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财神原本是瘟神

 学海泛舟 2017-03-29

万万没想到!财神原本是瘟神

马伯庸 

  中国人最喜欢的神祇,是财神。赵公明是五路财神之首,唯一一位正财神,历代受的供奉香火最盛。可当我们追根溯源,就会发现这位成功人士,也是历经坎坷,才成就大业。

  最早出现赵公明这个名字,是在魏晋时代。干宝有本讲鬼故事的名著《搜神记》,上面写道:“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这个记载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赵公明最初的职务是管鬼的将军。这位将军不光统率着鬼兵鬼吏,还可以派鬼去阳间拿人,把将死之人带走,以充实自己的幕帐。

  那么他们督鬼取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西晋末年的道家典籍《太上洞渊神咒经》给出了答案:“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士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这里点明了赵公明的正职:瘟疫之神,也就是瘟神。

  原来赵公明当财神之前,还干过这么不吉利的工作。要知道,在缺乏卫生常识的古代,瘟疫是最可怕的灾难之一。瘟神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又怕又敬,地位尊崇。唐宋之间,瘟疫机构发生了一些改变,赵公明被分成了“西方白瘟鬼,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到了元代,分工更细了,赵公明的职务成了痢疾——管拉肚子,这大概是赵公明职场最黑暗的低谷吧。

  不过,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赵公明的命运开始触底反弹。《玉堂大法》里讲了一个故事:“五部之鬼……归心正道之久……赵公明以威直充玄坛大将……皆不复为妖也。”就是说,赵公明在瘟部供职了一千多年,终于转正了,当上了玄坛大将。

  职务上去了,还需要一个体面的身世。在元代之前,赵公明是没有来历的,一直到《搜神广记》里,才第一次出现了他的详细身世:“元帅姓赵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终南山人。秦时避世山中……被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从这时起,赵公明的形象得到了极大改观,在民间威望日盛。而他的职务,除了除瘟剪祟、保病禳灾,还多了一个“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这就是后世财神的渊源。从此之后,赵公明逐渐开始接掌财神。而祭祀玄坛财神的庙宇,也纷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

  明初有一位山东籍文人,叫王琎。写了本《琅琊金石辑注》。在书里,他把前代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糅到了一起,归属到了自己家乡,这段经历,后来被中国古典名著《封神演义》原封不动地抄入书里。《封神演义》的传播广度要远远大于此前所有关于赵公明的书籍,在民间影响力非常大。此书一经推出,对财神赵公明的崇拜影响日深,扩展到整个中国,赵公明终于从一介人见人厌的瘟神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财神,绵延到了今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