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的土豆病害图谱都找齐了,一定要转发啊!

 昵称30226162 2016-04-06


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块茎蛾、蚜虫等。

一、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①晚疫病



田间发病状

晚疫病是马铃薯主产区最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其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薯田或番茄、杂草和有机堆肥。

【病害症状】

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防治方法】

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播前严格淘汰病薯。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进行防治,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如果没有及时喷药,田间发现晚疫病植株后,则需要用瑞毒霉(也称为雷多米尔、甲霜灵)之类的药剂进行防治,每亩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将病害控制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此外,环境条件也影响晚疫病的传播,为防止块茎感染,应当高培土。如果植株地上部分受到晚疫病侵染,则最好在收获前将病秧割除并清理处田块,防止收获的薯块与之接触。


②癌肿病


病薯

【病害症状】

主要在地下部分,侵染茎基部、匍匐茎和块茎,病菌侵入寄主刺激细胞组织增生,长出畸形、粗糙、疏松的肿瘤,瘤块大小不一,小的只出现一块隆起,大的覆盖整个薯块,有的圆形,有的形成交织的分枝状,极似花椰菜。地下的癌瘤初呈乳白色,渐变成粉红色或褐色,最后变黑、腐烂。在高感品种上,腋芽处,枝尖、幼芽均可长出卷叶状癌组织,叶背面出现无叶柄、叶脉的畸形小叶,主茎下部变粗、质脆呈畸形,尖端的花序和顶叶色淡,组织变厚易碎。有的植株矮化,分枝增多,后期保持绿色的时间比健株长。凡地上部出现症状的,地下部不结薯,几乎全为癌瘤。

【防治方法】

选用抗癌肿病的品种并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可以防止癌肿病的发生。封锁感病地区、禁止从感病地区调运马铃薯特别是种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


③粉痂病


病薯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mm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防治方法】

用甲烷钠熏蒸土壤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选择排水良好的无病地块种植马铃薯或长期与牧草轮作,可显著降低该病害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晾干播种。


④早疫病


病叶

【病害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大小3一4毫米,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饱子梗及分生饱子,田间常下部叶片先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导致叶片干枯脱落,致一片枯黄。。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圆形、凹陷。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不亚于晚疫病。

【防治方法】

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⑤干腐病和萎蔫病


干腐病病薯

【干腐病病害症状】

茄病镰孢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开始时薯块表皮局部颜色发暗、变褐色,以后发病部略微凹陷,逐渐形成褶叠,呈同心环文状皱缩;后期薯块内部变褐色,常呈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僵缩、干腐、变轻、变硬。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

【萎蔫病病害症状】

底部叶片黄化,上部叶片有退绿斑驳并萎蔫。茎的维管束组织和块茎将脱色。块茎表现出数种内部或外部的脱色,如顶部和芽眼的褐色凹陷坏死和圆环状的腐烂区。温暖气候增加萎蔫。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薯,用化学保护剂处理切块的种薯,可以把切好的薯块蘸一层7%-8%的杀菌剂粉剂;生长期间有良好的水分管理和轮作;不在带有萎焉性镰刀菌的田块里种植马铃薯。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处理。


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①青枯病


病株

【病害症状】

一种维管束病害,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但因幼芽萌动和苗期温湿度不适宜青枯菌,所以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在现蕾开花期症状明显,特别在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环境下发病严重。病菌侵害植株的维管束,使茎基部和根的维管束变褐色,尤其是导管部分变褐腐烂。用手挤压切断的病茎,就有污白色的黏液从断面的变色导管中渗出。感病的块茎切开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不需挤压切面上溢出白色菌脓,这是此病的重要特征。病害发生时,先是植株顶部幼嫩叶片或花蕾出现萎蔫,紧接着主茎或分枝的上部出现急性萎蔫,最后整枝萎蔫,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只是颜色稍淡。

【防治方法】

可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②黑胫病和软腐病


黑胫病根



黑胫病病薯

【黑胫病病害症状】

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或胫部变黑,萎蔫而死。横切茎可见三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别于青枯病。



软腐病病薯



软腐病叶片发病前期


软腐病叶片发病后期

【软腐病病害症状】

主要在生长后期危害叶、茎及块茎,贮藏期对薯块为害严重。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随病情发展病部以上枝叶萎蔫枯死。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最初初在表皮上显现水浸状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并向内部扩展,呈现多水的软腐状,后薯块腐烂,发出恶臭。可同时被干腐病菌侵染,形成干腐状。

【防治方法】

避免将马铃薯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不要过度灌溉。成熟后尽量小心地收获块茎,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块茎在贮藏或运输前必须风干。可在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L,隔10天1次,连续灌2~3次。


③环腐病


病果



病株

【病害症状】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称环腐,经贮藏块茎芽眼变黑干枯或外表爆裂,播种后不出芽,或出芽后枯死或形成病株。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④疮痂病


病果

【病害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有别于粉痂病。

【防治方法】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以保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重复种植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如红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萝卜(该病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抗疮痂品种对防治该病害非常有效。

