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痰望法提纲

 唐文庆图书馆 2017-03-29

诊痰望法提纲

 

尝谓虞书记时以鸟兽。月令占候于虫鱼。是因天之物以验天也。内经诊病于水液。后世辨证以痰涎。是因人之物以验人也。盖天道远。人道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事虽异。其理则同。而况痰因病生。病以痰着。又事理之至明且显者乎。间尝考之于书。以为痰形稠而浊。饮色稀而清。寒痰青。湿痰白。火痰黑。热痰黄。老痰胶。其滑而易出者。湿痰属脾。燥而难出者。燥痰属肺。清而多泡者。风痰属肝。坚而成块者。热痰属心。有黑点而多稀者。寒痰属肾。病新而轻者。清白稀薄。病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多唾者胃寒。流涎者脾冷。

舌难言。口吐沫者。邪入于脏。腹时痛。口吐涎者。蛔乱于中。咳唾涎沫。口张气短者。肺痿之证。咳唾脓血。口干胸痛者。肺痈之征。其吐如米粥。吐而腥臭者。皆肺痈之候。形如败絮。色如煤 者。悉老痰之容。此诸书因痰涎之形色。诊病之浅深也。或谓痰声相应为轻。不相应为重。由稀而稠者。病日退。由稠而稀者。病日进。因痰嗽而吐血者。多起于外感。因吐血而痰嗽者。多属乎内伤。亦可因证以相参也。会而观之。析而论之。则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清者形气不足。浊者病气有余。青白者少热气。黄赤者多热气。而凡痰形之变。

痰色之殊。胥于是乎推。亦于是乎断矣。

 

大便望法提纲

 

庄生言道在屎溺。岂道果在屎溺耶。然就屎溺而言。亦可以见道。道固无不在也。是故诸书论大便。亦因之以诊病焉。愚谓屎以得黄色之正者为中。得干湿之中者为常。知其正。则知其偏。知其常。则知其变矣。

设因饮食之殊。而有形色之异。亦其变之常也。诊之之法。诸书以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出黄如糜者肠中热。肠鸣渗泄者肠中寒。濡泄者因于湿。飧泄者伤于风。粪如 溏者。泄泻之病。大肠寒。粪如羊矢者。噎膈之病。大肠枯。如水倾下者属湿。完谷不化者为寒。泄利无度者肠绝。下利清谷者里寒。自利清水。色纯青者少阴病。急下之证。行其大便。燥且结者。胃家实。下后之征。诸下血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从肠中来者。其色红。从胃中来者。其色黑。白痢者。属乎气。赤痢者。属乎血。便色白者。大肠泄。便脓血者。小肠泄。泄青白者。大肠虚。便肠垢者。大肠实。纯下青水者。风痢。泄如蟹渤者。气痢。黑如豆汁者。湿痢。黄如鱼脑者。积痢。白如鼻涕者。虚痢。黑如鸡肝者。蛊疰痢。五液注下。痢兼五色者。脾弱之证。谷道不闭。黄汁长流者。肠绝之征。腹胀泄蛔者。疳胀。粪黑如狂者。蓄血。痢下蛔未死者。胃气未绝。痢下蛔已死者。胃气将绝。卧而遗屎。不知觉者死。病而大便如污泥者死。此皆因便以诊病也。然难经以入者为实出者为虚。是则便闭者。形气虽不足。而病气有余。便泄者。病气虽有余。而形气不足。故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伤寒论因之有急当救里。急当救表焉。合四诊而观之。标本之分。先后之辨。其如示诸掌乎。

 

诊溺望法提纲

 

窃闻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诊其变。则诊其变。可知其病焉。诊法维何。闭癃者。三焦实。遗溺者。三焦虚。水泉不止者。胱膀不藏也。

得守则生。失守则死。小便不通者。膀胱不利也。头有汗则死。头无汗则生。外感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外感小便浊者。知其在里。不在表也。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溲便变者。中气不足。

小便数者。腑气有余。小便黄者。小腹中有热。小便白者。小腹中有寒。浊赤而短者。下焦实热。清白而长者。

下焦虚寒。溺如黄柏汁者。黄胆犹轻。溺如皂角汁者。黄胆已重。尿变米泔者食滞。溺如脂膏者肾消。溺如

血者血淋。溺如膏者膏淋。溺如沙石者石淋。溺有余沥者。气淋。病淋者。频欲小便。痛涩滴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也。白淫者。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也。是皆诊溺之法也。由是观之。遗闭者。虚实之征也。清浊者。表里之征也。赤白者。寒热之征也。短长者。邪正之征也。遗闭清浊赤白短长交推。则虚实表里寒热邪正之变可知。虚实表里寒热邪正交推。则遗闭清浊赤白短长之变可知。他如淋浊消疸诸证。亦举此而措之耳。

 

月经诊法提纲

 

