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立彬谈伤寒论的津液链问题

 白术散 2017-03-28
  各位老师、各位师兄,今天借李老(李士懋)的学术传承平台谈谈我对伤寒的一些认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一步一步识伤寒

  对《伤寒论》的认识,应该是从大学开始的,可惜那会儿年轻,觉得它远离临床,所以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认识,仅仅只是按考试要求背诵了条文。唯一能够回忆起来的案例是老师用越婢加术汤治疗肾炎的一个案例。我当时想的就是越婢加术汤可以治疗水肿,是从病的角度去接触伤寒的。

  毕业以后,用《伤寒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当时中医圈里可能更多的是从温病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我最开始是在基层,西药用得多,偶尔用中药也是银翘散、桑菊饮等。记得我还没有毕业时,有一次母亲感冒,我发现有往来寒热的特点,当时是找老家一个信任的中医看病,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就跟他探讨:“这往来寒热,像不像《伤寒论》里少阳的小柴胡证?”结果他说:“你懂什么呀?什么叫小柴胡,什么叫少阳啊?不是这个。”然后开了荆芥、防风这一类的方子。可能从那个时候就形成了疑问,《伤寒论》究竟能不能治病?

  再接触《伤寒论》,是学习刘渡舟老师的理论体系,还有郝万山老师讲课的视频。这时才感觉《伤寒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是可以治疗一些疾病的。继续学习,就涉及到一些六经实质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讨论过程中都绕不出去的一个坎。在那个时候,这是从经络来讲,就说六经中太阳经可能是足太阳膀胱经。我们学过针灸的经络,马上想的就是手太阳在哪,然后觉得跟这些条文又很难对应起来。这种情况下,再研究《伤寒论》,感觉还是很陌生,于是就放下了。

  之后就接触到胡老的体系,跟着冯老学了两三年,方证体系就占据了思维的主导,会从方证的角度去考虑一些问题,可以用经方来治疗一些临床常见病。比如桂枝汤、大小青龙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等的应用。从临床的直接应用来说,我觉得方证是非常好的一个入门手段。

  在学习和交流中,我思考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困惑。胡老解释27条说,“此无阳也”的“阳”不是说阳气,而是说津液。我就绕不过这个弯来,总觉得阳就应该有热。还有一次和老师交流时,他说《伤寒论》不就是两句话,一个保胃气,一个存津液。再回来读刘渡舟老师的书,他也在聊一个津液链的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一个核心的机理:津液。那么津液具体是什么样的呢,这在我心里是一个疑问。

  随着自己用《伤寒论》的频率增大,就会探讨一些原文。说到津液的第一条就是“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应该提出两个词,一个是津液,它有两个方向,亡与和。以津液为主体,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病态就是津液的一种消亡,我们治病的目的就是使津液和,回到它原有的体系。我当时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津液,还只是一个概念。

  接着我又遇到了一个老师,他对《伤寒论》疾病的认识跟我们平常有所不同。比如同一个病人的舌苔、脉象,我说的是寒或热,他说的是润或燥。我百思不得其解,看了一个星期以后,我突然间就想到了,这个润和燥的后面是不是有一个对应的载体呢,这个载体是不是人体的水液呢?老师说,把水改成津液,这样就符合《伤寒论》的原文了。那一刻我突然间就有点明白了什么叫津液、什么叫润燥。通过从润燥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时,可能就反应了背后津液循行的链条,这个链条我觉得刘渡舟老师也提到了。《伤寒论》很多条文,比如“大下之后,发汗,小便不利,亡津液故也”,“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仲景一直在强调津液肯定是活动的,那津液链条的形式就出来了。

  二、从津液角度识伤寒

  既然已经有了物质基础,那这个津液就要和中医理论学的“气血津液”概念作一个区分。气血津液有阴阳的概念,相对来说,气是阳,津液就是阴液。而《伤寒论》里的津液,不仅仅是阴液的问题,更应该是活力的问题。按照胡老的理论体系来说,津液属阳,这个阳就更能表明与阴液的区别。

  从这个角度切入,对《伤寒论》的六经,我也有了一个认识,它是从正邪角度来分的。当然对六经的认识,比如说刘渡舟老师学派会涉及到经络,而冯老的方证学说涉及到表里和半表半里的一些定位,如果能够在这些基础上再把正邪加进去,我觉得会更丰满一点。