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维持土壤中pH值在5-5.2之间。避免过多施用石灰,如果需要,最好使用含白云石的石灰。“酸性疮痂”可以通过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即在发病初期使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进行喷施2-3次,间隔为7-10天。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温室和网室生产微型薯)可以用土壤熏蒸剂来进行土壤消毒。


三、马铃薯病毒性病害

①卷叶型


病叶


病株


病果

【病害症状】

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的,上部叶片卷曲,尤其是小叶的基部。这些叶片趋于直立并且一般是淡黄色。对许多品种而言,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紫色、粉红色或红色。后期感染可能不会有症状,而且有些品种感染后并没有症状。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

次生症状(从被感染的块茎长成的植株(普通栽培亚种)是基部叶片卷曲、矮化、垂直生长及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它们的背面呈紫色。

安第斯亚种反应不一样:它从边缘开始发生并相间失绿,尤其是上部叶片明显的直立生长,通常严重矮化。一般下部叶片不卷曲。通过蚜虫自然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也通过感染的块茎传播。


②花叶型


病株

【病害症状】

叶面出现淡绿、黄绿和浓绿相间的斑驳花叶(有轻花叶、重花叶、皱缩花叶和黄斑花叶之分),叶片基本不变小,或变小、皱缩,植株矮化。


③坏死型


田间发病状

【病害症状】叶脉、叶柄、茎枝出现褐色坏死斑或连合成条斑,甚至叶片萎垂、枯死或脱落。


④从枝及束顶型


病害症状】

分枝纤细而多,缩节丛生或束顶,叶小花少,明显矮缩。

【防治方法】

1、热处理及茎尖培养

热处理方法于50年代已证实可以钝化马铃薯卷叶病毒。块茎经35℃56天或36℃39天热处理可完全除去一些品种块茎中的卷叶病毒。近年来,采用变温方法处理,尤其是处理芽毒种薯。

2、选用抗病、无病种薯

目前有一部分品种对某种病毒具有田间抗性。如卡它丁,对Y病毒、A病毒具有田间抗性,但国内主栽品种中尚无对病毒病具抗性的。目前一般都是选用茎尖组培后经病毒检测无病毒,在隔离条件下逐级繁殖的脱毒种薯作为生产用。此外,控制蚜虫和拔除病株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 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

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5、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倍液、1.5%植病灵K号乳剂1000倍液、1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一700倍液。


四、马铃薯主要虫害

①桃蚜和其它蚜虫


一般集中在叶子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变黄,叶面皱缩,主要传播马铃薯病毒病。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残枝枯叶,集中于渠埂烧毁,可减少虫源。

2、药剂喷洒地边。

3、利用黄板诱蚜,每亩15-20块。

4、药剂防治:在始盛期用10%吡虫啉或25%吡蚜酮,对准受害作物中上部的幼嫩部位喷雾,经济有效。


②马铃薯块茎蛾


叶片受害状



果实受害状



块茎蛾幼虫


块茎蛾成虫

幼虫潜叶蛀食叶肉,严重时嫩茎和叶芽常被害枯死,幼株甚至死亡。在田间和贮藏期间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蛀成弯曲的隧道,严重时吃空整个薯块,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

【防治方法】

1、药剂处理种薯:对有虫的种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种薯,晾干后再贮存。

2、及时培土:在田间勿让薯块露出表土,以免被成虫产卵。

3、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各1000倍剂; 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50%巴丹可溶性粉剂等2000倍液喷雾;在幼虫初孵期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阿维菌素喷雾防治。


③潜叶蝇


潜叶蝇成虫和幼虫形态及幼虫危害状

以幼虫在叶片内部钻出很多坑道,干燥后将导致植株死亡,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

【防治方法】

潜叶蝇有较多的自然天敌,应保护天敌。成虫可以用黏性的黄色诱捕物诱捕。必须防止植株开花前产生近1/3的危害。可用斑潜净稀释倍数1000-2000倍,每亩用量25-60克。施药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忌在晴天中午施药。施药间隔5-7天,连续用药3-5次,即可消除潜叶蝇的危害。


④白粉虱及其它粉虱


白粉虱

以成虫及若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甚至枯死。害虫繁殖速度快,群集为害,并分泌大量的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发生煤污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应当着眼于恢复生态平衡和培育白粉虱的有效天敌,因此,应当避免不必要地使用杀虫剂。建议在田块的边缘种植玉米或高粱或交替休闲以促进生物防治的天敌的发育。如果必须打药,应当使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噻虫嗪1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以及20%灭扫利乳油200倍液等药剂,它们均可有效地消除粉虱危害。

本文章由国泰嘉美技术团队原创,有转载者请注明!

精彩内容

土壤酸化了别着急,进来这里充实下你的土壤酸化处理知识吧!

期待已久的西瓜病虫害图谱出炉啦,快来看看吧!

最高清的辣椒图谱大全,迈向专家的第一步(上)

原来西红柿、辣椒、茄子烂果、掉蛋这么多原因啊!(上)

绝对干货!最难防治的根部病害大汇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