素问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盖天癸者。女子之精。月事者。女子之血。谓血为月事者。以事应月也。谓血为月经者。以月为常也。后人谓先期而至者为热。后期而至者为寒。其实先期有虚实。后期亦有虚实。故先不可偏用寒。后不可偏用热。而况有先后不定。通闭无常者乎。况有避年居季。逆行暗行。盛胎漏胎者乎。然则就形色而诊者。是或一道也。诊之之法。诸书以为根据期消长为安。血红不结为正。来去失时为弱。色杂而凝为病。浓而多者血盛。淡而少者血衰。赤而紫者属热。淡而红者属虚。陷经漏下。黑不解者。治用胶姜。以其下寒也。行经暴下。血去多者。则为夺血。以其中虚也。鲜紫而成块成条者。多由血热。黑败而或散或抟者。必属虚寒。成块者气之滞。疼痛者血之凝。行后作痛者为虚。将行作痛者为实。非时血下。淋沥不止者。

谓之漏下。忽然暴下。倾注不断者。谓之崩中。至若如屋漏水。如豆汁水者。前人谓其病气实。而属于湿。吾直以为形气虚。而感于寒。然必参之脉证。合之形容。以辨其虚实。而判其寒热焉。若夫五崩之诊。王氏脉经以为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 血。释之者

曰。五色带下。伤肝则青如泥色。伤心则赤如红津。伤肺则白如鼻涕。伤脾则黄如烂瓜。伤肾则黑如 血。

五色各应五脏。五脏俱虚。五色并下。是皆血之为病也。愚谓带之为病属乎任。经之为病属乎冲。而经色

之分。又当以红紫辨寒热。浓淡分虚实。鲜败分新久。六法合观。则红紫浓淡鲜败之变。皆可交推以解。而

其寒热虚实新久之变。亦可错综而知。第色虽属望。而理不容观。其将因问而得欤。医为司命。尚其毋忽。

形体周身部位

 

窃闻人之生也。藉五行而化育。仗四大以成形。是故灵素视形容。观体态。内则以脏分五行。外则以形合五脏。如肺合皮。脾合肉。心合脉。肝合筋。肾合骨。皮者肺之部。肉者脾之部。脉者心之部。筋者肝之部。骨者肾之部。皆以形体分脏腑也。然脏腑之经络。营运于形体。则形体之部位。又当分脏腑之经络。谨按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脾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上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

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人迎。

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爪甲。出三毛。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奇经凡八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于是乎因经络以分部位。按部位而知经络。或以经络分脏腑。或以形体分脏腑。而凡证候之殊。形容之异。与夫痘疹痈疽一切病患。皆可由是而察焉。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谚曰。不熟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寄死生。可不加之意乎。

 

身形望法提纲

 

窃思诊形之法。必先知经络之部位。辨形体之浅深。审其异同。察其常变。其病情乃可测焉。何言之。刚强者。形气有余。柔弱者。形气不足。肥者常多血少气。瘦者常多气少血。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身强痛者。邪气有余。身痿弱者。正气不足。肿起者。邪气实。陷下者。正气虚。上肿曰风。下肿曰水。从上肿下者属气。其邪在外。从下肿上者属水。其邪在内。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有形不痛者。阳之类。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有形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此皆形之纲领也。善诊者。推而极之。变而通之。按形体之浅深。审部位之经络。合之气色。参之形容。则其病虽异。

而其应不穷。夫乃叹灵素之中多活法。岐黄以后少完医。否则率意而言。执方而疗。欲其丝丝入扣。滴滴

归原也难矣。谚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取法乎中。岂不流于下乎。而况学其下焉者乎。

 

身容望法提纲

 

经言察观病患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然则临证之际。何可恃其脉息。而不观夫体态乎。夫体以形言。态以容言。观其体。察其态。斯病证明而病情着。庶乎指有目。而首有目焉。其态维何。阳证多语。阴候无声。多语者易治。无声者难疗。骂詈笑歌。其行日夜不休者。狂态也。直视僵仆。其脉阴阳俱盛者。癫态也。厥者。阴阳不足。冒者表里俱虚。昏沉者。阴阳亏而神气少。恍惚者。津液亡而心血虚。起卧不安。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虚烦之证。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之征。僵仆者属乎阳。病由机关不利。伛偻者属乎阴。痛为心肾之 。如狂者。血蓄膀胱。热结未泻。如醉者。邪侵六腑。闭塞不通。妄言妄见者。邪在于胃。

不识不知者。邪入于腑。默默然不慧者。厥阴之候。兀兀然欲吐者。阳明之形。倚息者。气逆而中不和。懈惰者。肾虚而胃不实。身偏不举者。病在分腠之间。指偏不用者。病在经络之内。不可转侧者。足少阳之实。不能动摇者。足少阴之虚。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之容。不能自收持者。阴阳二维之病。尻以代头。脊以代踵者。肾痹之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者。胃实之形。难以屈伸者。风湿在于骨节。难以俯仰者。水气在于腹中。不能俯者病在阳。不能仰者病在阴。项不可以俯仰者。足太阳之脉。腰不可以俯仰者。足少阳之经。腰不可以行走。项不可顾者。少阳之厥。腰不可以俯仰。项不可顾者。阳明之厥。脊痛腰重。形体不可翻身反覆者。胃绝。毛悴色夭。腰脊不可俯仰屈伸者。志伤。此皆病患之态也。而言其态者。或在实义之中。或在虚神之内。或见于坐卧动作之际。或着于皮肉筋骨之间。善诊者。合五官之状貌。参四体之形容。精乎灵素二书。熟乎轩岐四诊。庶可豁然贯通焉。内训曰。仪式刑之。齐之则圣。下之则贤。否亦不失于从善。诚哉。有智妇人。胜于男子。

