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论

 直尾昂述 2023-05-09 发布于广东

中论:

三论宗

立宗的

三部论

之一

为龙树菩萨

的代表著作

也是

佛教众论藏当中

的一部重要论著

阐述“般若”思想

的代表著作之一

主要叙述

性空思想

阐明

诸法自性本来空

诸法实相不可得

为佛学爱好者

和佛学研究者

所必读的著作

《中论》

佛教各大宗派

也都非常重视

尤其是对

《中论》

的三是偈:

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并被誉为是

诸论“精髓”

是整个佛教

思想的浓缩

表明了佛教

真俗二谛的

思想根源

但三论宗

对龙树的

《中观》

有不同于

其它宗派的

思想内含

为了

能使《中论》爱好者

有一个整体思想认识

今仅

从三论学的观点

对《中论》思想

作一点概述

 一、解释论题 

《中论》

亦名《中观论》

或者《正观论》

其内容是说明

中道观的真理

因此

从所诠

而得名

故称为《中观论》

若从能观而言

此“观”是一种

中道正观

因此亦名《正观论》

“中”即正确真实

离于颠倒戏论

不落空有二边

“中”

正而不偏

是中正不邪

即中道实相

“观”

是用智慧

观察体悟

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相

不观,有无颠倒,的实相慧

“观”:观行、思量

即观诸法实相

以观心而行于正法

“论”:言论、文字、了别

说明诸法实相

中道义的经论

等的语言文字

故“中观论”者是

龙树菩萨

解释佛经

从而引导

众生悟入

诸法实相的

言论文字

昙影:

问答析征

所以为论

僧叡:

以论为称者尽其言

故名为《中论》

古德:

言辩于口

观称其心

故名为《中观》

“中”者,有简别之义

即中者,是中间义

因为《中论》在

龙树的三大论中

《无畏论》广

《十二门论》略

《中论》,处于中间

广略适中,故称《中论》

如果

内容太广

篇幅过长

不易学完

如果太略

言简意精

却不易了解

全论的思想

因此

《中论》

内容适中

意义全面

适合于

大多数人的

学习和研究

如果学懂了《中论》的思想理论

就基本上可以完全掌握了龙树的

“中观”思想

所以本论

便即名为

《中论》

若以通而言之

三字皆中皆观皆论

所言皆中

中道之理

实而不偏

中道之内

理名为中

道之理能发观

故观亦名为中

因中道之观而发论

此论亦名为中

三字皆观者

中是义相观

观是心行观

论是名字观

故皆名为观

亦如三种般若观

中是实相般若

观是观慧般若

论是名字般若

三字皆论者

论是能论

故名为论

余二是所论

亦即名为论

故皆名为论

若就别而言者

中道实相之理

正而不偏

故以中为名

智慧达照

实相之理

故以观为称

论是言教

故名为论

今离释三字者有四义:

一者、依名释义

中以实为义

中以正为义

中以实为义

立于中名

是为欲显

诸法实相

叡师:

以中为名

照其实也

中以正为义

正名为中道

离偏曰中

对邪名正

所以知中

以正为义

二者、教理释义

中以不中为义

因诸法实相

非中非不中

无名相法

为众生故

强名相说

欲令

因此名相

以悟无名

所以说中

为显不中

三者、相互释义

中以偏为义

偏以中为义

中偏即是

因缘之义

说偏令悟中

说中令识偏

说世谛,令识,第一义

说第一义,令识,世谛

四者、无方释义

中以色为义

中以心为义

中以一切法为义

《华严经》:

一中解无量

无量中解一

一法,得以一切法,为义

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

所言“中”者有四种:

一者对偏中:

即对大小

二乘学者

断常偏病

而说中道

二者尽偏中:

即大小乘学人

皆有断常偏病

所说之中

则不成中

若偏病断尽

则唯表于中

三者绝待中:

本来是

对偏病

而说中

偏病既除

中亦不立

本来非偏非中

为,教化众生

而,强名为中

四者成假中:

有无,为假

非有非无,为中

由于有无二边之见

故说非有非无之中

故此中是为成于假

所言“观”者有二种:

一者

小乘有得

之生灭观:

即是

说境无生灭

而智有生灭

烦恼断故是灭

修智慧即是生

如此

烦恼则成

本有今无

智慧则成

本无今有

此是境智

殊生灭异

如此

观诸法皆亦是

生灭断常之见

故名为生灭观

二者

大乘无所得

之无生灭观:

即境智不二

境,无生灭

智亦无生灭

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

智慧,本自不灭,今亦不生

此是,境智不二,有无平等

此“观”

是以了达之义

亦即观照为义

即系了达诸法实相

观照断常生灭之见

所言“论”者

是论辩之义

亦尽言之义

故云

尽其言

穷其虑

若一言不尽

则众异扶疏

若一虑不穷

则颠倒乱起

尽其言,故众异息

尽其虑,故颠倒净

所以论者是

言尽虑穷也

如叡师所说:

以论为称者

尽其言也

 二、造论缘起 

佛所说的

法名为经

说经者为

教化众生

菩萨造论为释经

佛说的法

能使众生

通向涅槃

名为“经”

众生由于

无明所障

迷失掉佛

所说之法

不知其理

望指为月

不识真月

菩萨为使众生

悟入佛之知见

造论解释佛经

故《中论序》:

称为论者尽其理

佛灭度之后,由于

对教理和教规教仪

的认识和理解不同

使佛教,开始分岐

形成了,部派佛教

开始

分出

根本、

大众

二部

大众部又分出十部

上座部又分为八部

共为二十部

佛灭了五百年之后

佛教又分为五百部

称为部派佛教时期

由于对佛教

教仪的分岐和

部派的分裂

使得佛教

渐渐衰败

外道兴盛

此时佛教

不仅仅在

外部势力

的压迫下

失去了

弘教利生

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佛教内部

由于小乘部派的分裂

使得部派

之间不和

相互排斥

佛教已走向

崩溃的边缘

任凭外道的

摆布和蹂躏

寺院被外道侵战

僧侣不得在寺内

鸣钟击鼓

讲经说法

等佛法事

更加无力

与外道辩论

弘扬佛法

佛教当时

面临危机

一蹶不振

《序论》:

夫滞惑生于倒见

三界以之而沦溺

由此而感

四依菩萨

出世

承救佛教于

水深火热中

承救众生于

六道轮回中

所以造论

来释佛经

破斥外道

振兴佛教

使失教者

能够弃迷

回归正道

使之

外道生畏

归依佛教

《三论玄义》:

上弘大法

下济沉沦

尤其当时

佛教内部

小乘排斥

大乘佛法

小乘闻说

一切法空

如刀伤心

认为我空

而法实有

断却烦恼

而证涅槃

得到解脱

故龙树菩萨

依《般若》

著《中论》

般若思想

诸法实相

毕竟空寂

诸法皆空

破斥小乘的

法执之边见

众生皆因

有无之见

而不能够

真正悟入

佛之知见

龙树把

佛教思想升华为

“空”之中道思想

破上座部

与大众部

各家争论

振兴大乘于世间

教化众生于沉沦

因此龙树菩萨

造此《中论》

 三、《中论》之思想 

《中论》的主要思想也就

《中论》的宗旨大意

既然《中论》以二谛为宗

因此《中论》的主要思想

也就是二谛思想

二谛是一切

佛法之根本

因此《中论》的思想

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代表了佛法的主要思想

学习《中论》之前

了解一下《中论》

的中心思想非常重要

本论也将

佛说的法

分为二种:

一是世法

即世俗谛

二是出世间法

即系第一义谛

《中论》: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由此可知

此二谛皆是

对治众生的

空有二执

皆是

引导众生

欲令悟入

中道实相的

巧妙方法

所以说

此二谛

皆言教

“谛”是真实不虚之义

二谛者

皆是即指一切

事物所具有的

两种真实现象

“第一义谛”

指圣者自觉

的殊胜境界

非凡夫

所共知

“世俗谛”

指凡夫的

常识境界

即系世间的

各式各样的

生活事相和

一切事物

凡夫皆认为

是真实存在

而圣人

则认识到

缘起性空

一切诸法

皆是假有

没有实体

此空对于

圣者而言

即是真实

所以此二法

皆称为“谛”

所以此二谛

称为凡圣二谛

也叫真俗二谛

如经中说:

诸法无所有

如是,有

如是,无所有

愚夫不知

名为无明

众生即系因无明

不见诸法无自性

而执著而为

实有此自性

成为世俗谛

菩萨能够

通达诸法

无自性空

无碍照了

诸法实相

本自清净

毕竟空寂

即第一义谛

故说世俗谛者

一世法性空

而世间颠倒

故生虚妄分别

见一切法

皆是实有

此于世间是实

诸圣贤真知颠倒性故

知一切法皆空无自性

此于圣人是实

其实此二者皆是

佛陀的言教方便

而说

一切法皆是

缘起无自性

何有真实之法

故诸佛说世谛

为悟第一义谛

若不依世谛,不见第一义谛

不得第一义谛,则不得涅槃

因此

佛依缘起

说二谛教

目的在于

使学教者

依教悟入

涅槃大道

本来

世俗谛

即为凡夫

所认识的

颠倒虚妄

本不成谛

但因在

凡夫的

心境上

真实现起

执为实有

故随顺世间

而说为真实

圣人知

一切法空

一切世间

虚妄不实

但知空为实有

所以佛即随顺圣者

而说空法就是真实

实际二者皆空

从空中见不空

悟空而不住空

如果知

世俗谛

是缘起

假名有

真谛是

本性空

本性空

依俗谛

而讲空

在缘起事物显现

来去讲本性是空

故不能

离俗谛

而讲空

《十二门论》:

众缘所生法

是无自性者

若无自性者

云何有是法

是故说

缘起法无自性

无自性既然空

此空即为

二谛中道

《中论》:

众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中论》

主破内

傍破外

也就是说《中论》

所破的对象是佛教内部

而外道并不是主要对象

因为当时

主要还是

佛教小乘

内部争执

而外道还未真正

威胁到佛教内部

由于佛教内部的不和

使得佛教分裂和衰败

给到外道以可乘之机

只要

能解除佛教

内部的矛盾

就可以对治

外道的威胁

僧叡大师:

百论治外以闲邪

斯论祛内以流滞

因此说

龙树造

《中论》

的目的

本来在于调解

当时佛教内部

各部派的争执

故言“祛内以流滞”

使佛法流传于后世

不至于停止于一些

错误的见解和执见

之中

尽管

对为破斥

各种邪见

从而建立了

“空观”思想

但对此空观

由于各家的

认识并不相同

观点也不相同

一般有着

三种说法:

一是分破空:

也即就是

后来天台

所主张的

“析法空”

即是在

对事物的观察上

利用分析的方法

认识和理解了

一切诸法皆因缘假合

无有实体,自性是空

二是观空:

亦名为

唯识空

即在感情

的苦乐上

观一切法

随观念的不同

而转变为好恶

此是境随心转

所以主张境空

三是本性空:

观察一切法的

自性本来是空

既不是境空

也不是境不空

而是观想为空

观想一切法

从因缘而生

缘起无自性

一切法皆是假名

故缘起即是性空

如偈颂曰:

若人见有无

见自性他性

如是则不见

佛性真实义

由此而说

《中论》的主要在于

谈“缘起性空”的思想

建立

自性本空

的中道义

因此有人说

《中论》

是有破有立

破“有无”

而立中道

其实

立中道义

是为破有无

而显现空义

若有

无皆空者

空亦不立

造论目的在于

破除众生之

妄见和执著

如因病施药

病除药亦不留

唯有空有俱寂

虽有宛然而空

虽空宛然而有

非空非有

非非空

非非有

离四句

绝百非

是为中道

因此

诸法实相

释迦掩室

净名杜口

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是为中道实相

也是本论的,中心思想

今龙树菩萨,为愍众生

故假名造论,引导众生

今学教者

不可再以假名

而有,或者著

此是

菩萨造论

之本义也

 四、

《中论》

对大乘

的影响

和作用 

龙树菩萨

的中观学

在佛教中

无论是

印度、西藏

或汉传佛教

都有很大影响

在印度龙树的《中论》

是大乘佛教复兴的开蒙

中观和唯识被称为佛教

在印度的两大哲学体系

其中龙树的《中论》

就代表了中观学派

为中观学派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对《中论》

的注释在印度

就有七十余家

可见

《中论》在印度

对于佛教发展的

影响和作用

非同一般

后来

龙树和其弟子提婆

建立了“中观”体系

破外道

斥小乘

兴大乘

从此大乘

大兴世间

流传至今

经久不息

后来中观与唯识

一同传入西藏

成为藏传佛教

的根本思想体系

尤其中观学在藏传佛教中

被尊为最高佛教思想理论

因此《中论》

在藏传佛教当中

有很重要的地位

对于藏传佛教

的完善和发展

也有很大作用

中观学自罗什法师

传入汉地的初期

就对汉地的大乘

产生了具大影响

此之前虽也有

谈“空”的思想

但都不理解“空”的真实含意

而用“格义”解释“空”的意义

因此皆是偏空

而未真正理解

空的意义

自罗什以后中国人

才真正了解了大乘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中论》的传译

促使了中国大乘的形成

所以

以《中论》

作为代表的

三论宗成为了

中国大乘佛教

八大宗之首

也是

八大宗形成

最早的一个

正是由于三论宗的形成

促使了其它宗派的相继形成

《中论》的

传译弘扬中观学

在中国的发展

同时

对当时“般若”学的传播

起到了驳乱返正的作用

《中论序》:

而今而后

谈道之贤

始可论实

《序》:

敢预学者之流

无不玩味斯论

这说明了《中论》

对中国佛教或整个佛教

也都产生过很大的作用

尤其对大乘佛教的发展

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结论:

本文由于篇幅有限

不能全面详细论述

《中论》整个思想

《中论》

的主要的思想

是“二谛”思想

而“二谛”思想是

佛教的整体思想

所以

了解《中论》的思想

对研究整体佛教思想

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二谛”思想在

《中论》中得到了

充分的发挥和运用

龙树

通过破外人的种种的

邪知邪见、定执定见

来阐明了佛教

“二谛”思想的

中道观

学教之人由于

对佛教言教

的错误理解

学教而迷教

成为定知定见

执著于佛教“空”的思想境界

成为了所谓的“有所得”思想

而龙树的

《中论》

所要表达的

就是超越了

有所得“空”

的思想

使人们通过学教认识到

佛教“空”亦所得的思想

这种“无所得”

亦是无所得的思想

才使佛陀说出,教的本意

也是一切法的,诸法实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