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分析

 昵称30717393 2017-03-2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可以进一步解读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发现其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进而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高度配合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直到今天,我们都认为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与创造。当然,我们也无意拔高其价值,二十四节气产生与否,不能成为判定文明体优劣的标准。其他文明体没有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与知识体系,并非一无是处。然而,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讨它在为什么中国古代产生?应该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简要过程

二十四节气产生开始于西周,至春秋战国基本定型,最后完成于西汉。在自然与人类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太阳起了决定的作用,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所有的文明体,其对自然的认识都不会忽视太阳的作用,以农耕为生活的民族更是必须了解太阳的运行,来确定其生产行为。考古发现,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的农业就以其发达的遗存告诉我们,人们的自然知识进步相应会得到体现。有学者研究认为,商代甲骨文中即可见“日至”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时可能出现有关夏至和冬至的记载了(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年),沈志忠依据陈久金和夏纬英的研究认为,商人存在测定日至的可能,但是不能肯定(沈志忠: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东南文化,2001年1期)。如果说商人可能存在较高的畜牧业比重的话,那么周人则是以农耕起家,且承续商人对日观察的成果,所以西周时期肯定知道“两至”,并且有也有“两分”的概念,春秋中期,加上了四立的概念,到了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理念基本形成,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顺序的则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中,至此,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产生(沈志忠:二十四节气形成年代考,东南文化,2001年1期)。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的,但中心思想是围绕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成型以后,其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在48个汉字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数量巨大的农谚与节令,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

二、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我们会发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个独特的知识体系只有中国这种文化体系才能产生,它是中华文明和谐模式的产物,其他文明体系没有产生这种文化现象。下面从五个方面论述其产生的必要条件。

(一)“二十四节气”一定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不是游牧文明的产物

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农耕文化类型,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早期农耕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农业,小米、大豆和水稻等作物原产于中国,栽桑养蚕也是我们最早,而与种植关系密切的家养动物如猪与狗,也很早在此地率先被养殖,中国是少数几个农业起源地之一。农耕方式发明以后,依靠这种以种植作物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大约自春秋战国开始,至秦汉时期,种植业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确立。中国是几千年来以农耕为主要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国家,中国也是唯一的一个具备连续的语言与文字不间断的文明体。这种不间断的文明体,具备较多人口规模与社会组织,形成了城市与国家,其文化容易因为文字而承继。而游牧民族则不容易将文明不断传续。游牧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早期的狩猎民族和中古游牧民族,早期欧洲的寒冷地区的狩猎民族和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因为群体关系,难以在较早时期发明二十四节气概念;中古的游牧民族如蒙古族则多是因为农耕发育至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产生,他们也仅仅需要了解春夏秋冬这种较粗的时序概念,但是过度细分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二)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对春夏秋冬气候变化明显的地区才会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复的特征,就没有指导意义。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明,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符合这个条件。

黄河中下流地区四季分明,符合产生二十四节气条件。同时这个地区还是原始农业起源地,因为更新世以来寒冷刺激,到了全新世原始农业发源于此地域。

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黄河中下流既是在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也与北纬30度左右高度重合。北纬30度或者北纬31度这个区域产生了许多令人费解神秘现象,电影《北纬31度录像带》与189集电视剧《北纬30度中国行》,都是为了探索这一地区的独特文明现象而拍摄的。二十四节气理念既产生于中纬度地区,又与北纬30度重合,他们之间存在何种独特的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读。一些处于中纬度以外的地区如赤道和北极附近地区,气温基本非常稳定,难以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

(三)二十四节气只能产生于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并且有着重农思想传统的社会

中国古代的确农业自新石器时代,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依靠黄土的深厚与肥沃,产生了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黄土因为其漫长的形成过程,堆积的特点,深厚并肥沃,便于早期简陋工具耕作,也容易获得好的收成,所以能够支撑较多的人口规模,迅速在这一带形成了一种强势文明社区与群落,因为种植业在单位面积上养活比游牧更多的人口,便于形成国家与城市及文明。黄土与农业形成了高度的配合,快速成为互促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黄土农业促进了秦汉文明的发达,同时也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依靠。

高度发达的农耕社会具备文化积累的基础,而具有连续性的象形方块汉字(拼音文字变化快,不便于积累)便于不断探索的知识积累,进一步促成了各种知识的继承与发展。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内容形成持续了很长时间,西周时有“两分”与“两至”,战国时增加了“四立”,到西汉《淮南子》上才内容完备,这些如果没有方块汉字的延续性,也难以不断承继。