 

形容望法大纲

 

盖闻人之生。气之聚也。形者生之舍。气者生之元。形无气则坏。气无形则散。形气也者。相须而不可离者也。设有偏胜。体态异焉。总而言之。其要有八。曰动、曰静、曰强、曰弱、曰俯、曰仰、曰屈、曰伸。八法交参。则虽行住坐卧之际。作止语默之间。不外乎此。诊之之法。以表里言。则动者、强者、仰者、伸者、为在表。静者、弱者、俯者、屈者、为在里。是容貌表里之分也。以阴阳言。则动者、强者、仰者、伸者、皆属阳。静者、弱者、俯者、屈者、

皆属阴。是容貌阴阳之分也。以寒热分之。则在表属阳者多热。在里属阴者多寒。是容貌寒热之分也。以虚实分之。则阳道实。阴道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容貌虚实之分也。然以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者合观。将动静中各有俯仰。强弱中各有屈伸。而变化无穷。则就动静强弱俯仰屈伸八者合观。将表里中各有寒热。阴阳中各有虚实。而变化亦无穷。且夫动静交相养也。强弱交相济也。俯仰屈伸。交相为用也。得其中。

则之八者。皆不可言病。不得其中。则之八者。皆可言病。然而中无定体。病不易言。盖天有寒暑。人有阴阳。

体有劳逸。年有老少。寒则多屈。热则多伸。阴则多俯。阳则多仰。劳则多强。逸则多弱。少则多动。老则多静。

而况老少劳逸阴阳寒暑。又皆有动静强弱之殊。俯仰屈伸之辨乎。然则天之于寒暑也。人之于阴阳也。

体之于劳逸也。年之于老少也。四者。果能随时以处中。方可因证而知病。不然。将以常为变。以变为常。未识厥中。焉知允执。其不颠倒也者几希。

 

行止动静提纲

 

人身一太极也。太极一阴阳也。诊法之分动静。犹太极之分阴阳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犹人身之动属乎阳。静属乎阴也。动以行言。静以止言。行有迟速。止有屈伸。犹太极之分两仪。两仪之分四象也。由是而刚柔得位。动静有常。论阴阳则无咎。论身体则无病矣。然而阴阳有偏胜之时。身体有违和之日。故圣人测阴阳于气候。验病症于形容。就行而言。则速为阳。迟为阴。行之速者。阳之阳。行之迟者。阳之阴。就止而言。则伸为阳。屈为阴。止之伸者。阴之阳。止之屈者。阴之阴。阴阳之要。有表里焉。有脏腑焉。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以寒热分之。则阳多热。阴多寒。以虚实分之。则阳道实。阴道虚。

阳经之病。实则见其弃衣而走。虚则见其身重难行。阴经之病。实则见其坐而欲起。虚则见其卧而卷身。

阳主乎动。行之速者。阳有余。行之迟者。阳不足。阴主乎静。止之伸者。阴有余。止之屈者。阴不足。欲动而不能动者。其病在阳。欲静而不能静者。其病在阴。乍静乍乱。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者。阴阳离散。时动时静。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者。血气调匀。善诊者。观动静之常。以审动静之变。合乎望闻问切。辨其寒热虚实。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可谓知阴阳矣。

 

诊坐望法提纲

 

尝思观形容者。非但欲诊之于行。抑且欲诊之于坐。苟能心领神会。虽一动一静。莫不有昭着者焉。间尝验之于病。见有坐而仰者。坐而伏者。坐而叉手冒心者。坐而以手护腹者。以及坐而下一脚。坐而掉两手。

或坐而不得眠。或眠而不得坐者。由是稽之于古。则谓坐而仰者肺实。实则胸盈仰息。坐而伏者肺虚。虚

则伏而短气。叉手冒心者。汗后血虚。以手护腹者。里实心痛。其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之貌。坐而掉两手者。

烦躁之容。但坐不得眠。眠则气逆者。咳嗽肺胀。但眠不耐坐。坐则昏沉者。血夺气虚。其他坐不能起者。阴经之证。立不能坐者。阳病之征。坐而欲起者。阴气实。坐不欲起者。阳气虚。转侧不能者。痿痹之状。坐卧不定者。烦躁之形。是皆显而易见者也。然合五官而察之。合五体而辨之。其坐卧之间。形容之变。竟有难于言传者矣。是篇举其一隅。导夫先路。至若听声写形。尚有待于来者。

诊卧望法提纲

 

