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玉文化集团之四(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集团)

 古玉寻缘 2017-03-30

     

   

上接《神玉文化集团之三》

 神玉文化, 我们再看长江流域古迹文化,重要集团王国是“良渚文化”。

      彭头山遗址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9000—8300年(质谱法测得)。得名於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分布於长江中游地区。彭头山遗址的文化面貌,与以往所发掘过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在彭山头,科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痕迹——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河姆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马家浜(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马家浜文化遗址在距嘉兴市区7.5公里的南湖区城南街道马家浜村。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

   

     菘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 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发现而命名。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阶段。崧泽于1958 年由农民挖塘时发现古物,然后于1961年和1974年两次有计划地发掘,挖出古墓100 座,还有大量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兽骨、稻种等遗物,证明崧泽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崧泽人是上海最早的祖先。嘉兴南河浜遗址的发掘,还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的“祭台”,并较好地揭示了这“祭台”的形成过程。

良渚文化公元前 3300 年—前 2200 年,末期已进入中原夏王朝统治的开始阶段,并与夏代统治集团有密切的联系。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武进寺墩,无锡先蠡墩,张家港市徐家湾;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吴兴钱山漾,余杭反山、瑶山、汇观山和莫角山,宁波慈湖;上海市的上海县马桥,青埔福泉山等


      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在距今1万年以后的一次迁徙中,有一支越过了钱塘江进入了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带,从此在这个地区生息繁衍,逐渐地创造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进入历史时代的吴越应该就是良渚人与吴越人有着某种关联的一种印证。


     存续之间约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1936年在浙江杭县(现属余杭县)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1959年依照考古惯例按发现地点良渚命名,是为良渚文化。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良渚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 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相当精美。


     良渚文化玉器出土地点多,分布面广,尤以杭嘉湖地区最为集中。仅浙江的吴兴、余杭等 8 县市,就有 20 多处遗址发现过玉璧和玉琮。青浦福泉山发掘的 7 座墓,出土随葬品共 677 件,其中玉器就有 500 件以上。余杭县反山氏族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遗存,时代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墓葬中各种玉器占全部随葬品总数的 90%以上,11 座墓中计出土 3200 余件,其中有一座墓随葬玉器达 500 多件。

   良渚文化的玉器制造业,承袭了马家浜文化的工艺传统,并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东方薛家岗文化各氏族的经验,从而使玉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当时最先进的水平。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有璧、环、琮、钺、璜、镯、带钩、柱状器、锥形佩饰、镶插饰件、圆牌形饰件、各种冠饰、杖端饰等,还有由鸟、鱼、龟、蝉和多种瓣状饰件组成的穿缀饰件,由管、珠、坠组成的串挂饰品,以及各类玉珠组成的镶嵌饰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出自同一座墓的玉器,玉质和玉色往往比较一致,尤其成组成套的玉器更为相近。选料有时是用同一块玉料分割加工而成的。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中有近百件雕刻着花纹图案,工艺采用阴纹线刻和减地法浅浮雕、半圆雕以至通体透雕等多种技法。图案的刻工非常精细,有的图案在1 毫米宽度的纹道内竟刻有四五根细线,可见当时使用的刻刀相当锋锐,工匠的技术也是相当熟练的。大至璧琮,小至珠粒,均经精雕细琢,打磨抛光,显示出良渚文化先民高度的玉器制造水平。玉器的图案常以卷云纹为地,主要纹饰是神人兽面纹,构图严谨和谐,富有神秘感。根据玉器出土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石器制作技术同样高超。制造石器的工匠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选择和切割石料、琢打成坯、钻孔、磨光等一套技术。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良渚古国的消失一直成为不解之谜,后人有着不同的猜测与推断。编者认为,良渚的消失是不争的现实,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个时间远古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们必须想起大禹治水,中国大地又发生了特大洪水灾害。《史记》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这是成就大禹治水的直接原因。


