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苏州网发布了 《重大地名注销、命名方案公示(姑苏区街道地名)》。 经过了5天公示期后,3月24日, 市政府已同意姑苏区街道行政区划的调整, 并在中国苏州网上发布批复全文。 也就是说, 以后姑苏区将由原来的17个街道行政区, 合并成为8个街道行政区! ▲更改前后对比图 视觉上确实清爽许多 这些街道真的要更名了! 【批复原文如下!】 市政府关于同意姑苏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苏府复〔2017〕19号 姑苏区人民政府: 你区《关于姑苏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姑苏府〔2017〕18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胥江街道、沧浪街道,以原两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沧浪街道。新设立的沧浪街道,管理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6.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111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书院巷111号。 二、同意撤销吴门桥街道、友新街道,以原两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吴门桥街道。新设立的吴门桥街道,管理2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12.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8091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长吴路188号。 三、同意撤销葑门街道、双塔街道,以原两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双塔街道。新设立的双塔街道,管理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7.9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778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十梓街463号。 四、同意撤销观前街道、平江街道、娄门街道,以原三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平江街道。新设立的平江街道,管理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8.6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1168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人民路1719号。 五、同意撤销苏锦街道、城北街道,以原两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苏锦街道。新设立的苏锦街道,管理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10.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359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平泷路1228号。 六、同意撤销桃花坞街道、石路街道、金阊街道,以原三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金阊街道。新设立的金阊街道,管理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8.8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5426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彩香一村二区1号。 七、同意撤销留园街道、虎丘街道,以原两街道管理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姑苏区虎丘街道。新设立的虎丘街道,管理2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村民委员会,区域面积约12.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472人,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虎丘路388号。 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希望你区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社会稳定。 此复。 苏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3月24日 【视频在此】 (建议在WiFi状态下播放) 我们回顾一下3月16日“公示”的主要内容: ① 将胥江街道、沧浪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沧浪街道; ② 将吴门桥街道、友新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吴门桥街道; ③ 将葑门街道、双塔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双塔街道; ④ 将观前街道、平江街道、娄门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平江街道; ⑤ 将苏锦街道、城北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苏锦街道; ⑥ 将桃花坞街道、石路街道、金阊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金阊街道; ⑦ 将留园街道、虎丘街道区域合并设立为虎丘街道。 可以发现,批复内容和公示内容并无较大改动,看来,大家对这一结果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 而对于合并后选用的街道名称,早在公示时就给出了答案: 地名注销、命名缘由 行政区划调整势必涉及相关街道地名的注销、命名,经综合考量、慎重权衡了各街道地名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和社会影响力,姑苏区提出了上述街道地名注销、命名方案,地名取舍的具体缘由如下: (一)胥江街道、沧浪街道在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三区合并(以下简称“三区合并”)前均属原沧浪区,尽管“胥江街道”名称使用较早,但“沧浪”名称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影响力。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沧浪街道”地名。 (二)吴门桥街道是苏州市辖区最早设立的街道之一,“吴门桥街道”名称已自1955年6月沿用至今,相较而言,友新街道设立的时间较短。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吴门桥街道”地名。 ▲地图上的友新街道 以后应该会有所更新 (三)“葑门”指称的地理实体已经消失,而“双塔”指称的砖塔,是苏州最具特色的两座砖塔,“双塔”名称的影响力、知名度更广。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双塔街道”地名。 (四)观前街道、平江街道、娄门街道在“三区合并”前均属原平江区,尽管观前街道是苏州市辖区最早设立的街道之一,但相较而言,“平江”名称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更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平江街道”地名。 ▲苏州韵味犹存的平江路 (五)相较苏锦街道而言,城北街道设立的时间较晚,且由于苏州城区面积的扩大,“城北”名称已无法准确指称所在的区位。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苏锦街道”地名。 (六)桃花坞街道、石路街道、金阊街道管理范围在2002年8月苏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前均属原金阊区,尽管“石路街道”名称使用最早,但相较而言,“金阊”名称具有更多的知名度和传承价值。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金阊街道”地名。 (七)留园虽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虎丘作为“吴中第一名胜”在海内外享有更高的美誉。因此拟将新设立的街道沿用“虎丘街道”地名。 ▲留园 与虎丘同是广为人知的名胜 街道更改,名字还在 这次地名更改,被称为是“古城复苏”,对于思想天马行空的网友们来说,则称为是“街道裁员”。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机构精简,是好事,要支持。 也有一部分网友很不舍:“桃花坞那么好听,为什么不选择叫桃花坞街道”、“去掉葑门,以后葑门会从记忆消失吗”……前不久,还有很多文章来怀念桃花坞等老街的美好,读着让人特别伤感、不舍。 看得出,大家对许多即将撤销的街道,有着浓浓的不舍之情。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街道”是一个行政区域,一个街道的名字撤销了,不代表这个名字不见了,比如“葑门”,虽然以后没有葑门街道了,但苏州人熟悉的葑门横街、葑门路还在;桃花坞街道没了,桃花坞还在;观前街道没了,观前街还在…… ▲葑门横街 ▲桃花坞 这件事倒是让很多生活在苏州的人们对“老地方、老地名”动容了一把!我们会和自己的学校产生感情,会和可爱的宠物产生感情,也会和陪伴多年的地名产生感情……看来,以后要多去老街走走,万一有一天它们退出历史舞台,也不会留下太多遗憾。 ▲部分苏州老街风貌 古城,真的要复兴了 这次古城大动作,被媒体称为“古城复兴”,因为同样在3月16日,不仅仅是地名注销、命名方案的公示,也是苏州市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发布的日子,这一任前公示,被认为是“古城复兴”的另一动作,拟任的职位大部分与对古城的保护有关。 这还不算完,依然是3月16日,来自国内外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参与会议的人有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协会全球主席瑞贝卡、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周俭等专家,几位业界泰斗从当前古城保护的前端理念、全国一线知名街区保护、更新运作的心得体会等方面入手,纷纷做了相关主题演讲。 可见,在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古城、古镇、古建筑在保护和更新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已普遍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城区远眺图 大家是不是发现了,3月的大动作着实不少!这也让人看到了苏州对古城保护的决心和行动力,莫名让人激动不已! “苏州的古城,是苏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古城所展演的,是一座城市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自然呈现出的经济业态、生活方式和文化脉动,它承载着苏州历史的骄傲、文化身份的认同以及走向未来的路径,既是弥足珍贵的物质存在,更是无可替代的精神家园。” ▲古运河上的城门 苏州的2500年,不会结束,只会继续。 期待未来的苏州古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