仅仅农耕社会的生产发达还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还需要相应的农学思想与理念来配合。而处于轴心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在中国为春秋战国之际)的中国文明相当发达,诸子百家争鸣,它们相互影响,其中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崇尚自然,提倡无为,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自然会影响到当时的农家学派,《吕氏春秋》中的 “《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的农家思想,其中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老庄思想的直接体现。其中《审时》篇用“天、地、人”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来解释农业生产过程与确定原则,其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些都会促成了内涵丰富的二十四节气产生。天才、地才和人才的三才思想产生,透露出强调农时的重要性,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具体的体现。

仅仅浸润于士大夫阶层农学思想的促进还不够,还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扶持与鼓励,而秦汉时期的重农思想恰好提供了政策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重农思想得以出台。种植成为重中之重,养殖成为附庸,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的保护,随意宰杀耕牛是要判死刑的。所以说,没有重农思想传统,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不断地深入到这个中华民族的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二十四节气产生必须具备高度发达的天文学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必须依赖发达的天文学知识才能产生。而古代中国的天文学相当发达,与农学、医学与数学并称为四大自然科学。中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有了它,从而可以确立冬至与夏至时间。然后通过数学推算,将太阳运行一年分成二十四等份,确立每一个节气的时间。没有发达的天文学,不可能确立与夏至,其他的节气也无从谈起。

(五)二十四节气只会产生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体系中有着强烈和谐关怀与包容理念的文明体中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现代农业发源地区西方人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19世纪的德国化学家,有现代“肥料工业之父”的李必希认为中国的农学是世界农学的典范。20世纪初期美国国家土壤局局长金博士在考察中日韩三国农业后所著的《四千年农夫》一书中,对中国的农业与农学思想大加赞赏,认为西欧的农业应该向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学习。西欧国家近现代农业相当发达,但是为什么他们对中国农业大加赞赏呢?源于中国古代独特的和谐生产与生活模式。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是和谐模式,多子继承,多熟种植,生活方式也是和谐模式,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技术类型是以节约土地的类型,把所有剩余的时间用于土地上,深耕,中耕,施肥等等,把力量释放在土地上,从而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其中北方形成了耕耙耱与中耕保墒配套的体系,在南方则是耕耙耖配套的体系,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中国人的移民方式,也是包容式,向东南亚移民也是包容式,和谐共处,主要从事商业与农业。古代中国人认为最为体面的职业是耕与读,向往耕读传家。在和谐模式下,古人们认为土地是命根子,是有生命的有机体,著名的“土脉论”则把土壤视为有血脉的、能变动的、与气候变化相呼应的活的机体;古人懂得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依赖自然,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事,所以才会有按照天道,安排生产与生活的二十四节气产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古代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底蕴,具备发达的农学思想与重农思想,高度发达的天文学知识,处于四季分明的地域,同时拥有发达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耕文化体系与,才会在很早的时代产生“二十四节气”理念。中国的农耕文明体系,具备了上述所有的要件,才会有“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与实践,而其他文明体没有产生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原因要么是不存在这些要素,要么是对他们没有直接的意义。

三、二十四节气何以没有在其他文明体中没有产生?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利用自然,合理规划生产与生活的历法。不过,这种历法尽管独特,但是并非对所有地球上的人类来说,不可或缺,其他民族没有它同样也会生存和发展。本文试图分析一下其他民族与文化没有这一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解释,为什么其他文化没有产生。

要解释一件东西存在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解释一件东西没有出现难度要大好几倍,这种困境在解释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华以外的其他文明体时同样存在。不过,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很多的理由与证据,没有产生的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需要,一种是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无法产生。下面分别叙述:

一般来说,游牧体系与基因的文化体是无法产生的,这其中包括北方蒙古游牧民族与西欧的具有游牧基因的农牧混合结构体。因为二十四节气只是符合农耕社会的需求,而对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型文明来说,没有意义或者说意义不大,不需要这种知识体系,自然产生不了二十四节气概念。

西欧社会其工业文明产生之前的农耕文明也很发达,希腊文明被视为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也有发达的天文台,但是他们的天文与中国存在明显的不同,而中国的天文学更多是一种礼学,追求天人合一,自然会把生产流动纳入其范畴,用来指导生产,于是有二十四节气;而希腊天文学更多的是了解星际运行机制与规律,并不以协调人间行为为目的。(吴国盛: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4 期,137页)

