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升经

 诸修悟能 2017-03-30

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经》为老子五部著作之一。《道教义枢》曰:"尹生所受者,唯《道德》、《妙真》、《西升》等五卷。"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道教经典,全称《老子西升经》,作者和成书年代不详。据南宋赵希弁《昭德先生读书后志》记述,该经系函谷关令尹喜据老子所述而成。尹喜字公度,周天水人。康王时为大夫,他仰观天象,知有圣人将西度,乃乞为函谷关令。果然在函谷关遇老子,迎为师,求至道,老子授以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尹喜后成道。而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提及此经,成书当在佛教传前。可知为汉前或为汉朝道家所作。初期的佛教传扬不易,所以常依附于黄老道教而行。由于该经首序文添加了"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这正是当时社会所流传的化胡说法,明显具有老子化胡的思想,早期灵宝派试图将佛教徒纳入其经教的传授范围。灵宝派弟子得经后为了吸引佛教徒接受而换词",引入三业""六根"等佛教用词。后佛教势大,为了摆脱早期受儒道的影响,《老子西升经》也成为佛教徒去之而后快的经典,屡遭禁毁。《道藏》第三百四十六、三百四十七册收有宋徽宗御注《西升经》三卷,共三十九章及陈景元所辑《西升经集注》六卷,亦三十九章,两本文字不尽相同。

折叠 编辑本段 老子西升经

马炳文道长

我中华民族文化,虽已综合五教而一之,但固有文化,源于儒道。儒宗孔子,道宗老氏。儒有诚、正、修、齐、治、平之法则,行其道可以开万世太平,道宥"安乐延年"及"羽化升仙"之法诀,修其法可以延年益寿,心性光明,以至于突破有、无、色、空而返本还元,以迄与道合真。此两种固有文化,均属我国至高至上之国粹国宝,前者功成,可使天下国家得见有形之郅治,后者功成,不特正己化人,超凡入圣,兼可参赞化育,使天地万物蒙受无形之福祉。此种可以范围造化利济群生之学术,数千年前我先圣早已发展成熟,并将硕果,贻我后昆,我炎黄子孙得此深厚之天赋祖赐,进可以有为而治世,退可以无为而升仙,事理有据,里程分明,其价值之崇高,实勿庸多加赘述矣。我炎黄子孙,份应修之于己,然后发扬光大,以期正人心、离迷途、各能于齐家报国济人利物俯仰无愧之后,同返天地父母未生之初,所谓返本还元升仙羽化者,用以报我先圣道济天下后世之婆心,窃以为学道、明道、修道、成道为人人应行之事,亦即人人惟一之出路及最佳之归宿焉

儒门道法,姑不论矣,道门自老氏西出西谷,留传五千言道德及西升两经授与关尹子之后,道法代代相续,绵绵无尽,兹后凡获太上正统心传者,均崇尚清净无为,净化身心,密修密证,不求人知(道成致仕者亦有之,如魏徵,东方朔者然。)据这书中记载,自太上之后,迄今成道者已十万余人,拔宅飞升者亦八千余处,一部道藏,其中上真传经,灿然龙篆天章,如致力参究,当可渐次了然天地成、住、坏、空、之原委,使人能在生灭无常中,可以寻出不生不灭之源,坚强其道心,启发其内慧,增进其道力,以至于脱胎换骨,其补益之大,确可出九幽而离三界,使身心性命,双双升华,以达到证圣成仙了脱生死之最高境界。

《西升经》系太上老子传道关尹子记事弘道之作,此经内载,纯系修真心法。凡超凡入圣之法诀,均指授无遗,平实简要,将大道轮廓及内蕴精华,一一和盘托出,毫无铅、汞、龙、虎、白雪、黄芽、等等名号之比喻,直指性命双修不二大道,可作有志步入三清道上者--最简捷、最正确之无上指标。只此一经,如能洞彻,加以实修,循此终南捷径以返本还元,则成道证果之胜券在握矣。

修道应读祖书,更应熟读太上道祖所遗无上宝典,此经含大道之根源,寻源得根,方不致坠落旁邪,囿于成见,贻误终生!