在昔圣贤之于望也。不惟欲观其行止。抑且欲省其衷怀。故虽寤寐之间。鉴察之下。亦有诊法存焉。盖尝以是论之。卧之状。有多睡者。无睡者。但欲寐者。不得眠者。转侧不能者。起卧不安者。其形又有仰伏舒卷之殊。内外左右之异。稽之于古。以为多睡者脾虚。无睡者胃实。但欲寐者。少阴之证。不得眠者。阳明之征。

转侧不能者。风湿相搏。起卧不安者。腹满心烦。卧不得安者。胃中不和。坐不得卧者。肺中气逆。其睡而仰者属乎阳。睡而伏者属乎阴。不得正偃者。胃不和而肺气实。但欲伏眠者。腹中痛而肝气虚。仰而舒足者。

小肠之证。仰而卷足者。肾脏之征。舒为阳。卷为阴。舒而不欲卷者。阳经实热。卷而不欲舒者。阴经虚寒。睡向内者属阴。是热已去而正虚。睡向外者属阳。是热未去而邪实。腰痛左卧。卷左足而痛减者。病在左肾。

右卧。卷右足而痛减者。病在右肾。痛在肝者。属左胁。故左着床则更痛。痛在脾者。属右 。故右着床则更痛。病在肺之左者。宜于左。病在肺之右者。宜于右。其肺痈生于左者。右卧则更痛。生于右者。左卧则更痛。

其水病。左半着床。则左半身愈肿。右半着床。则右半身愈肿。此皆卧诊之大略也。合形状而观之。不有可见者乎。若夫因脉证而异。因气色而异。又当参之四诊。辨其三因。庶乎标本明而虚实判。不至以不平平之矣。

 

身容四法提纲

 

临症之际。已视其形容。观其坐卧矣。然有法焉。不拘于行住坐卧。难列于俯仰屈伸。屈指而计之。其纲有四。曰KT KT 。曰振振。曰战。曰栗。KT KT 者何。项背强。KT KT 然。犹短羽之鸟。欲飞而不能飞也。振振者何。身体动。振振然。若耸悚之容。欲定而不能定也。战则身为之摇矣。战之与振。振轻而战重也。栗则心为之战矣。栗之与战。战外而栗内也。故其为病也。KT KT 者太阳实。甚则有卧不着席之形。振振者元气虚。甚则有身欲擗地之状。战者其人本虚。邪在外而正与之争。正胜其邪。故势顺而易解。栗者其气愈微。邪入内而正与之争。邪胜其正。故势逆而难瘳。且KT KT 者。太阳实。其证有有汗无汗之分。振振者。太阳虚。其证有汗前汗后之辨。战在外。太阳之所属也。身温汗出。邪斯退矣。栗在内。少阴之所主也。身寒肢厥。邪则陷焉。故凡临症之际。虽分观以审其常。必合论以通其变。盖不但不知其法者。不可为医。即知其法而泥于法。或知其法而离于法。亦皆不可为医也。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斯诚活法也已。

 

意态望法提纲

 

望诊之法。既观身体视形容矣。然有时虽见于身体之外。实着于意态之间。又当存心省察。以诊其病焉。

析而言之。有因人之好恶者。有因时之寒暑者。有因体之寒热者。何谓因人之好恶。五十一难曰。病有欲

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见人者。有欲不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别知脏腑之病也。是盖以寒热分阴阳。以阴阳分脏腑也。推之于喜明属阳者。元气实。喜暗属阴者。元气虚。以及喜热饮寒饮。恶热饮寒饮。可广其好恶之意也。何谓因时之寒暑。伤寒论曰。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推之于夏月恶热者。知其阳气胜。冬月恶寒者。知其阴气胜。以及春秋之恶寒恶热。喜寒喜热。可广其寒暑之意也。何谓因体之寒热。伤寒论曰。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被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被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推之于身热不欲近衣被者。则知骨髓不寒。身寒欲近衣被者。则知骨髓不热。以及外无寒热。欲近衣被者。骨髓寒。外无寒热。不欲近衣被者。骨髓热。而凡衣多恶热。衣少畏寒之常。衣少恶热。衣多恶寒之变。

亦可广其寒热之意也。是皆见于意态之间。着于身体之外。可不存心省察。以诊其病欤。

医书汗牛充栋。何须祸枣灾梨。然余有不能已于言者。何则。炎黄之书。其旨深远。汉晋之书。其文缺略。医家因陋就简。遂推趋时者为大名家。病家闻誉即延。亦信趋时者为真实学。自是术愈疏。方愈乱。病不至死。而医死之。医不欲误。而书误之。安得岐黄复起。明其道以辨其非耶。是用忘其狂瞽。着述遵经。非惟欲医家以是诊病。亦欲病家以是试医。且不欲医病之家以是遵我。亦欲医病之家以是遵经。果尔。则虽祸枣灾梨。或未必无小补。

 

 

 

 

诊痰望法提纲

 

