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

 dwx969 2014-10-29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隆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一个字: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一切是现象,而一是本体。正如事是现象,理是本体,理事无碍相互圆通,则一和一切之间相互无碍,相互依存而圆通。一切是用,而一是体,体用不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和一切本身无法分离而相互依存。一是因,而一切是缘;也可以说一切是缘,又因缘和合了一这个果。

    当谈一切即一和一即一切的时候仍然是在打破二元对立之我执,多少,大小,好坏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包含万物,而万物的本源又归于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也正如一日一生,而一生一日。庄子在《齐物论》中重点即讲的是消除人为主观判断引起的是非,大小,荣辱和贵贱的各种差别,通过莫若以明修清静心来达到一种无为和无我的精神境界。在庄周梦蝶里面也在阐述,我和万物可以物化为一个整体,我即万物,万物即我,没有任何的阻碍和限制。万物一齐,道无始终,关键还是如何找回自己的真如自性,自性本清净而无差别,不生不灭。

    一即一切既在说一种包含了一切,也在说一切皆是由一产生,万物的本源本身是一样的,一即一切是由本体到现象的过程,现象虽然千差万别,但是本体本身是一样的,或者说物的自性本来是一样的而无差别。而一切即一则在讲万法皆不离自性,万法皆是由一产生出来,而万法本身因缘和合又产生出新的物和新的法,如此因果而循环。一朵花是一,但是一朵花的产生却需要种子,土壤,阳光,雨水等多种物因缘和合才能产生出来,自然一种蕴含了万法因缘和合的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