本经祖意,以上诸学,无不兼赅,可以一贯到底。然而证果之高下,则端视其所修之德行与夫修程之能否贯彻而定耳。

修道有三密:一曰鼎炉、二曰药物、三曰火候。鼎炉药物,各有先、后天之分,而火候变化,概因所学及年龄,生理心理之不同,不能齐一等律。但正法不二,道心惟一,殊途自可同归。以不二之心,行"归一""得一""忘一"之法,以至于人法双冥。从通气、通神、通灵,以达于万通成真,归于"无形""无情""无名"之道体。此乃太上之心传,修仙学道之最高鹄的也。

折叠 编辑本段 体道修行方法

思想亦道法之一,而作为教徒之修行方针,也是各种法门方术之理论基础。太玄部前四部是《道德经》的注解,后两部则是发挥《道德经》义理之新造经典。然而不论其诠释《道德经》之方式为何,基本上多谨守《道德经》的思想大格局,所以诸如「道」、「德」、「 无 」、「有」、「无为」、「虚无」、「自然」、「清净」、「柔弱」、「一 」等概念,一再地被强调讨论著。有《道德经》经文可依以注解者,自必如此。无此条件而如《老子妙真经》、《老子西升经》者,便援引《道德经》编入其经文中以作为阐释之依据。如《老子西升经》说:「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行道章第九)又:「天地清静,皆守一也。」(道虚章第二十)又言:「绝圣弃知,归无知也。」(神生章第二十二)明显地便徵引《道德经》经文。《老子妙真经》也有相同情形。

《老子西升经 》、《老子妙真经》这二部经典并未针对修行方术多作阐释,而重点在於修行之思想原则的提挈。《老子西升经》对於修行之法门作多面向之提拨,譬如言:「独处空闲之室,恬淡思道,归志守一,极虚本无,剖析乙密。缕妙言,内意不出。诵文万过,精诚思彻? 故能致神仙。 」(慎行章第四)复言:「闲居静处,精思斋室。」(深妙章第十四)相当强调入空闲之静室,精思读经、诵经万遍之方法。所谓「精思」除了专精心神外,亦有存思身神之意。〈观诸章第十二〉说:「观诸次为道,存神於想思,道气和三光,念身中所治髣 象,梦寤神明忽往来。」这类存神法,在后文谈及存思法时当论及。《老子西升经 》只此一处提及,并未深论。除上述道法,另一重点即「守一」术,因为〈虚无章第十五〉说:「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抱一而成,得微妙气化。 」〈治身章第三十五 〉又 说 :「圣人通玄元混气,思以守其身。」从上述可见其对於《道德经》宇宙论之转化,以及「一」之重要性,而「一」实即「元气」(玄元混气)也。所以说:「丹书万卷,不如守一。」(深妙章第十四),又:「子能知一万事毕。 」(无思章第二十五)「守一术 」即守元气使不离身之术。

《老子西升经》所论方术多端,如研诵经典,精思存神,抱元守一等,不过却以「养神」为焦点,然而似乎亦非前述之养「五藏神」术,反倒较近似西汉之黄老家言。而其中所论诸术:存身神、守一等等,并未有进一步阐述,看不出与「养神」之关连,甚至是否即存思历藏法、守一三丹田术,亦不得而知。总之,《老子西升经》对诸多方术,仅作原则性之论述与提掇,而以类似於西汉黄老道家之思想作贯串。所以此经所述,多为原则性之共法,对於差殊之方术则著墨不多。

综观《老子妙真经》、《老子西升经 》这两部以行文诠释而非注解《道德经》之新造经典,其中所论,主要是思想原则之点醒,对於法门方术则未深论。所以,从中实看不出其究竟属於「养五藏神 」之修行法门或「守一三丹田 」术,抑是「存思历藏法」之系统?大抵所论乃原则性之道门共法,而非殊多之方术。

「太玄部」道经所阐述之思想,率皆秉承战国末两汉以降之黄老道家思想,重视精气神之调养,此道教发展之大方向大原则,共法是也。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该书以四言、五言或字数不等的句式,阐明老子清静无为的主张。

首先对"道"进行阐释。谓"自然者,道之根本也","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自然"和"一"都是虚空无物的意思。万物皆始于"虚无",而"虚无"也正是道之根本,既虚无、自然、道三者合为一体,"天与与人物,本皆道之元。"而且"虚无恍惚道之根,万物共本道之元"。先生客观物质世界而存在的"道"是从虚无中脱胎而出的,它虽孕育生灵,繁衍万物,支撑起整个宇宙人间却又是虚无恍惚,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是一种无色无味、虚无空寂的东西。