尝谓虞书记时以鸟兽。月令占候于虫鱼。是因天之物以验天也。内经诊病于水液。后世辨证以痰涎。是因人之物以验人也。盖天道远。人道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其事虽异。其理则同。而况痰因病生。病以痰着。又事理之至明且显者乎。间尝考之于书。以为痰形稠而浊。饮色稀而清。寒痰青。湿痰白。火痰黑。热痰黄。老痰胶。其滑而易出者。湿痰属脾。燥而难出者。燥痰属肺。清而多泡者。风痰属肝。坚而成块者。热痰属心。有黑点而多稀者。寒痰属肾。病新而轻者。清白稀薄。病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多唾者胃寒。流涎者脾冷。

舌难言。口吐沫者。邪入于脏。腹时痛。口吐涎者。蛔乱于中。咳唾涎沫。口张气短者。肺痿之证。咳唾脓血。口干胸痛者。肺痈之征。其吐如米粥。吐而腥臭者。皆肺痈之候。形如败絮。色如煤 者。悉老痰之容。此诸书因痰涎之形色。诊病之浅深也。或谓痰声相应为轻。不相应为重。由稀而稠者。病日退。由稠而稀者。病日进。因痰嗽而吐血者。多起于外感。因吐血而痰嗽者。多属乎内伤。亦可因证以相参也。会而观之。析而论之。则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清者形气不足。浊者病气有余。青白者少热气。黄赤者多热气。而凡痰形之变。

痰色之殊。胥于是乎推。亦于是乎断矣。

 

大便望法提纲

 

庄生言道在屎溺。岂道果在屎溺耶。然就屎溺而言。亦可以见道。道固无不在也。是故诸书论大便。亦因之以诊病焉。愚谓屎以得黄色之正者为中。得干湿之中者为常。知其正。则知其偏。知其常。则知其变矣。

设因饮食之殊。而有形色之异。亦其变之常也。诊之之法。诸书以为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出黄如糜者肠中热。肠鸣渗泄者肠中寒。濡泄者因于湿。飧泄者伤于风。粪如 溏者。泄泻之病。大肠寒。粪如羊矢者。噎膈之病。大肠枯。如水倾下者属湿。完谷不化者为寒。泄利无度者肠绝。下利清谷者里寒。自利清水。色纯青者少阴病。急下之证。行其大便。燥且结者。胃家实。下后之征。诸下血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从肠中来者。其色红。从胃中来者。其色黑。白痢者。属乎气。赤痢者。属乎血。便色白者。大肠泄。便脓血者。小肠泄。泄青白者。大肠虚。便肠垢者。大肠实。纯下青水者。风痢。泄如蟹渤者。气痢。黑如豆汁者。湿痢。黄如鱼脑者。积痢。白如鼻涕者。虚痢。黑如鸡肝者。蛊疰痢。五液注下。痢兼五色者。脾弱之证。谷道不闭。黄汁长流者。肠绝之征。腹胀泄蛔者。疳胀。粪黑如狂者。蓄血。痢下蛔未死者。胃气未绝。痢下蛔已死者。胃气将绝。卧而遗屎。不知觉者死。病而大便如污泥者死。此皆因便以诊病也。然难经以入者为实出者为虚。是则便闭者。形气虽不足。而病气有余。便泄者。病气虽有余。而形气不足。故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伤寒论因之有急当救里。急当救表焉。合四诊而观之。标本之分。先后之辨。其如示诸掌乎。

 

诊溺望法提纲

 

窃闻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诊其变。则诊其变。可知其病焉。诊法维何。闭癃者。三焦实。遗溺者。三焦虚。水泉不止者。胱膀不藏也。

得守则生。失守则死。小便不通者。膀胱不利也。头有汗则死。头无汗则生。外感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外感小便浊者。知其在里。不在表也。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澄彻清冷。皆属于寒。溲便变者。中气不足。

小便数者。腑气有余。小便黄者。小腹中有热。小便白者。小腹中有寒。浊赤而短者。下焦实热。清白而长者。

下焦虚寒。溺如黄柏汁者。黄胆犹轻。溺如皂角汁者。黄胆已重。尿变米泔者食滞。溺如脂膏者肾消。溺如

血者血淋。溺如膏者膏淋。溺如沙石者石淋。溺有余沥者。气淋。病淋者。频欲小便。痛涩滴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也。白淫者。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也。是皆诊溺之法也。由是观之。遗闭者。虚实之征也。清浊者。表里之征也。赤白者。寒热之征也。短长者。邪正之征也。遗闭清浊赤白短长交推。则虚实表里寒热邪正之变可知。虚实表里寒热邪正交推。则遗闭清浊赤白短长之变可知。他如淋浊消疸诸证。亦举此而措之耳。

 

月经诊法提纲

 

素问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盖天癸者。女子之精。月事者。女子之血。谓血为月事者。以事应月也。谓血为月经者。以月为常也。后人谓先期而至者为热。后期而至者为寒。其实先期有虚实。后期亦有虚实。故先不可偏用寒。后不可偏用热。而况有先后不定。通闭无常者乎。况有避年居季。逆行暗行。盛胎漏胎者乎。然则就形色而诊者。是或一道也。诊之之法。诸书以为根据期消长为安。血红不结为正。来去失时为弱。色杂而凝为病。浓而多者血盛。淡而少者血衰。赤而紫者属热。淡而红者属虚。陷经漏下。黑不解者。治用胶姜。以其下寒也。行经暴下。血去多者。则为夺血。以其中虚也。鲜紫而成块成条者。多由血热。黑败而或散或抟者。必属虚寒。成块者气之滞。疼痛者血之凝。行后作痛者为虚。将行作痛者为实。非时血下。淋沥不止者。

