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模式系列之顶层设计

 天道酬勤YXJ1 2017-03-29

在与众多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非同一般。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曾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扩张,这种粗犷式发展的成功,促成了多数企业家相信“捉住机会先做大再做强,先求量再求质”“重视产出忽视效率,重视增量忽视优化存量”“摸着石头过河”“强人领导”等经营管理理念。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市场逐渐饱和,竞争不断加剧,那种追求机会、速度、规模,但忽视核心竞争力、质量及效率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逐渐受到挑战,甚至到了不得不终结的时候。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及管理理念必须升级换代,这就要求中国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能力方面要从创业能力、运作能力往组织能力建设的方向提升。

尽管企业成功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围绕着核心竞争力、领导能力、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人才素质几个大元素,而中国企业面临的这场管理变革也必须从这几个大元素着手。过去中国企业提升领导管理的方式,更多强调个人的发展,而从个人管理能力转变成组织管理能力又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关键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关注“个人”的要素,这里包括企业家思维的转变及管理者领导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系统”要素的建设和优化,包括文化、策略、组织、管理体系和长期的人才培养。

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持续的变革与升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是保持基业长青的核心要素。本文系统性地解析了企业变革升级的方法论,通过企业家转型、策略转型、管理体系转型和文化转型等一系列模块,剖析了企业在变革与升级中面临的困惑,对企业如何应对当今经营环境的挑战,提出了清晰有效的模式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当前中国企业的升级换代无疑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17年春节前夕,我跟运营总监讨论工作,探讨公司下一步的发展问题。其实,沃森的方向和目标都是明确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落地。我知道,我们肯定不能像创业时那样零打碎敲,或只是凭感觉、靠想象和热情,沃森未来的经营和管理都应该要上台阶,要有前瞻性,最好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能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这个顶层设计能帮我们把很多关键环节想明白、弄透彻,也就是我们对沃森未来的发展做一次科学、系统的梳理和规划。

我所设计的战略规划方法论就是顶层设计,一定能帮沃森系统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并且是基于战略目标的“从后往前看”,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真正能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顶层设计”的难点是思维模式的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企业家已经习惯于“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误以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大家都知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却经常为自己无法把握未来找借口,为自己不做战略规划找理由。一方面大家不愿意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急于扭转现状,杀出重围,另一方面却深陷其中,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无法摆脱困境,到头来年复一年地跟在别人后面走,始终没有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顶层设计”就如同企业的导航仪,是引导企业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艘没有导航仪的小船或大船,在大海上航行将会是什么结局?运气好的话可以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样,主人公最终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运气不好的话必然葬身于惊涛骇浪之中。

要强调的一点是,“顶层设计”绝不能沦为空谈,也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甩手外包。过去这些年,很多企业为了图省事,总是委托咨询公司替企业做战略规划,结果战略制订出来之后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虽然说得都对,但是却难以落地。当然,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意识到了“顶层设计”的意义和价值,愿意花时间进行“顶层设计”。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从1997年开始,我先后帮助国内几十家企业做“顶层设计”,从最早的伊利乳业,到万科地产,再到后来的雷士照明、海洋王照明、中国银联等等,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所在行业或者细分市场的领头羊是有道理的。其实,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老板的眼光和境界。

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明白如何进行系统性思考,如何转型成功,如何摆脱疲于奔命、整天“救火”的状态,能让更多的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巧劲解决问题,看清楚企业“顶层设计”背后的逻辑,知道转型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我相信,少数企业一旦掌握了“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就能够在本行业中鹤立鸡群,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洗牌,加速优胜劣汰,尽快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的获利能力,只是看谁先迈出第一步。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天的“注重顶层设计”,中国企业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是第二次跨越,但愿这是中国企业集体觉醒的时刻。我坚信,一旦中国企业学会了用国际化的视野看问题,用国际化的语言去沟通,用国际化的方法论来设计企业的未来之路,就会有一大批中国企业集体突围,成为征服世界的生力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了实实在在的“着力点”。

改革开放30多年,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尽管中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还是尝试着把中国的企业家分成三代,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代企业家:善于抓机会,敢为天下先,在政策不明朗、法制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大胆尝试,摸着石头过河,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当然,企业的命运取决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成为牺牲品。第一代企业家的成功至少证明了一点: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第二代企业家:依靠拼体力,不怕吃苦,整天起早贪黑,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透支了身体健康,甚至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尽管如此,企业的命运却往往寄托在老板一个人的身上,还没有从“人治”走向“法治”。第二代企业家的成功至少证明了一点: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代企业家:发展凭智慧,系统思考,能够居安思危,总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先知先觉的一批人。通过企业愿景吸引留住人才,通过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设计把握未来商机,通过管理体系激发团队的正能量。不管做什么,都会坚持三项基本原则:基于利他的理念,依靠创新的产品,去赢得满意的客户。第三代企业家的成功将会证明:系统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

面对全球化的市场,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我坚信前两代企业家已经到了谢幕的时候,现在登台的是第三代企业家,他们将担负起征服世界的重任,让中国企业,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惯性思维,用系统性思考对企业进行“顶层设计”,必须尽快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再造,从微利经营的泥潭里走出来,逐渐进入厚利经营的状态,成为智慧型企业,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

衷心祝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成为第三代企业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成功变革为决胜未来的国际化品牌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