折叠 编辑本段 宇宙起源说

《西升经》的宇宙起源说与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一致的。

折叠 编辑本段 道的义理发挥

西升经》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故成玄英曰无复祖者,道以虚无为宗,以自然为本,以道为身。然此三者,悉无形相。寻考其理,乃是真空。真中有精,本无名称。圣人将立教迹,不可无宗,故举虚无为道之祖。其实三体俱会一真,形相都无,能通众妙,故云上无复祖。复犹别也,别无先祖也。

作为根源性的"道",是以"虚无"为宗,以"自然"为本,以"道"为身,三位一体,虚无、自然、道之间不存在等级的上下、生成的先后关系,圣人为了教化世人,树立教说,所以举"虚无"为"道"之祖,但是不是从"虚无"生"道",所以说"上先复祖"。

《西升经》13章有一句话,韦本作"能知无知,道之枢机。空灭成无,何用飞仙",而徐李刘三人的本子将"空灭成无"改成了"空虚灭无"。韦处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发现道是无知的,就是知道掌握了道的要诀,之后在损有而空,再损空而至无。无就是对道最高的认识。这里飞仙指的是通过服食外丹等方术而飞仙,即说在思想上领悟道要胜过肉体飞升。生成论是从道下降的,这里的境界论是上升回到道的。但上行的路和下行的路毕竟是同一条路,这里将人的层次分为四种,由低到高是俗、机、空、无四等,前两种是有,后两种是无。这可算作是重玄学以前否定式的哲学的一次尝试,但问题是既无法说清空和无的差别,四种境界间也没有一种连贯的关系将之统一起来,因此虽然是有益的尝试,但却是不完善的。后来的本子改为"空虚灭无",四个字是一个意思,就是无形,也就是对养形方术的否定。这说明前面的理论尝试被放弃了。在南北朝末和唐初这段时间,自然常常被当作一个高于道的概念。这是因为不论是受两汉哲学影响的早期道教把道解释为具体的炁,还是王弼的玄学把道解释为没有任何内容的无,都使得道的含义变得十分浅薄、粗陋。这种意义上的道已经难以再作为全部道教思想的至高的统一性原则。道士们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原则,他们找到的就是自然。他们的错误在于,一来虽然自然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但很显然不够资格取代道成为统一性原则;二来他们只想拿别的概念来代替道,没想到赋予道于新的、更深刻的含义。

折叠 编辑本段 形与神的关系

《西升经》论及形与神的关系,认为形神互生互成,称"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认为形神相生相成,而将"神生形"提到首要地位。以人来看,作为肉身的人体是一种虚元的有形,"生我于虚,置我于无",只有虚无才是永恒不灭的,所以"抱元守一,过度神仙"只要注重虚无自然,就能得道成仙。

《西升经》中的问题是形神问题。《西升经》中形神问题和宇宙生成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道生一,一就是炁,形由炁产生。而神由道直接产生,不是从炁中来。神早于形存在,人未出生时已经有神,出生的时候,由炁将形赋予给神。人后天的禀性由他本人所禀受的炁决定,这一点和宋明理学一样。心是一个不同于神的概念,心是意识,由神与形结合产生。神是先天的、无分别的、清静的、无染的;心是后天的、有分别的、躁动的、秽染的。神和心都是体,且二者并存。这个结构和印度数论派哲学有些类似:神就相当于数论派的神我,炁就相当于数论派的自性,意识由神我和自性结合产生。这样,心就是一个被炁所染污,被形所束缚了的神。如果这样理解,心就是在特定状态下神特殊的存在形态,而神则是心的本来面目。

针对早期道教轻教理而重方术,《西升经》反对只养形,提倡养神。这是一个大问题,容易引起误解,这里作一些解释。对于《西升经》所反对的养形是什么,经文本身没有清楚的说明,李荣认为是外丹服饵,这解释是符合经意,因为《西升经》并不反对一切养形的方术,至少还提倡服炁。同样,提倡养神并不是彻底反对养形,《西升经》认为,养神到最后神形能与道合真,也就是说,不能只养形,还有,对于什么是养,《西升经》的理解也有不同。外丹术其实是通过外来的东西充实人的形体,但无论老子的"损"还是庄子的"忘"都是否定的哲学,因此《西升经》认为真正的养不是充实而是减损。真正的养形不是外丹服饵,而是"外于身"、"忘身"。对自己的形体采取无为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养形,这样形躯才能长久;相反,想通过服饵来延续肉体的生命长度,反而只会使形体朽灭得更快。

