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0开始学修图 | 基础调整,还你一张通透底图

 百合仔 2017-03-29




小修回来啦~

七天没码字的感觉真棒!


终于还是被小米强行把双手按在键盘上了,小修还债来了,我们接着上周的继续聊:从0开始学修图 | 学好直方图,照片更通透!  今天终于可以实操啦~



不知道大家在看完上周的文章之后,有没有打开PS或者LR自己观察了一些图片的直方图呢?

有没有顺着直方图面板往下观察到了“基本”调整面板,然后自己动手尝试了一下呢?

今天我们就来对它做一些动手动脚的事吧。



当我们用LR或者PS打开一张RAW文件时,右边都会出现一个基本调整面板,如果你找不到的话,把电脑砸了吧。



由于小修习惯用LR,所以下面就以LR为例,接着聊下去。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基本”面板


基本面板有:色温,色调,曝光度,对比图等等调整滑块。


色温:调整图片的色温值,色温值越低,图片整体越偏蓝,越高越偏黄。

色调:色调值越低,图片越偏绿,越高越偏洋红。

曝光度:和相机的曝光差不多,是一种整体调整亮度的滑块。值越低越暗,反之越亮。

对比度:以中间调(128)为分界线,对比度越高,亮和暗的反差越大,反之越低。


高光,阴影,白色色阶和黑色色阶可以结合上一篇来理解,这里的高光不同于摄影中的高光,LR中的高光滑块代表的是图片中比较亮的区域。


清晰度:清晰度是一种对比图,也是一种锐化方式,锐化是以一种算法,找到图片中的边缘像素,以设定的半径为准,来进行锐化。而清晰度也是找到图片中的边缘像素,大范围的增加边缘像素的反差来增加对比,效果上既像对比度又像锐化。

自然饱和度:会自动保护图片中已经饱和的颜色,只调整图中饱和度比较低的部分,调整后较为自然。

饱和度:调整图中全部像素的饱和度,如果只想增加图片中饱和度较低的像素,会不小心让原本饱和度已经较高的像素变得更高。


这里比较难理解和运用的应该是清晰度了。小修做了一个对比。


(戳图片,看大图)


可以看到,对比度增加和清晰度增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灵活使用,让二者皆可为我们修图服务。

关于清晰度和对比度以及清晰度使用小技巧的问题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做详细介绍,今天先掘个坑。





下面回归正题,灵活运用“基本”调整面板,还原一个较为优质,通透的底图。


首先,我们打开一张图片(这一步非常难)。



按照我们之前的思路:



我们要先确定一个大的方向。图片中有阳光,马路,大量的绿树,女生穿白色婚纱,男生着西装,有蓝色道具伞以及蓝白相间的礼品盒,小修觉得摄影师肯定不会想拍出阴郁的感觉,方向上,我们可以往透,明亮,清新上去考虑。

确定了一个大的方向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基本调整面板里的工具,对图片进行调整并尽量往我们想要的结果上去靠近。




一、色温&白平衡


先校正一下白平衡,小修的习惯是无论摄影师的片子色温正不正,都会用吸管工具在图片上白色的区域(非过曝区域)点击一下,看一下软件分析做出的白平衡效果和原图的对比,择优选择。



通过使用吸管工具吸取裙摆靠下的地方(腿部区域由于有蓝色道具伞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白色),我们发现这个色温还是比较舒服,可以接受的。关于色温和白平衡的知识,可以看从零开始学修图系列之前的文章。



二、曝光&对比度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希望这是个明亮的图像,而现在明显人物较暗,增加亮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曝光度。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明亮”的感觉有了,但是层次明显不如原图,且有许多过曝的地方。

从直方图上看,像素基本上都集中在高光区域,最亮的地方有溢出,暗部也丢失了许多,黑位几乎没有,对于实例的这张图,这样的直方图明显不是我们想要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对高光和暗部分开调整,降低高光是为了让过曝的背景变暗一些,降低阴影和黑色色阶是为了让图片中黑色位可以有像素,从而使得图片在明暗变化上有更多的层次。





三、偏好


至此,其实已经比较符合我们的期望值了,但是图片在对比度上的表现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所以小修加了一些清晰度。另外加了一些自然饱和度降低了一些饱和度。


我们再来看一下直方图。


可以看到由原先阴影和暗部分布较多的像素变成了高光和亮部分布了较多的像素,且黑位和白位均没有溢出。


最后看一眼效果图:

到此,一张通透,明亮的底图就有了。接下来可以用曲线,HSL,色调分离,相机校准等面板为图片赋予更多的色彩,赋予一些情感的配色,个人喜好的偏色等等,这个坑慢慢填。


好了,我们下周见~


修图师专业平台,咨询,教程,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