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八正道走向圆满

 食素积福 2018-02-03

依八正道走向圆满

杨云唐

人、动物、植物都是地球环境所产生的生命,人的生命是后来才出现的,并非本来就一直存在,也将因地球环境的恶化,人的生命将比其他种类先消失。生命就是这般因缘而显现的。人的眼耳鼻舌身都不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却有比较特殊的意根。由于特殊的意根,人会非常贪爱,也最容易烦恼。然而,烦恼让人去穷究生命、了解如何解脱生命的问题。从人能够解脱言,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释迦牟尼佛是人类解脱的代表,他看到只要是生命,必然有灭,而灭后如何不再生起,他探知了这解脱的道路。

八正道乃指出世间法

依三转四圣谛言,八正道是属见道后的修道位。另外,八正道是古仙人道,是自古大修行人留下的修行正道,当然就不是指世间做人道理的事,而是解脱烦恼苦的出世间法。因此八正道是出世间的,不是教界流传的还有世间的八正道。之所以被认为有“世间八正道”,可能是因为其中有“正语、正业、正命”,被解释成不妄语等之世间戒行,所以就以为是世间做人的道理吧。事实上,应不只如此。

人生所为何事

人间会有宗教,多半是因为对人生有太多迷惑,或感受到超越个人能力的烦恼苦,于是宗教就应缘而生,提供人类很大的想象空间与哲理思维,以及解决或逃避烦恼苦的方法。

人都是贪爱快乐的,而佛教认为贪爱无法解决烦恼,反而会增加烦恼,所以应该厌弃。因此,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佛教是违反人性的,但在提供人类“解脱烦恼”言,却是正合乎人性的。可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解脱烦恼就必须离贪爱,世人都因爱取的满足而得乐,可以说“满足”是一般人继续生活的动力,不满足的话就常觉得生命灰涩。在因缘不断流变中,人把暂时呈现的状态说成是“结果”,好的“状态”即名“满足”,其实只有“当下”,并没有“结果”,所以“满足”只是一种不离妄见的反射。

除了了断迷妄因缘而解脱或入涅槃,人生是没有结果的。可是虽然佛说有“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究竟这是要经修行而有的,不像六根门头的乐如此容易得到满足,所以学佛修行者多,真能解脱烦恼苦的很少了。

只要有我的存在,就会有生存的需求,为生存就不离追求,人生变成以满足为追求的舞台,但需求是无法满足的,于是人生就不离苦。因此,学佛的下手处,先强调见法(缘起法),发现现实的主角是“法”,不是“我”;眼前不是“人生”,而是“法界流行”(法界即缘起法),人生不是为了我爱的满足。从法的角度言,“诸行无常”是客观的事实,不是“我”的苦。发现这缘起的事实,名为“见法”、“得明”,见法者此时释脱长期来的观念的缠缚,身心必然是喜悦的。

见法后,知道“我”并非事实,人生的方向与努力就开始转向了,从“凡事为我”转向于“但见于法,不见于我”的贪爱寂灭。所以世间与出世间的分野也就清楚了—把五阴说成是“我、我所”的,即是“世间”,说成是“法”的即是“出世间”。

中道

我们看《杂阿含262经》,阐陀比丘如何见法的。

阐陀见诸比丘问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诸比丘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

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经内涵丰富,值得我们深入体会。首先来看“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这表示“苦”是现实存在的,即使证果的圣者,苦仍未消失。这告诉我们,若以为证果后就天下太平,没有苦了,为了这目标而学佛修行,那其实是因畏惧烦恼,怕苦而学佛。怕苦可以是学佛的驱动力,但若一直以“无苦”为学佛诉求,希望人生顺遂,这还是不离爱取,学佛可能就无法上道,甚至走向保祐与感应的希求。

现实的无常苦既然还存在,离苦之道就不是违抗现实,而是“不受, 不取,不住,不计于我”。也就是见到“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因缘法,深入地勘探“集灭”或探讨背后因缘是什么。认清“集灭”是“起为法起,灭为法灭”,此中无我,发现现实是“不得不”的现起与消逝,非自作、他作、余人作,也非偶然。所谓“自作”是有意志性,可以决定我要如何。然而,所有的意志与决定,都是此有故彼有的发生,是因缘法使然,而有五阴的现起,并非我使之然。就像人怕苦,“怕或不怕”并非我使之然,是五阴的呈现,而五阴又是的缘起的,这就是非自作,故才“不计于我”。若于此不计于我,但五阴的缘起依然作用,在作用中没有我在“受,取,住”,就发现“此苦生时生、灭时灭”。面对苦乐,虽然会有五阴的反应,而且会采取行动,但不会有“多余”的“我在受”。易言之,这些五阴的行为也依缘而起,不会把“身行、口行、意行”当作我,则不会“无明缘行”,这就是此无故彼无。相反地,若起我受,产生“无明缘行”,这还是不离缘起法(名为集),还是此有故彼有,还是缘起,还是无我。不管是“此有故彼有”的集法,或“此无故彼无”的灭法,这有无二边都是“法”而非“我”。是名如来离于二边,说缘起无我的中道。

