的传播。

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土豆种植技术

3分级催芽

     切块根据芽点的大小分类,分别在阳畦催芽,阳畦宽1.2m,长10m,60~80cm,湿度保持65%~70%,温度保持20~25℃,经20~25d,当种芽长3~6cm时即可播种。
4种植地选择
     马铃薯喜肥厚疏松的砂壤土质,有利于薯块的膨大。尽量不与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茄科作物重茬以免相互传播病害。粘重土壤应采取相应农艺措施,如高垄栽培、多施粗肥、秸秆还田等使土壤通透性得以改良。
5整地施肥
     由于马铃薯生育期比较短,需肥相对集中,应以底肥为主。结合深耕施肥每667m2施有机肥2500~3000kg、尿素10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10kg。有机肥不足应加大化肥用量,施化肥的同时施入辛硫磷或其他低毒农药,防治地下害虫。良好的土壤湿度有利出苗,播种时确保底墒充足,墒情不好提前浇水造墒。
6播种育苗

     按1m垄距作高15~20cm的高垄,每垄栽2行,株距20cm。播种时间3月上中旬,每667m2栽5700~6600株。播种时芽眼向上调角点播,播完后随即培土作垄,垄面宽约50cm,垄高15~20cm,一次性覆土不低于10~12cm。用耙子将垄面上的土块耙细,喷乙草胺或其他除草剂防止 杂草生长。随后盖好地膜,一般用90cm宽的地膜覆盖1个垄面,并用湿土盖严膜孔。
7田间管理
7.1破膜放苗

     出苗期每天上午9时前进行田间检查,及时破膜,以防烫苗;如果表土干燥,应及时浇水,以免影响出苗。
7.2追肥浇水
     播种前必须洇地确保足墒播种,出苗前后观察土壤,湿度不足及时补水;出苗后10d左右追施氮肥,促进幼苗发棵,一般每667m2施尿素20~30kg或碳铵50~100kg,深播浅盖者浇水后随苗生长进行中耕培土;整个生育过程不能缺水,浇水时注意不能漫上垄顶,收获前约7d停止浇水。
7.3化控
     在现蕾期,要及时摘除花蕾,对徒长趋势的田块,每667m2用15%多效唑20~25g,对水40~50kg喷雾,控制徒长。
8病虫害防治

