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色空不二

 Jamiuw 2023-02-04 发布于上海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前面反复讲过,佛教将所有缘起假象,称之为“色”,也就是指世间一切万有及人的肉体等现象,并将缘生无性,称之为“空”。佛教所说的 “空”,有虚妄不实的“虚空”和真空实相的“真空”两层意思。这里的“空”,应作“虚妄不实”解。
      佛教通常将虽有假象都无实体,平等无差别,称为“不异”。此处的“异”,除了作“各异”解释外,还可作“离”字解。意思是说,“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意思是说,色虽然分明显现,但却并无实体,因此便说是“色不异空”。虽然色无实体,但却又分明显现,因此便说是“空不异色”。
       佛教认为,一切色法,都是依靠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本无自性,不是色灭后而始空,即使存在时,也只不过仅仅是一种幻像而已,莫不当体即空,因此便说是“色即是空”而一切万有色法,莫不都是依性空而幻生的,所以性空就是一切色法的本体,因此便说是“空即是色”。弘一法师在《心经大意》中认为:“'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佛教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并随着因果的变化而变化。《中论》就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佛教将世间万物这种种条件组合,称之为“缘起”缘起论,不仅是佛教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是区别于其他宗教哲学派别的思想标志。
       这句经文,首先从“色空不异”的角度,揭破“缘起性空”的秘密。正因为世间万物其性本空,才能幻现出一切万有的假象,即所谓“色不离空”。虽然万物性自本空,如果没有一切万有的现象,性空便不能得以显示,即所谓“空不离色”。正是由于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仗因托缘而生,都没有实在不变的个性,因此才将其称为“性空”的。也正是因为一切事物都没有不变的自性,所以才能在一定的条件或场合下和合生成另外一种事物。木柴经火烧变成了炭,泥土经窑炼变成了瓦或砖。假如一切事物存在自性的话,那就应该是永恒不变的了。换句话说,万物之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就是由于没有自性。由此可知,因缘起而性空,就是“色不异空”;依性空而缘起,就是“空不异色”;缘起无自性当体即性空,就是“色即是空”;性空为缘起所依即是缘起之本体,就是“空即是色”。
       佛教通常采用以金制成的器具物件喻“色”,以金喻“空”,来说明“色”与“空”的关系。大家熟知的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等,虽然形式千差万别,但它们并没有自体。如果它们离开了金本身,就不成立了。虽然金器的相各式各样,然而它们的体却是金。基于这一点,人们不仅不能废金而别求金器之存在,同时也不必毁诸金器而另寻金的本体。应当“即器见金,即金是器”。因此也可以说,由于金器并无自体,都是依金而成的,就是“器不异金”。又因为金为金器的本体,所以是“金不异器”。
      观自在菩萨在此是以色为例,讲述“色”与“空”的关系,并诠释空义的。观自在菩萨讲这几句经文的意思,就是要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正因为是变化的,所以都是不实在的,都是空的。不过,这个“空”并不是不存在的,而是不实在的。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要破除人们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因此,观自在菩萨在这里采用“不异”和“即是”这四个字,来阐述“色”与“空”的关系。
       所谓“不异”,即是“不离”和“无差别”的意思。就是说,色空、空色二者,本不相离。色离于空,色即不成;空离于色,空亦不显。因此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中,“色不异空”,主要是针对凡夫常人执着“有”的“我执”而说的,以令他们修习空观。而“空不异色”,则主要是针对声闻、缘觉二乘执着“空”的“法执”而说的,以令他们修习假观。佛教认为,声闻、缘觉二乘虽破除了“我执”,但“法执”尚存。由于实相门中若有一法未亡,都是虚妄所在,都不能彻证真空圆融之理,因此也应该将其破除才行。为霖禅师曾说:“蕴空之旨,理会尤难,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可见要想真正弄懂个中真谛,并非易事。因此,《心经》在此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宣说。

       在宣说了“色空不异”的道理之后,观自在菩萨还是担心有些人不能圆融相即,接下来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一切物质的本性都是空的,也只有在空性中,万物才会色法的变化。反过来说,既然万物都不能保持原来的相貌,都是变化的,说明它们都是没有自性。观自在菩萨宣说这句经文意在进一步说明“色空不二”。也就是说,见“色”之时,正应该是见“空”之时,千万不要以为色法以外,还另外有空这回事。
       观自在菩萨如是说是有其特殊针对涵义的。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在对于“色”与“空”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和理解,是有所不同的。小乘佛教的理解是“灭色入空”。就是说,他们通过对事物的精心分析,以至从分子分析到原子、质子、中子、夸克,最终认为这个“色”是不存在的。因此,观自在菩萨在此为小乘人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大乘佛教则用“缘起性空”来观察,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的,它们的本体都是“空”的,都是不实在的。所以,观自在菩萨在此便为他们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教之所以讲“空”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人们对因缘所成之物所呈现幻相的痴迷执着。众生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摆脱妄想、颠倒、执着等妄念,就会觉悟成佛。诚如弘一法师所说:“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另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也与佛教所说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意思相同。
       若用佛教所说的“非有相,非无相,非法相亦非非法相”来理解,“色不异空”,就是“非有相”。“空不异色”,就是“非无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非法相亦非非法相”。
       也有人从物质和精神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斌宗法师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中认为:“色即物质,空指精神。物质不能离开精神的主体——色不异空;精神亦不能离开物质的作用——空不异色;物质'是’精神的使用品——色即是空,精神'是’物质的统御者——空即是色。此则怎样可以分离而失去联络呢?须知,缺了物质即失去现实的作用,缺了精神即失去思想的活动。所谓物质和精神两者都有才为圆满的。固不能偏重于外在的物质生活方面而轻弃精神思想不顾,同时也不能偏重内在的精神思想方面而轻弃物质而不用。光靠物质生活,或仅以精神思想要在社会活动着,是绝对不可能!又肉体没有精神的维持则失了主宰;精神没有肉体的供役则缺了运用。肉体和精神是很有密切关系的。”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也就是说,不但从“色”的现象说“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从受、想、行、识这四蕴的现象上来说,也是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观自在菩萨上面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是从“观身”方面来说的。而此处所说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则是观自在菩萨从“观心”方面来说的。意思是说,受、想、行、识等四蕴,也都像色蕴一样,都是虚妄不实,当体皆空。不过色蕴说的是物质现象;受、想、行、识等四蕴,说的是心理现象罢了。虽然它们性质不同,但其“缘起性空”的本性却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受、想、行、识等四蕴,从根本也是依靠众缘——六根、六尘和合而成的,本无自体一一皆不异空,皆即是空。
       也就是说,“五蕴”与“空”,非但不异,而且相即。佛教认为,凡夫常人正是由于不能了悟缘起性空真理,迷此五蕴身心,因而依缘起因果为杂染的流转,才轮回六道,生死无尽的。人们如果能依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而修,观照五蕴皆空,便可了脱生死,度尽苦厄。
       观自在菩萨宣说上面这段经文,重在开示五蕴皆空,即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本性皆空的道理,提醒人们应该注意观照所有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与其空寂的自性都是相即不相离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不能得到如实中正的体验,避免现象与空性混淆,避免生死与涅槃相碍,避免厌离世间沉空滞寂的错误,使这些人能够了达“空有相即”——生死即涅粲,烦恼即菩提,从而悲智双运,积极入世度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们仅仅滞留于此,不能亲自证悟空性,戏谈妄说“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同样也是有害无益的,甚至会圆融成执,陷入善恶不分,是非不辨的境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