西欧的文明也有农耕,但是西欧的农业模式带有强烈的游牧特征,源于其游牧基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欧洲的农业起源于雅利安人为了给家畜提供草料而产生的,说明欧洲在接受农耕方式之前,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西欧与北欧的农耕是由西亚传播而来,新石器文化的出现同西亚的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的,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欧洲的东南部即包括现在所说的爱琴海及巴尔干半岛地区,是最早接受西亚农耕文化的区域。西亚农耕沿着两条线路向欧洲传播,他们分别是在多瑙河中游一带形成的线纹陶文化和沿地中海传播的印纹陶文化。(黄其煦:东南欧的农耕文化及其在农业向欧洲扩展中的作用,《农业考古》,1987年1期)

在早期,欧洲的农耕更多是养殖或者畜牧生活的附属品,它的生产与生活哲学模式是与我们不同的另外一种模式,我们称之为征服模式。欧洲文明所带有地强烈游牧基因的主要特征是征服为目标,所以它带有强烈的与农耕社会完全不同的另类色彩,尽管被视为西欧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的赫西俄德在其:《工作与时日》一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别“错过时令,误了农时”(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商务印书馆,1996年,北京,13页),但是总体上,西欧文明骨子里具有强烈的控制自然的属性,不会想到要与自然亲近并合一,而是后来走另外一条道路,所以近现代的实验科学得以发明。

西欧文明发明了近现代科学技术,这是征服模式的产物,试图从事物的内部要控制自然。他们的文化特点是基督教理念为核心,单子继承以控制人口,土地不能买卖,生活方式征服模式,排它式移民方式,所以美洲印第安人被征服并遭遇劫难。西欧人建罗马斗兽场,力图挑战各类自然,其征服之心昭然若揭。其农耕理念与二十四节气理念相左,不会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西欧文明开启了征服模式后,发明的化肥、农药与机械,这是一种劳动力替代型发明,征服自然的趋向明显,目的是节约劳动力与时间,把节约的时间用于征服自然与其他人类。承续欧洲文明特点的美国人,面对被征服了的印第安人的肥沃土地,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滥用土地出现了著名的黑风暴,这是不懂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结果,所以后来有一些学者反思,提倡有机农业,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欧洲文明体系的产物——农药与化肥在今天其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除了欧洲文明的理念无法产生二十四节气外,其他的文明也不存在上述条件。如印度,其地理上不在四季分明的地域,且其很早就被雅利安人文化征服,其印欧游牧文化特征明显,天文学也不如早期中国发达;

日本与韩国虽然与我们近邻,但是它不属于原生农耕文明区域,且古代天文学知识不发达,早期农学思想也基本向中国学习,远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但受中华农业文明影响;

非洲古代的农耕文明相对落后,天文与农学知识体系相对落后,不大可能产生二十四节气;

西亚地区古代埃及与古代巴比伦文明,是少数几个具备产生于二十四节气概念的早期文明;其中古埃及尼罗河其周期性的泛滥与中国人的周期性季节轮转,埃及的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因而根据天象来确定季节就成了十分重要的工作,天文学知识因此而不断积累和丰富。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此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定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加上年终5天节日全年共365天。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数,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但是埃及人没有进一步像中国人那样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可能与他们只需要确定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就可以了有关,不必像中国人通过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全年的生产与生活的安排。当然,多数早期文明的天文学都相当很发达,但是并非所有的发达的天文学会指向二十四节气的发明。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主要指向就是二十四节气,这与其其他文化存在相互协同发展有关。

两河流域的文明,特别是巴比伦文明亦是如此,虽然也有发达的天文学,有发达的农业,但是其农学底蕴不足,并且该地区不同的部落与文明体相互攻伐替代,先是苏美尔,接下来是阿摩利人,再是亚述,再后是闪米特人,最后是波斯人,政权更迭频繁,不便于文明的积累。此外,他们只需要确定每年河水来临的时间即可,不需要发明二十四节气。不必像中国的黄河流域,没有河流定期泛滥,需要依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参之物候提示,需要二十四节气指导生产与生活。

新大陆地区尽管拥有较发达的农业,部分地区也处于四季分明的地区,早期的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印加帝国文化相当发达,但是其历法用太阴月,一年12个月,每月30日。以10天为一星期,每月3星期。每年加5日,每4年再加1日。太阳年以冬至日为岁首。为了观察太阳的位置以确定冬至和春分的日期,在库斯科城的东面和西面建筑了4座圆塔。此外,还在库斯科中央的大广场上树立一根石柱,利用日影测定时间。但是他们的天文学与农学知识并没有同步发达,未能在早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理念,所以没有发明二十四节气。

四、结语

总之,通过上面我们对二十四节气在产生所需要具备条件的阐述,我们发现,中华农耕文明需要也同时具备产生的五个条件。而其他文明体系因为各种原因,要么因为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别,要么因为相关条件不具备,不能够同时满足其上述产生的要件,所以没有产生类似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