离于二边的涵义

教界在“离于二边”的解释常落于哲理思辩,说“离四句、绝百非”。“离四句”就是“有、无、非有、非无”的不可得,可是偏向否定现实的存在,应该不如以“中道”看清是“有因有缘世间集(灭)”,学佛才不会与现实脱节。

所谓离于二边,并非没有“善、恶;有、无;苦、乐”的现起,而是说,这些都是“集灭法”,此中无我。所谓“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亦即“有”是因为缘集,“无”是因为缘灭,不是我的有与无,于是在二边中不见我。所以离于二边是没有我在住、取、受二边,不是忽视现实而只在谈二边的“空无自性”,说没有“有、无”的个别自体,所以人无法“住”,也无法“取”。这是偏向要把境界或二边说成是空的、假的、梦幻的,才能把心住于“无相”中而不执着,这般偏向的结果变成“只知除事”,未除无明妄见。或者把“现象说成空”就认为是在除无明妄见,却未知看清五阴缘起才是根本上的除妄见。

可是一般人还是会说他们的“空无相观”是有看到五阴缘起,至于问怎么看到,只套以“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缘起律回答,却无法真正深入了解缘起的内涵。从经文得知,五阴缘起的内涵就是“十二因缘”,了解十二因缘才能明白五阴世间的缘起。什么是十二因缘在本文中只能在末尾略述。

缘起界即是法界。在内身(根)、外身(境)、内外身(识)都是缘起中,虽有苦乐,却只有法的集灭,在“法界”都是一家,那有“取舍”可得?就像太平洋与大西洋都是海水,因潮汐有增减,但都在地球上,所以无法分彼此,当然也没法取舍。缘起法中,没有各别的我,无法于“法界”中取舍,故无我所,此中只是“起为法起,灭为法灭”,即入流见到“无我”,所以阐陀听明白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所以中道是重于五阴的此有(无)故彼有(无)的集灭缘起,而非在否定二边的存在现象,称为无相。佛法的“无相”应是重在无“我、人、寿者”上,不该偏向在境界上“扬汤止沸”。学佛人常对“我”的观念与“无我”混淆。佛法不反对“我”的观念,就像我们也是称“我的家、身体、财产、工作……”。但是,这些“我的”观念还是依缘起而说,是因缘所生法,没在缘起法之外,就像“财产是五家共有”,我的股票价值是随因缘而变,所以只要知道这些“我的”是因方便需要而称,并非与无我的缘起法不兼容,就没有矛盾。

一般所说“不执苦、不执乐名为中道”,固然修行是走不苦不乐名的,但这并非中道的定义,否则佛陀所说的中道就太简单了。“中”是于法流之中,有中肯的意思,“中道”是上了道之意,所以破我见即是入于法流,与有我的世间分道扬镳,正式进入出世间之修道位。

八正道即中道

既然中道是指“在缘起法流之中”,依中道而行当然是可以证菩提果的,这行于中道的内容主要就是八正道。

正见是见缘起法,得明,入于圣道之流。正思维,是知道选择离“苦集”,但因为已经明白“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所以不是因为怕苦而修行。正语、正业、正命,是因厌离妄想造作的五阴世间,转向非以色身的安隐为求的生活,不再追求满足,知道如何离贪断爱,并非此时才能遵守世间戒行。

正念是明觉缘起“生法必是灭法”,于灭法中正向涅槃。知道解脱非是因福报具足或需顺利安泰下完成的,而是面对无常乃至灭尽时,但见于法不见于我,舍离我爱,完全接受现实,契入缘起的必然性,不再有我爱的挣扎,不会以修多少法、发多少愿、结多少缘想去扭转乾坤。一般世间人都以为解脱者一定修了很多法,但从杂阿含经看,他们只是守着“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在生活中如是正念,知道无常的事实,“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没见他们加修什么法。正常言,法是让人“知法、入法”、法次法向,不该说成如现今一般所谓的“修法”。因为修法似乎有兵来将挡、“对付问题”的目的,而法次法向乃是从认清问题而归顺正道,不作“依我所求”之想。

八正道的正语、正业、正命、正念即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这就是佛法的修行,其中正念法者,以“依灭”的洞见,知道在“灭的现实”中,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可以拥有,明白唯有“舍”才是入法与涅槃之门。

正精进是“舍之又舍”,贪爱转薄乃至灭尽而彻底不起,如此而心解脱,达到正定。正定不是指四禅定,而是心不受、不取。

一个解脱者对生命会不会赞美呢?生命是不得已的存在,人间需要温暖,高质量的人性,如孝顺、慈爱、悲悯、利他等都是值得赞扬的,然而这些可令人感动的情操,虽可使人向善、向光明,却不是让人选择解脱的因缘。佛经中出现的“善哉!”之类的赞美,都是不离“法饶益、义饶益”,是对饶益解脱有关的。佛说:“世间说有,我亦说有;世间说无,我亦说无。我不与世人争。”以世间法言,相信佛陀也是赞美生命的,但对修行人言,相信佛陀只赞美如何解脱生命,不会太重视世间中“相濡以沫”般的情操,当然也不会赞美生命。而慈悲虽是佛教所重视的,但那是经过七觉支、八正道的修行后而必然开展的,不是由于世间的赞美与刻意修慈悲而有。亦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出世间的成就,不是因为要救济生命的存在而刻意修来的。而现今教界强调“禅定与mindfulness”,也是重“成果”而未知从“正因次第”下手的事。