  再来看发病状态,比如说为什么太阳病很多发生在表证呢,因为正气比较足,没有伤津液,所以治疗时可能发汗就可以了。到阳明就属于邪比较盛,而正气已经抵抗不住邪气了,以邪盛为主。进入少阳的阶段,就是正虚邪恋的状态。进入三阴,邪气就不作为一个重要的着眼点了,更多的是反应正气的虚损。从条文上来看,正气的不足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绝对的津液不足,比如说太阴病。而少阴病,不仅仅是津液的丧失,有时有精神上的丧失。比如条文只提到了“但欲寐”,并没有说到实际物质的损失。稍微扩展一下,涉及到四逆散分类的问题,比如说他只是精神上的抑制,导致了整体的壅塞状态,这是我的一个认识,不一定准确。而厥阴病大多是在聊一些局部症状,比如说局部的厥、咽痛、下利、哕,这些局部症状就是身体暂时的虚损,导致影响整体的抗邪能力。治疗上,比如白头翁汤、桔梗汤、甘草汤等等都是针对局部,先解决局部问题,在津液恢复的状态下,再来考虑整体。

  三、对津液链的认识

  这是从框架上来认识津液,只是谈到了《伤寒论》。回头再看《金匮要略》,里面有很多病和津液脱不了关系。比如说“痉暍湿”,“痉”是津液的缺乏导致津液的输布不利,肌肉间的津液的缺乏,“暍”是暑湿导致的流动不畅,“湿”是津液停留而不再流动的表现形式,包括水气、痰饮,可能都是这方面的问题。百合病里有说,“百脉一宗,悉致其病”,这个“宗”有的人说是气血,我觉得这应该是说所有的疾病发展都有一个基点,这个基点就是津液。因为治疗上有这么一个说法,“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现于阳者,以阴法救之”。治疗百合的方子基本上都是一些补阴的方子,比如说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那另一方面,治疗水气病的方子里几乎很少有滋阴的东西,无论黄芪类方、茯苓类方,还是越婢加术类方。这样的话,我觉得阴阳代表的就是润燥的问题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病机学说里提出重要的一点,津液代谢失常,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认识《伤寒论》一个核心的机理。我们认识《伤寒论》,可能是从症状入手的,再深入一点,涉及到病机的话可能就是津液了。

  当津液出现病态,即“亡津液”,有时并不是津液的缺失,还有津液分布不均的情况。比如五苓散证,出现口干不欲饮。整体是不缺乏津液的,但分布出现了问题,有需要的地方津液少,不需要的地方津液多,这也叫亡津液,这也是我对津液链的一个认识。

  很多人提出“保胃气、存津液”,我觉得“调津液”会更准确一点。《伤寒论》多数方子都是用来调整津液的,比如说麻黄汤、桂枝汤,这两个方子的着眼点是表寒比较重,当然二者也是有区别的。麻黄汤证的表现,津液整体被束缚,寒主收引,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从表解,从汗解,也是从水液入手。

  而关于桂枝汤的第12条、第42条、第45条第95条原文中的“阳浮阴弱”、“脉浮弱”、“营卫不和”这些词,提示的是指挥系统和执行系统出现了不调和。这里的“阳浮阴弱”,我是这样理解的,气是往上顶的,血是少的,这样指挥系统和执行系统就出现了不调和,桂枝汤就是用来调和的,一方面把阴液充实起来,另一方面解表。如果把桂枝调整津液里阴的这部分的功能加上,就很好理解太阴中风用桂枝汤的说法了。包括桂枝汤的很多变方,比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为什么是从桂枝汤变过来呢?我觉得从阳浮阴弱这个理论去看,阴弱要补阴,阳浮要解表,这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苓桂剂类方,很多都是以利小便为主的,也是通过拉动津液,使津液恢复到正常轨道。五苓散更多的是针对散水,水液不能上达就会渴,向下的气化不利就会小便不利,这是从气化的角度来对津液进行了重新的输布。猪苓汤是纯利小便,已经不管表症了。防己茯苓汤也是这样的,治疗表虚水气不利。

  关于越婢汤,我听过一个戏说,越婢汤是“越过脾”的意思。因为在《黄帝内经》里对水液输布的认识是两条通道,第一条通道是通过脾的升清到肺等,第二条通道是肺肾三焦这条通道。有时我们不需要脾参与,比如咳喘,水液积聚在肺,通过肺肾三焦这个通道,迅速把水拉下去,这样治疗会更迅速一些。比如越婢加半夏汤可以用在肺胀、咳嗽。为什么要越婢加术呢?肺肾三焦这条通道我们救急情况下可以用,但正常情况下还是应该回到主流的脾的通道里来,所以再加术,这是从方子的角度来说。