谓之漏下。忽然暴下。倾注不断者。谓之崩中。至若如屋漏水。如豆汁水者。前人谓其病气实。而属于湿。吾直以为形气虚。而感于寒。然必参之脉证。合之形容。以辨其虚实。而判其寒热焉。若夫五崩之诊。王氏脉经以为白崩者形如涕。赤崩者形如绛津。黄崩者形如烂瓜。青崩者形如蓝色。黑崩者形如 血。释之者

曰。五色带下。伤肝则青如泥色。伤心则赤如红津。伤肺则白如鼻涕。伤脾则黄如烂瓜。伤肾则黑如 血。

五色各应五脏。五脏俱虚。五色并下。是皆血之为病也。愚谓带之为病属乎任。经之为病属乎冲。而经色

之分。又当以红紫辨寒热。浓淡分虚实。鲜败分新久。六法合观。则红紫浓淡鲜败之变。皆可交推以解。而

其寒热虚实新久之变。亦可错综而知。第色虽属望。而理不容观。其将因问而得欤。医为司命。尚其毋忽。

形体周身部位

 

窃闻人之生也。藉五行而化育。仗四大以成形。是故灵素视形容。观体态。内则以脏分五行。外则以形合五脏。如肺合皮。脾合肉。心合脉。肝合筋。肾合骨。皮者肺之部。肉者脾之部。脉者心之部。筋者肝之部。骨者肾之部。皆以形体分脏腑也。然脏腑之经络。营运于形体。则形体之部位。又当分脏腑之经络。谨按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 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脾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

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上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 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 。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斜络于颧。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趋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

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

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别锐 。下人迎。

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爪甲。出三毛。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

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奇经凡八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而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而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于是乎因经络以分部位。按部位而知经络。或以经络分脏腑。或以形体分脏腑。而凡证候之殊。形容之异。与夫痘疹痈疽一切病患。皆可由是而察焉。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谚曰。不熟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寄死生。可不加之意乎。

 

身形望法提纲

 

窃思诊形之法。必先知经络之部位。辨形体之浅深。审其异同。察其常变。其病情乃可测焉。何言之。刚强者。形气有余。柔弱者。形气不足。肥者常多血少气。瘦者常多气少血。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身强痛者。邪气有余。身痿弱者。正气不足。肿起者。邪气实。陷下者。正气虚。上肿曰风。下肿曰水。从上肿下者属气。其邪在外。从下肿上者属水。其邪在内。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无形而痛者。

阴之类。有形不痛者。阳之类。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有形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此皆形之纲领也。善诊者。推而极之。变而通之。按形体之浅深。审部位之经络。合之气色。参之形容。则其病虽异。

而其应不穷。夫乃叹灵素之中多活法。岐黄以后少完医。否则率意而言。执方而疗。欲其丝丝入扣。滴滴

归原也难矣。谚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取法乎中。岂不流于下乎。而况学其下焉者乎。

 

身容望法提纲

 

经言察观病患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然则临证之际。何可恃其脉息。而不观夫体态乎。夫体以形言。态以容言。观其体。察其态。斯病证明而病情着。庶乎指有目。而首有目焉。其态维何。阳证多语。阴候无声。多语者易治。无声者难疗。骂詈笑歌。其行日夜不休者。狂态也。直视僵仆。其脉阴阳俱盛者。癫态也。厥者。阴阳不足。冒者表里俱虚。昏沉者。阴阳亏而神气少。恍惚者。津液亡而心血虚。起卧不安。反复颠倒。心中懊 者。虚烦之证。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神乱之征。僵仆者属乎阳。病由机关不利。伛偻者属乎阴。痛为心肾之 。如狂者。血蓄膀胱。热结未泻。如醉者。邪侵六腑。闭塞不通。妄言妄见者。邪在于胃。

不识不知者。邪入于腑。默默然不慧者。厥阴之候。兀兀然欲吐者。阳明之形。倚息者。气逆而中不和。懈惰者。肾虚而胃不实。身偏不举者。病在分腠之间。指偏不用者。病在经络之内。不可转侧者。足少阳之实。不能动摇者。足少阴之虚。不能自转侧者。风湿相搏之容。不能自收持者。阴阳二维之病。尻以代头。脊以代踵者。肾痹之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者。胃实之形。难以屈伸者。风湿在于骨节。难以俯仰者。水气在于腹中。不能俯者病在阳。不能仰者病在阴。项不可以俯仰者。足太阳之脉。腰不可以俯仰者。足少阳之经。腰不可以行走。项不可顾者。少阳之厥。腰不可以俯仰。项不可顾者。阳明之厥。脊痛腰重。形体不可翻身反覆者。胃绝。毛悴色夭。腰脊不可俯仰屈伸者。志伤。此皆病患之态也。而言其态者。或在实义之中。或在虚神之内。或见于坐卧动作之际。或着于皮肉筋骨之间。善诊者。合五官之状貌。参四体之形容。精乎灵素二书。熟乎轩岐四诊。庶可豁然贯通焉。内训曰。仪式刑之。齐之则圣。下之则贤。否亦不失于从善。诚哉。有智妇人。胜于男子。

