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葱、大蒜、苋菜......这样吃才对!

 醒真 2017-03-29

水是生命之源,不同的水有不同的性味,温泉水辛热,雨水咸平,露水和井泉水甘平,腊雪和夏冰甘冷,有医家认为水具有阴阳二性,比如,冰冷的井泉水性寒,烧热的井泉水性热,由此可见,饮食的寒热之性也受温度的影响,一般而言,过冷的饮食内藏寒凉之性,过热的饮食内藏温热之性,过冷和过热的饮食偏性就相对比较大,所以,过冷和过热的饮食对中药方剂功效的影响也相应增加。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服药篇中写道:“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凡服汤三日常忌酒,缘汤忌酒故也;凡服痔漏疳等药,皆慎猪鸡鱼油等味,至瘥;凡服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若绝不得药力,服酒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令至醉,及吐则大损人也;凡服药,皆断生冷醋滑,猪犬鸡鱼,油面蒜及果实等,其中服大补丸散,切忌陈臭宿滞之物,有空青忌食生血物,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桃李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鱼等物,地黄忌芜荑甘草菘菜、海藻细辛忌生菜,菟丝子忌兔肉,牛膝忌牛肉;黄连桔梗忌猪肉,牡丹忌胡荽,藜芦忌狸肉,半夏、菖蒲忌饴糖及羊肉,恒山、桂心忌生葱、生菜,商陆忌犬肉,茯苓忌醋物,柏子仁忌湿面,巴豆忌芦笋羹及猪肉,鳖甲忌苋菜;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还须少食菜及硬物,于药为佳,亦少进盐醋乃善。”可见饮食在多方面影响着中药方剂的功效。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是中医食疗理论的奠基作。食药一体观是其中一条食疗理论观点,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

①药食同源指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②药食同功是指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这主要体现于药物和食物均具有形、色、味、气及作用部位这5个方面。这里的“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作用部位是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某一特定的内脏有明显的亲和力。如大多数酸的药物或食物先入肝,首先对肝脏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每种食物或药物在这五个方面都有所专,这就构成了每种食物或药物各自的特性或性能。

③药食同理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同。

由此可见,饮食必然对中药方剂的功效产生影响,如果饮食与中药方剂的功效相同,那么饮食就增加中药方剂的功效,反之,则减小中药方剂的功效。

由此观之,饮食对中药方剂功效的影响可见一斑。(完)

知识就是力量

愿明天的你依然会相信

点击「写留言」参与讨论

猜你喜欢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