  四、案例举隅

  每个人的门诊病种不是那么广泛,可能某个方子我会用到很多,但某个方子可能没有在临床实践过,所以后面这些例子只是从经验的角度给大家一些拓展。

  从太阳病来说,方子用得最多的往往不是桂枝汤、麻黄汤。我现在在宁波工作,环境是多雨多湿的,所以这里的人偏湿比较多,当他有外感时,首发症状往往不是典型的太阳伤寒或太阳中风。我原来在北京时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机会很少,北京的气候是干燥的,而在宁波几乎每天都用。

  第一次用是给一个朋友,感冒二十多天,一直反反复复,卡他症状不是很明显,身上乏力,头重,嗓子不舒服,不想吃东西。这种病有时判断起来非常难,如果稍微辨得不准确一点,就辨到小柴胡汤证去了,因为有胃气不和的症状。但是看一下第28条原文,病人都会告诉你用过发汗类的感冒药或板蓝根,但是其表现仍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心下满”,只是满和食欲不振区分起来比较困难。当时他的症状基本上就是与28条原文一样,我就开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白芍、白术、茯苓等,我直接就开40g,因为原方就有三两。过了三四天,他说吃了药第二天就好了,神清气爽。

  他感冒用过药后,全身的正气就会充足地调动,但是可能有不正确的调动,调动到了身体的上部,下不来了,链条就被卡住了。并不是水多水少的问题,而是中间的环节出现了问题,想下下不来,所以出现水液过分的集聚在上面。此时如果用桂枝,就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桂枝是向外散的,这个通道已经用过了,没有作用了。剩下另外一条通道就是利小便,就急需把水收回来,芍药味酸,是往里收的。如果不去桂枝,既往里收往下走,同时又往上走,就会出现津液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的问题。所以必须把桂枝去掉,把津液往里一收,茯苓、白术益气健脾一拉动,津液链条就恢复了正常,后续缺什么补什么,就是很自然的问题了。很多病人都是这样的表现,所以这个方子使用以后,我迅速抓住了它的辨证要点,津液在上下不来,主要的表现是头痛。

  第二个从津液角度用得多的方子是桂枝二越婢一汤,最开始是用到自己身上。我理解不了第27条原文,但是我总有一个困惑,临床上单纯的风寒或风热感冒的病人非常少,最多见的是既有寒又有热的感冒,比如既流清涕,嗓子又疼,单纯用风寒还是风热的方子都比较麻烦。我经常就会这样,感冒了第二天就会化热,流清鼻涕的同时嗓子疼得不得了。我就试了一下桂枝二越婢一汤,立竿见影。

  后来我总结了它的症状,其实原文已经总结得很清楚了,“发热恶寒”是有表证,比如流清涕,怕冷这些表证是存在的,但是“热多寒少”,我的理解是热的症状表现远大于发热恶寒的表现,比如嗓子痛远超过了流鼻涕这个症状,这是从原文去看。从药的方向性去看,桂枝汤解表,越婢汤拉动了肺肾通道,这时喝水立刻就能把水补进去。

  之后我就铺开了用这个方子,用在什么地方呢?第一,就像这种类型的感冒,在宁波少见,在北方常见,现在北京的朋友感冒,我几乎就是开这个方子,反馈效果很好。第二,宁波有很多鼻炎患者,尤其是鼻窦炎,流脓鼻涕的,这个方子我用在这上面很多,我把它作为一个类似热型鼻炎的主方来使用。

  我举的两个例子都反应了太阳篇津液异常的变化。用伤寒的原文来说,应该是第16条所说的,此时它已不是一个常规的太阳病了,出现了津液异常的调动,也就是所谓的“坏病”。《伤寒论》里指出了原始用什么方子,坏病了用什么方子,是从经验的角度去认识。

  其他比如水气篇,用防己茯苓汤治疗一个女性脸上肌肉的跳动,包括用木防己汤、己椒苈黄汤等,但是作为基层门诊,不会有那么多相对比较重的病人。所以虽然有一些例子,但是我觉得还不足以作为一个论证来支撑论点,我就不再赘述了。

