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热文:
专题作者:清心,微信2912433106
往期热文: 专题作者:清心,微信291243310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一个清明节快到了,追思亲人、缅怀长辈,中国人祭奠先祖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每到清明节,一种无处诉说、魂牵梦萦的思念会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房,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相信驾鹤西去的亲人灵魂永远存在,真是这样吗?灵魂真的一直存在吗? 1、灵魂之说不是正信佛教的观点 正信的佛教徒是不相信灵魂的,更不相信灵魂永远存在,相信灵魂者一般为民间信仰层次或者属于“神我外道”。 2、民间的灵魂信仰 我国民间认为:人死后有灵魂,这个灵魂是鬼。鬼魂之说因此而来。甚至认为,鬼有一些小的神通,灵魂就是“三魂六魄”的组合体。 民间还认为:人生和死之间的纽带桥梁就是灵魂,生就是灵魂的投胎,死就是灵魂脱离了肉体,灵魂居住在肉体里,转生就是灵魂换一个肉身。灵魂永远存在,肉体可以换来换去,灵魂就是生命流动的主体。 3、人死不一定为鬼 前几篇文章中我们知道,人死后根据自己的业力,在没有解脱之前可以转为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人转生鬼道的几率仅为六分之一。因此,人死不一定为鬼。 4、永恒存在的灵魂之说是极其错误的 佛教不认为灵魂的存在。因为根据佛教“缘起缘灭”的理论,一切事物都有“生灭无常”的性质。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灭,我们看一块石头几百年未变,但是从历史的长河看,这块石头会不断的风化而最终消失。同样,我们看一个物体永久不变,但是如果用显微镜观察,原子分子都在急剧地变化之中。我们的凡胎肉眼所看到“一成不变”的事物其实都是不真实的。因此,永恒存在的灵魂之说也是极其错误的。不要说死后没有固定的灵魂,纵然活著的时候,我们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刹那不停地变了又变而变变不已之中。 5、轮回的本体原来是“它” 佛教既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那么试问?六道轮回、超凡入圣的本体又是什么呢? 5.1、“因缘生法”“自性本空” 佛教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因缘生法,即:因缘(条件)聚合就生,因缘分散就灭。无论是一个星球、一个星系,还是一粒沙尘乃至一个原子、分子无一不是具备了内因与外缘的聚集后存在,没有了因缘的要素,任何一物也不会存在了。因此,本质上说是空无一物。 5.2、连贯生命之流是“第八识”而非“灵魂” 5.2.1、佛教中的八识 佛教中的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第一识,眼: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第二识:耳: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第三识:鼻: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第四识:舌: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第五识:身: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第六识:意: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第七识:末那:是思量之识,是心识中掌管思量的部份。第六识依它而立。 第八识:阿赖耶:可称为心,为第七识末那所依,是前七识的本体。 5.2.2、第八识的功能 ①储藏: 储藏什么?业因或种子。前七识的善和恶,都将把账目记在第八识名下。因此,第八识是储藏业因的仓库。 ②储藏中进和出: 第八识就像一个仓库,但是仓库并非只进不出的死胡同,搬进去的是行为和心里印入心田的业因或种子,搬出去的是心理促成行为而感受行为的业果。 ③连贯生死、相续生命 第八识因为有仓库的功能,有业因、业果进出的特性,第一期的生命周期如是,转生到第二期、三期乃至无数期的生命中也如是,今生的因果转化,到无量过去和无量来世的因果轮回,都逃不出这个种子到现行、现行到种子的规则,因此业因业果进进出出的第八识“仓库”就连通了生死,相续了生命。 6、生死轮回的本质 从以上分析可知,因为第八识不断的进出业因业果,经常乃至刹那不息地变动不已,不同的业果就感化不同的六道轮回业果。 7、解脱生死就在于阻断“第八识仓库” 其实,不要说这一生的第八识的质量与前后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后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于念念生灭念念不同,我们才会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 佛教教人修持解脱道的目的,就是在于截断这一因果相续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识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进去什么,也不拿出来什么,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称为‘转(烦恼)识成(清净)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于生死之中。 8、因为“第八识”而无永恒的“灵魂” 佛家所谓的第八识并非是永恒存在的灵魂,如果相信这个永恒的灵魂,那自然就否定了解脱生死、超凡入圣的可能。因此,佛教否认灵魂一说,目的上也否定第八识,只有否定由烦恼无明连接而假现的第八识以后,才能彻底解脱生死。但是,否定第八识并不是认为其没有,实则是非空非有的智体显照,而非无明烦恼的缠绕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