 

形容望法大纲

 

盖闻人之生。气之聚也。形者生之舍。气者生之元。形无气则坏。气无形则散。形气也者。相须而不可离者也。设有偏胜。体态异焉。总而言之。其要有八。曰动、曰静、曰强、曰弱、曰俯、曰仰、曰屈、曰伸。八法交参。则虽行住坐卧之际。作止语默之间。不外乎此。诊之之法。以表里言。则动者、强者、仰者、伸者、为在表。静者、弱者、俯者、屈者、为在里。是容貌表里之分也。以阴阳言。则动者、强者、仰者、伸者、皆属阳。静者、弱者、俯者、屈者、

皆属阴。是容貌阴阳之分也。以寒热分之。则在表属阳者多热。在里属阴者多寒。是容貌寒热之分也。以虚实分之。则阳道实。阴道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容貌虚实之分也。然以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者合观。将动静中各有俯仰。强弱中各有屈伸。而变化无穷。则就动静强弱俯仰屈伸八者合观。将表里中各有寒热。阴阳中各有虚实。而变化亦无穷。且夫动静交相养也。强弱交相济也。俯仰屈伸。交相为用也。得其中。

则之八者。皆不可言病。不得其中。则之八者。皆可言病。然而中无定体。病不易言。盖天有寒暑。人有阴阳。

体有劳逸。年有老少。寒则多屈。热则多伸。阴则多俯。阳则多仰。劳则多强。逸则多弱。少则多动。老则多静。

而况老少劳逸阴阳寒暑。又皆有动静强弱之殊。俯仰屈伸之辨乎。然则天之于寒暑也。人之于阴阳也。

体之于劳逸也。年之于老少也。四者。果能随时以处中。方可因证而知病。不然。将以常为变。以变为常。未识厥中。焉知允执。其不颠倒也者几希。

 

行止动静提纲

 

人身一太极也。太极一阴阳也。诊法之分动静。犹太极之分阴阳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犹人身之动属乎阳。静属乎阴也。动以行言。静以止言。行有迟速。止有屈伸。犹太极之分两仪。两仪之分四象也。由是而刚柔得位。动静有常。论阴阳则无咎。论身体则无病矣。然而阴阳有偏胜之时。身体有违和之日。故圣人测阴阳于气候。验病症于形容。就行而言。则速为阳。迟为阴。行之速者。阳之阳。行之迟者。阳之阴。就止而言。则伸为阳。屈为阴。止之伸者。阴之阳。止之屈者。阴之阴。阴阳之要。有表里焉。有脏腑焉。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重阴者癫。重阳者狂。以寒热分之。则阳多热。阴多寒。以虚实分之。则阳道实。阴道虚。

阳经之病。实则见其弃衣而走。虚则见其身重难行。阴经之病。实则见其坐而欲起。虚则见其卧而卷身。

阳主乎动。行之速者。阳有余。行之迟者。阳不足。阴主乎静。止之伸者。阴有余。止之屈者。阴不足。欲动而不能动者。其病在阳。欲静而不能静者。其病在阴。乍静乍乱。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者。阴阳离散。时动时静。容止可观。进退可度者。血气调匀。善诊者。观动静之常。以审动静之变。合乎望闻问切。辨其寒热虚实。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可谓知阴阳矣。

 

诊坐望法提纲

 

尝思观形容者。非但欲诊之于行。抑且欲诊之于坐。苟能心领神会。虽一动一静。莫不有昭着者焉。间尝验之于病。见有坐而仰者。坐而伏者。坐而叉手冒心者。坐而以手护腹者。以及坐而下一脚。坐而掉两手。

或坐而不得眠。或眠而不得坐者。由是稽之于古。则谓坐而仰者肺实。实则胸盈仰息。坐而伏者肺虚。虚

则伏而短气。叉手冒心者。汗后血虚。以手护腹者。里实心痛。其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之貌。坐而掉两手者。

烦躁之容。但坐不得眠。眠则气逆者。咳嗽肺胀。但眠不耐坐。坐则昏沉者。血夺气虚。其他坐不能起者。阴经之证。立不能坐者。阳病之征。坐而欲起者。阴气实。坐不欲起者。阳气虚。转侧不能者。痿痹之状。坐卧不定者。烦躁之形。是皆显而易见者也。然合五官而察之。合五体而辨之。其坐卧之间。形容之变。竟有难于言传者矣。是篇举其一隅。导夫先路。至若听声写形。尚有待于来者。

诊卧望法提纲

 