     尧舜禹时期发生的洪水,文献记载尤为丰富。《尚书·益稷》中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帮作乂。”《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庄子·天下》中提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淮南子·齐俗训》也记载:“禹之时,天下大水,禹令人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此外,《国语》、《山海经》、《吕氏春秋》等历史文献对于尧舜禹时代发生的洪水亦有所提及。


      这次特大洪水使海平面上升了2-5米。时间就是尧帝在位时期(前2168-前2097年在位)这个时间段(距今4000年左右)。如据《孟子·滕文公》记载,尧之时洪水泛滥于中国,造成“五谷不登”,“民无所定”,经过大禹时期的有效治理,“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洪水灾害时期,先民们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其时已处于农耕定居生活阶段。也就是在此时期,温暖湿润的气候可能引发了频繁的洪水灾害,而洪水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原始聚落的破坏留给了中华先民们前所未有的深刻记忆,甚至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并在历史文献中有一定反映。

       有关尧舜禹时期洪水问题的相关内容虽说具有传说性质,未必全属真实,但洪水灾害的发生应该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这一时期我国气候继续处于温暖湿润期,降雨相对较多,这样的气候状况应是造成洪水多发的根本原因。温暖湿润、降水偏多的气候条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冰雪的融化与海水上涨、海浸发生,加之先民聚落的选址多靠近水域等原因,造成了尧舜禹时期广大范围内大规模洪水灾害的爆发。先秦典籍中对这一时期的洪水记载较多,可信度较高。考古证据的变化情况也说明了尧舜禹时代大洪水发生的真实存在。中国史前洪水的发生与我国气候的变迁状况是相互一致的。


     尧帝时期的特大洪水,出现了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位重要人物——大禹帝!一是完善了管理制约,山河的治理,州地的巩固;二是从部落走向了国家,从原始社会走向了奴隶制社会,三是实现了疆域的扩展,部落的融合,开辟了中国辽阔领土的统一。虽然更多历史古典记载的是对山河的治理,把大禹帝治水作为头等的功劳,其实编者认为,大禹帝的伟大功劳是治水的过程统一了更多的部落,扩大了管理的疆域,重要的是完善了诸侯制管理。让华夏中国有了统一的疆域领土,是华夏中国的奠基人。如果没有这次洪水,就没有大禹帝的治水出现,那中国的历史或许就不是夏朝的开始,也不是今天之中国。良渚古国或许会一举平定中原,或许雄霸长江流域以南,成为中国的另段历史!然而,历史似乎偏袒于黄河流域的黄帝部落,让黄帝的后人成就了中国古老的华夏文明!


     良渚晚期,由于还处在地球冷暖变化时期,尧帝后期,大约公元前2100年左右(尧帝在位前2168-前2097年,禹的父亲叫鲧  (gǔn )在尧帝时期开始治理,9年没有成功。舜帝在位期间惩罚了鲧 ,任用了大禹来治水,我们就该把这次洪水的时间定在尧帝在位的晚期)。在位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于内陆的水宣泄不畅,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当山洪暴发,江河水涨,洪水泛滥,陆地被淹,黄河、长江的下游,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发达的良渚文化各种设施,顷刻间被摧毁,而其农耕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特大洪水灾难延续了若干年,良渚人已无法生存,残存的人们,在相当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只有背井离乡,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规模地举族迁徙,长途跋涉,辗转漂流去寻求、创造第二家园。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区突然消失,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南下的一支到达粤北(今广东省北部)后融入了石硖文化,一支北上到达了中原,与中原的龙山文化融合。

    关于良渚文化的消失,编者还有另一个版本的猜测,那就是崇玉。大禹帝对南方的统一,就包含征服良渚帝国。夏朝很少有玉器出土,正是说明,大禹统一南北之后,对玉石的加工与应用制定了明确的严厉管理制度。从此良渚帝国的子孙们不再有制玉的权利。这个版本也是比较现实的,因为那个崇玉的年代,玉石的加工,拥有玉器就是权利的象征。一个被征服的王国,自然不再有自立的玉器加工之权利。


下接《神玉文化之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