  还有一个方子可以聊一下,就是麻黄升麻汤。我们单纯从津液的角度去聊麻黄升麻汤,如果要涉及到某一经,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我第一次使用麻黄升麻汤时,遇到了一个照着麻黄升麻汤条文生病的病人。2012年一个上四年级的女孩,她来看病时全身瑟瑟发抖,体温38.9℃。家长说她是化脓性的扁桃体炎,整个咽部有脓点充血。病人已经输了五天的阿奇霉素,口服的也是阿奇霉素,但是烧依然没有控制住,用完药后,她出现了不吃东西,身体开始逐渐怕冷,还有拉肚子的一些症状。由于不吃东西,小孩面色就开始变得苍白等一派虚象。

  家长很紧张,来看中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把孩子的脾胃调整一下,然后继续接受西医的治疗,不相信中医能治好这个病。我就跟她讲,原文跟这个病非常像,“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家长就勉强答应试一下,因为她是偷偷带孩子来看的,家里其他人也不相信中医。所以我压力很大,如果治不好,就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医的不信任。我还是开了麻黄升麻汤这个方子,留了电话给她。一直到第三天下午,收到家长发来的感谢短信,说孩子当晚就退烧了,没有再烧起来。

  从组成上来说,我觉得它是由四组药组成的,它反应了津液运行的各个方面。第一组药是麻桂各半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第二组是清热的药白虎汤在里面,石膏、知母、甘草;第三组药是参术汤在里面,干姜、茯苓、白术,我认为参术汤就是恢复脾胃动力的,同时还有拉动水液的作用;第四组药,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津液的缺乏,所以用到当归、玉竹一类的药来补充身体缺乏的阴液,而黄芩、升麻就是攻的药物。整个方子就像团队一样,各走各的位置,各干各的事情,把身体的不平衡的状态扭转过来。

  临床不可能天天碰到典型的病例,所以要把它拓展,我觉得以津液为基础的拓展会更好一点。后来我也问了一些老师,有一个老师就和我说,这个不就是一个虚实夹杂。虚实夹杂和上热下寒这些概念在脑子里逐步成型之后,我拓展了几个病。

  第一个病是扁桃体肥大,病例并不多,治疗过两例,效果也不错。第一例是我有次从哈尔滨回北京的火车上,上铺呼噜声特别大,早上起来时那个人就说对不起大家,他是咽喉总是慢性的肿大,导致鼾声如雷。当时我和他无意中聊了一句,说这个病也许我这个中医能治。后来他就到我的门诊来看了,开了药过了两周以后,他跟我说这个药真的可以缓解一些,但是具体缓解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什么指标,只是听他的口述。第二例是老家的一个领导,是呼吸暂停,总是晚上睡觉时被憋醒,我也用过一次,后来他说基本上已经听不到打鼾的声音了。

  麻黄升麻汤拓展应用的第三个病是痤疮。比如说脓包型的痤疮,就是胡老使用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的那个证,但下虚的表现可能会更明显一点,这种情况下用麻黄升麻汤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鼻窦炎可能会用到此方,轻的病例我用桂枝二越婢一汤,相对时间比较长、症状重的病例我就用麻黄升麻汤,因为这两个方有相通之处。桂枝二越婢一汤只是用到了麻黄升麻汤的前半部分药,没有用到黄芩、升麻和滋阴药,所以说轻的时候可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虚实错杂比较明显的情况下用麻黄升麻汤也是可以的。

  刚才举的几个例子,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当时的症状,但我在治病过程中应用更多的思路是这个症状背后津液的盛衰、输布和它循行的情况。关于输布情况,《内经》里有一段原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用方子来理解得更深刻一点。

  第一环节“饮入于胃”,可能出现两种情况,饮不能入于胃,可能小半夏汤证就出现了;饮入于胃过甚,我暂时还没找出合适的方子来。

  第二个环节“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上输于脾”的功能过强,那可能走到脾约证型里去了,“上输于脾”的功能过弱,可能就是出现泻心汤的症候了。

  第三环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如果壅塞,就可能出现麻黄汤、越婢汤等麻黄类方的一些证型,如果“上归于肺”出现弱化,水饮积聚,有可能就出现苓甘五味姜辛汤的症候里来。“脾气散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间水液积聚,防己黄芪类的方子可能就派上用场了。

  这条主线上应该是挂着很多伤寒的方子,只不过我现在认识深度还不够,不能一一的挂上去,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津液链真的有用的话,可以一起努力把它完善一下。

  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翻译:方檬丹 陈思雨 景松

  校对:王春颖 苏雪贞 蔡果宏

  编辑:朱丽莉

  声明:

  本文章来源于孙立彬老师于2016年06月09日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投稿:bianjibu@zhongyijia.com.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