在昔圣贤之于望也。不惟欲观其行止。抑且欲省其衷怀。故虽寤寐之间。鉴察之下。亦有诊法存焉。盖尝以是论之。卧之状。有多睡者。无睡者。但欲寐者。不得眠者。转侧不能者。起卧不安者。其形又有仰伏舒卷之殊。内外左右之异。稽之于古。以为多睡者脾虚。无睡者胃实。但欲寐者。少阴之证。不得眠者。阳明之征。

转侧不能者。风湿相搏。起卧不安者。腹满心烦。卧不得安者。胃中不和。坐不得卧者。肺中气逆。其睡而仰者属乎阳。睡而伏者属乎阴。不得正偃者。胃不和而肺气实。但欲伏眠者。腹中痛而肝气虚。仰而舒足者。

小肠之证。仰而卷足者。肾脏之征。舒为阳。卷为阴。舒而不欲卷者。阳经实热。卷而不欲舒者。阴经虚寒。睡向内者属阴。是热已去而正虚。睡向外者属阳。是热未去而邪实。腰痛左卧。卷左足而痛减者。病在左肾。

右卧。卷右足而痛减者。病在右肾。痛在肝者。属左胁。故左着床则更痛。痛在脾者。属右 。故右着床则更痛。病在肺之左者。宜于左。病在肺之右者。宜于右。其肺痈生于左者。右卧则更痛。生于右者。左卧则更痛。

其水病。左半着床。则左半身愈肿。右半着床。则右半身愈肿。此皆卧诊之大略也。合形状而观之。不有可见者乎。若夫因脉证而异。因气色而异。又当参之四诊。辨其三因。庶乎标本明而虚实判。不至以不平平之矣。

 

身容四法提纲

 

临症之际。已视其形容。观其坐卧矣。然有法焉。不拘于行住坐卧。难列于俯仰屈伸。屈指而计之。其纲有四。曰KT KT 。曰振振。曰战。曰栗。KT KT 者何。项背强。KT KT 然。犹短羽之鸟。欲飞而不能飞也。振振者何。身体动。振振然。若耸悚之容。欲定而不能定也。战则身为之摇矣。战之与振。振轻而战重也。栗则心为之战矣。栗之与战。战外而栗内也。故其为病也。KT KT 者太阳实。甚则有卧不着席之形。振振者元气虚。甚则有身欲擗地之状。战者其人本虚。邪在外而正与之争。正胜其邪。故势顺而易解。栗者其气愈微。邪入内而正与之争。邪胜其正。故势逆而难瘳。且KT KT 者。太阳实。其证有有汗无汗之分。振振者。太阳虚。其证有汗前汗后之辨。战在外。太阳之所属也。身温汗出。邪斯退矣。栗在内。少阴之所主也。身寒肢厥。邪则陷焉。故凡临症之际。虽分观以审其常。必合论以通其变。盖不但不知其法者。不可为医。即知其法而泥于法。或知其法而离于法。亦皆不可为医也。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斯诚活法也已。

 

意态望法提纲

 

望诊之法。既观身体视形容矣。然有时虽见于身体之外。实着于意态之间。又当存心省察。以诊其病焉。

析而言之。有因人之好恶者。有因时之寒暑者。有因体之寒热者。何谓因人之好恶。五十一难曰。病有欲

得温者。有欲得寒者。有欲见人者。有欲不见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脏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见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温而不欲见人者。病在脏也。何以言之。腑者阳也。阳病欲得寒。又欲见人。脏者阴也。阴病欲得温。又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故别知脏腑之病也。是盖以寒热分阴阳。以阴阳分脏腑也。推之于喜明属阳者。元气实。喜暗属阴者。元气虚。以及喜热饮寒饮。恶热饮寒饮。可广其好恶之意也。何谓因时之寒暑。伤寒论曰。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推之于夏月恶热者。知其阳气胜。冬月恶寒者。知其阴气胜。以及春秋之恶寒恶热。喜寒喜热。可广其寒暑之意也。何谓因体之寒热。伤寒论曰。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被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被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推之于身热不欲近衣被者。则知骨髓不寒。身寒欲近衣被者。则知骨髓不热。以及外无寒热。欲近衣被者。骨髓寒。外无寒热。不欲近衣被者。骨髓热。而凡衣多恶热。衣少畏寒之常。衣少恶热。衣多恶寒之变。

亦可广其寒热之意也。是皆见于意态之间。着于身体之外。可不存心省察。以诊其病欤。

医书汗牛充栋。何须祸枣灾梨。然余有不能已于言者。何则。炎黄之书。其旨深远。汉晋之书。其文缺略。医家因陋就简。遂推趋时者为大名家。病家闻誉即延。亦信趋时者为真实学。自是术愈疏。方愈乱。病不至死。而医死之。医不欲误。而书误之。安得岐黄复起。明其道以辨其非耶。是用忘其狂瞽。着述遵经。非惟欲医家以是诊病。亦欲病家以是试医。且不欲医病之家以是遵我。亦欲医病之家以是遵经。果尔。则虽祸枣灾梨。或未必无小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