8.1晚疫病
8.1.1症状     土豆晚疫病可为害叶片、茎和薯块。病叶的叶尖或叶缘有浅绿色水浸状圆形斑,潮湿时呈褐色并有白霜,干燥时质脆干枯,严重时叶片萎蔫蜷缩,全株黑腐并有腐烂味。病茎有褐色条斑;块茎染病有紫褐色凹陷斑,以后逐渐扩大并呈腐烂状。
8.1.2发病条件土豆晚疫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薯块上越冬,通过薯块的育苗形成病株,或通过根毛直接侵入植株,借风雨或灌溉及繁殖进行传播。当气温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的温度多雾条件下易发病。
8.1.3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喷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③喷施1:1:200波尔多液。④及时淘汰田间的病株。
8.2粉痂病
8.2.1症状     土豆粉痂病可为害茎、块茎和根。病茎有突起的褐色疮斑,可散发出褐色粉状物,块茎染病,表皮有褐色斑,逐渐变成凸起的疮斑,破裂后散出深褐色粉状物,病斑反卷露出桔红色内壁;病根有圆形瘤状物。
8.2.2发病条件     土豆粉痂病属于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或薯块中越冬,通过根毛或伤口侵入植体,借助雨水、灌溉及田间作业进行传播。一般在土温18~20℃,土壤湿度90%左右,偏酸的地块易发病。
8.2.3防治措施①实行5年以上菜田轮作。②对种薯进行消毒:用2%盐酸溶液200倍液浸种5min,或新切的薯块用新少草木灰拌种。③加强田间管理,预防土壤高湿。④为提高植株抗病力,每667m2用100kg石灰调节土壤pH值,并施磷钾肥。
8.3早疫病
8.3.1症状     土豆早疫病可为害叶片和块茎。病叶有褐色圆形同心轮斑纹,潮湿时有黑霉层,叶片枯黄脱落;块茎染病有褐色凹陷圆形斑,逐渐变成浅褐色干腐状。
8.3.2发病条件     土豆早疫病为真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或薯块上越冬,通过叶片气孔或表皮直接传入植体,借助风雨进行传播。当气温在27℃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易发病。
8.3.3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③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④用1:1:200波尔多液喷雾。
8.4软腐病
8.4.1症状     土豆软腐病可为害叶片、茎蔓和块茎。病叶有灰褐色病斑,潮湿时软腐;茎蔓染病则髓部溃烂,并有臭味,病茎以上的枝叶萎蔫,叶片黄化;块茎染病则有水浸斑,后期整个块茎溃烂有恶臭味。
8.4.2发病条件     土豆软腐病为细菌病害。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通过伤口侵入植体,借助雨水、昆虫或田间作业进行传播。在气温为25~30℃条件下,土壤湿度越大则越易发病。
8.4.3防治措施     对种薯进行消毒。清理田园并用石灰消毒。加强田间管理,调解水分供应。可喷施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8.5黑胫病
8.5.1症状     土豆黑胫病可为害茎和块茎。病茎表现为节短叶上卷,茎维管束变褐,最后萎蔫枯死,块茎染病则由脐部向髓形成放射性黑色条纹,块茎内维管束变褐、腐烂并有臭味。
8.5.2发病条件     土豆黑胫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病菌在块茎上越冬,通过块茎的皮孔或伤口侵入植体,借助雨水、灌溉或田间作业进行传播。在气温为25~27℃的高温多湿条件下易发病。
8.5.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及时淘汰病株。③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高湿。④适时播种,适时早收。
8.6环腐病
8.6.1症状     土豆环腐病可为害叶片、茎和块茎,有时还能伤害根。病叶的叶肉黄绿而叶脉和叶缘为绿色,叶尖干枯并向内卷曲,叶缘内卷萎蔫;病茎的维管束变褐,并溢出菌脓;块茎染病则皮层内有环形坏死斑,维管束变黑褐色;根部染病则维管束变褐。
8.6.2发病条件     土豆环腐病属于细菌病害。病菌在块茎中越冬,通过薯块的切口处侵入,借助育苗或伤口进行传播。在气温20~23℃有切口伤口的条件下易发病。
8.6.3防治措施     ①加强植物检疫。②选用抗病品种。③对种薯进行进行消毒:用50mg/kg硫酸铜浸泡种薯10min。
8.7病毒病
8.7.1症状     土豆病毒病为害叶片、茎蔓和块茎。病叶呈花叶状,有的叶皱叶脉透明,也有的叶片有褐色条状坏死斑,严重时叶枯脱落,有的叶片内卷,叶片硬而韧;病茎有褐色条状坏死斑;块茎染病则有褐色条状坏死斑。
8.7.2发病条件     土豆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在病残体上越冬,通过伤口或汁液接触侵入植体,借助于 蚜虫或田间作业进行传播。在气温25℃以上,有蚜虫的条件下最易发生病害。
8.7.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对种薯消毒。③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温。④及时防治蚜虫。⑤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者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9适时收获
     根据薯块的膨大情况及市场行情适时收获,最晚应在高温雨季来临前收获。收获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收刨后码成趟晾干表皮;看天气情况,中午前后用薯秧进行覆盖,以免灼伤;下午分级装袋准备上市。

马铃薯种植技术文献资料下载(PDF)
  皋兰县脱毒马铃薯大棚早熟栽培试验初报.pdf
   种植马铃薯有了科学依据.pdf
   稻茬田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黄继民.pdf
   地膜土豆高产栽培技术.pdf
   马铃薯苗期不同种植模式下降雨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_李勇.pdf
   塑料大棚马铃薯套种_复种蔬菜栽培技术_孟韫秀.pdf
   我国土豆种植与推广体制发展探讨.pdf
   -早春马铃薯种植新技术_梁久梅.pd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