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光对视的行为干预方法

 含德厚比赤子 2017-03-30

导读

建立“目光接触”是孤独症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第一步。这种训练通常被叫做“目光对视”训练。“目光对视”(孩子的眼睛与训练者对视)训练须贯穿在每一个训练中和日常生活中。“看着我”和“呼叫反应”训练是“目光对视”训练的两部分内容。

目光对视训练不仅要在一对一的互动中训练,还要注意在集体活动中,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练,避免孩子只形成一对一的目光对视的偏执反应模式。


1


玲玲是一个不会目光对视的孩子。特教老师艳艳今天对玲玲进行“看着我”的训练进行目光对视的训练。一开始她要求孩子坐在椅子上,她坐在孩子对面,手持孩子喜欢的小食品或玩具(强化物),举到自己眼睛的前面,呼唤孩子的名字,并说:“看!”当孩子与她目光接触了1秒钟,立刻把强化物给孩子。艳艳老师说“看着我”这一指令可以分解成“看”——“看着”——“看着我”三步来实施。在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延长孩子与你目光接触的时间。

孩子已经能够对”看着我“做出正确反应时,就可以单独练习这一项目。当孩子看着老师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数数:“1、2、3……”鼓励孩子坚持更长时间,这个康复项目要经常练并且要特别奖励那些不经提示的正确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不管干什么,都要有“目光对视”,以避免形成上课有“目光对视”,在日常生活中却又没有反应的不良行为模式。”



2


另外,家长在家也可以采用更柔和的方式训练孩子的眼神接触。例如:


1.和孩子面对面,距离可以近一点,你抓住孩子的一只手,让他点你的鼻子,如果孩子会数数的话就更好了,你和他一起来数数,最初的时候,点鼻子数数20次,你观察一下20个数,你能争取到孩子的目光有多少个数?

2.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如果孩子能点你的鼻子数20个数,目光一直都没丢,那就开始延长时间,点你的鼻子数50个数,直到孩子能点你的鼻子数100个数,并且85-95左右数孩子的目光没有丢,那就可以进行下项。

3.当孩子能完成以上的训练后,你就可以不必抓住孩子的手了,你自己用手点自己的鼻子,让他看着你的眼睛数数,逐渐也能完成100数。

4.直到撤消任何辅助,让孩子看着你的眼睛数到100,就可以训练孩子的呼叫反映能力了。

5.如果孩子对点鼻子不感兴趣,你可以把他喜欢的东西或食品放在你的双眼中间或鼻子上,以便来争取孩子的目光。


这样长期有意识的家庭训练对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和目光对视会大有改进。

通过目光的对视,我们可以与人目光交流,建立情感,表达感情。作为老师和家长帮助孩子来对视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呼叫孩子的名字就一定要有目的性,当他答应了“哎”之后,表扬一定要及时跟上,同时,必须让他去做一件事。否则,孩子以为你总是叫着他玩,以后他慢慢就会不搭理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