杂阿含(347)经记述,当初外道须深想探知佛陀如何教导弟子,发现他们并没刻意修四禅定却心得解脱,这与他所学大不相同。佛陀告诉他说:“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佛为须深讲十二因缘,说明生法与灭法才是僧众所学,须深也因此得法眼净。舍利弗说:“观五阴生灭,可得初果至四果。”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修学佛法是看清自己生命生灭真相,进而“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成就八正道,并非要另外修筑什么功德法,或要玄妙的哲学理论。

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刚学佛时,曾听到“佛不度众生”之说,非常纳闷,一位老参解释说:“现在佛已入涅槃,菩萨才度众生。”直到现在方知,原来是“法”在度众生,不是人。

佛临终前告诉阿难:“比丘众对我何所需耶?阿难!我说无别内外之法。阿难!于如来法中无有师。阿难!若思‘我统理比丘众、比丘众思念恃靠于我’,对于比丘众应有所宣称。阿难!然而如来不思我统理比丘众。”从这经文可知,佛教是以法摄僧的,所以说“皈依法,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佛教的统一,当赖于法的同理上,而不是在人或制度的管理。所以佛教没有设“主教”,也不太有制度,而当今佛教之所以山头兴盛,各显神通,也是因为教法与主张不同所致。

佛弟子因对佛陀的怀念,所以会建立报身与化身观念,以菩萨代替已入涅槃的佛来教化众生,而众生有种种故,菩萨就有种种,乃至后来鬼神也可以因需要而纳入菩萨之属。因为,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佛弟子还是希望有大力的佛菩萨能常住人间,所以强调“莫入涅槃”,更说释迦牟尼佛并未真入涅槃。这精神是好的,给众生无限依靠,是必然会有的发展。可以说若佛教没有菩萨之说,将很难普及于世间,尤其是在中国。北传与藏传佛教就强调发愿,希望生生世世能重回人间,教化众生,开展佛教的大慈大悲。

可是,佛与阿罗汉毕竟是已入涅槃。入涅槃的圣人就不是大慈大悲吗?佛说“八正道是古仙人道”,这点透露着“法留人间继续教化”的事实,就像佛说舍利弗虽已入灭,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常留人间。解脱者留给世人的正是“古仙人道”,是诸佛共教,而不是具个人色彩的宗风或教法,是无我的慈悲。

佛陀又交代阿难说:“于今或我灭度后,应以自为洲、以法为洲,不以其他为依处。则于勤学(佛法)者中,乃我最上之比丘。”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是佛陀告诉我们学佛的依止。佛教是依正法为本,不是依人的宗教,所以皈依不是皈依于某法师。自己的努力,依正法精进,在无常的世间里,别期待其他可作为真正的依靠。在自己生命上看透十二因缘法的事实,离贪断爱,不靠其他异说、玄学、功夫,如此以正精进,得正三昧,成就八正道,此生便得以解脱。

十二因缘略说

阐陀与须深都是在了解十二因缘法之下而开悟的,所以十二因缘法并非只是独觉者所修,而是佛弟子都该修学的。从“无明缘行”说人因不正思维而无明,故不知因缘法而把身口意的行为当作我。所以“无明与我执”是后天发生的,并非如教界所说是俱生的。否则就有常见与非因缘的错解,而认为有些不是因缘的存在,这与“原罪”或“宿命”思想就相似了。

“触”是根境识三者具足而有见闻觉知。“触缘受”,此受是内受,如本能与惯性的身体反应,例如惊故心跳加速、闻酸梅流唾液等。这反应本来并未造成问题,但因会引发苦乐与进一步的思虑,加上“我见”未除,因而产生我的爱恶,身口意就会强力地显露,站上舞台表现自我,而对反应产生目的与采取行动,是为“爱缘取”。而后“取缘有”,人就被“缚”而不得解脱。

要脱离这般漩涡的局面,就要在根境识三者,看清其中的“此有故彼有”,明白识的感受并非“有一真实”,是依着根境与名色而显现,所以识不须依着身体的本能,与惯性的身体反应,而互相迁就、称许,造成“互拖下水”。只要明白照见中间的迷惑链结,这“此有故彼有”的后续力就可化解,发现不是识在爱,也不是身在爱,而是以为彼此是在嘉惠对方、满足对方而有爱,此爱又非自有,乃是因缘所显现,于是受与想阴就不跟着发展,行阴也就不取着了,爱也就停息了。此即“此灭故彼灭”。阐陀与须深明白此中的“因缘有、因缘无”;“因缘集、因缘灭”之中道,知道是“非自作、他作、共作”,也就进入了“无作”解脱门而法眼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