以上就是《西升经》对于养形和养神的态度,养形就是"忘身",这是一种否定;而《西升经》所提倡的养神的方法则是守一和存神,这也是否定。对于存神,韦处玄认为之后还应将存神之心损去,归于无欲。《西升经》中提到的存神、守一,也是此经主张的养神的唯一一种方法,其意思就是使心恢复到神那样的无分别的状态。将分别之心、躁竞之心、秽染之心一一去除,最后剩下的无分别的神自然而然可以与道合真。这其实是将"遣除"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将种种非我的意识统统遣除,最后那个损无可损的就是真正的神。

《西升经集注》就明确认为,达道之后当然是有所得的,只不过这个得到的是没有任何固定形态的、无限的道。故而其说"仿佛象梦寐,神明忽往来",在一种无所事事、任其自然的精神境界中,在如同做梦一般的自然、无意中,"存神思道"的境界就达到了。

折叠 编辑本段 静心守一

《西升经》论修身时着重"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人世间一切都是纷杂污秽的,与自然无为状态的养神是不相融合的,故老子告劝尹喜,说他不能养神,归返于自然之道是因为他贪恋高官厚禄,垢念太多之故,他如能不为周围物质所动,就能"神灵得安",百事都成。《西升经》强调"形神合同,固能长久",为了追求永恒不灭的肉体长生,就必须捐弃促使形体灭亡的欲望,绝欲是为了养生而非扼制生命。

折叠 编辑本段 治国之术

《西升经》也论及治国之术,突出"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认为统治者贪图珍宝会引起变乱,疲役人民必致国亡。主张"无为无事国实民富"。其根本仍在于人要去欲念,要"无为"。

折叠 编辑本段 原文

西升章第一

老君西升。开道竺干。号古先生。善人无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是以升。就道。经历关。关令尹喜。见气。斋待遇。宾为说道德。列以二篇。告以道要。云道目。然行者能得。闻者能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言者。以音相闻。是故谈以言相然。不知道者。以言相烦。不闻不言。不知所由然。譬如知音者。识音以弦。心知其音。口不能传。道深微妙。知者不言。识音。声悲抑音。内惟心令口言。言者不知。

道深章第二

老君曰。道深甚奥。虚无之渊。子虽闻道。心不微丹。所以然者。何书不尽言。着经处。文学以相然。子当宝之内念思。惟自然之道不与子期。喜则稽首再拜。敢问学之奈何。

善为章第三

老君曰。善为书术者。必绥其文。善论。达其事者。必通其言。勉而勤之。得道矣。为正无处。正自归之。不受于邪。邪气自去。所谓无为。道自然助。不善于祀。鬼自避之。不劳于神。受命无期。无进无退。谁与为谋。

慎行章第四

老君曰。慎而行之。宝而怀之。吾将远逝。不期自会。尹喜受言诚深。则于关称疾。弃位独处空闲之室。恬淡思道。归志守一。极虚本无。剖析乙密。观缕妙言。内意不出。诵文万过。精诚思彻。行真归身。能通其玄。论无极之原。故能致神仙。

道象章第五

老君曰。道相无形。端恍惚。亡若存。譬如种木。未生不见枝叶根。合会地水风火四时气往缘。气为生者地。聚合凝稍坚。味异行不等。甘苦辛碱酸。气行有多少。强弱果不均。同出异名色。各自生意因。从是异性行。而有受形身。含养阴阳道。随所依为亲。生道非一类。一切人非人。本出于虚无。本出于虚无。感激生精神。譬如起音者。掇弦手动。传宫商角徵羽。口气呼翕元。身口意为本。道出上首。元本静在虚静。故曰道自然。五音所动摇。遂与乐色连。散阳以为明。布气成六根。从是有生死。道遂散布分。去本而就末。散朴以浇淳。道变示非常。欲使归其真。

生道章第六

老君曰。告子生道本。示子之自然。至于万物生情。行相结连。如坏复成。如灭复生。以成五行。阴与阳并。辗转变化。遂为物精。吾思是道。本出窈冥。愚不别知。自谓适生。子无道眼。安知生灵。天地人物。虚无囊盈。一从无生。同出异名。是亦本非。在所用正。所字非字。乃知其诚。当与明议。勿与愚争。子取正教。勿信邪听。何以知邪。子为物倾。何以知愚。不察言情。为道问道。为经问经。问不本末。知愚冥冥。但知求福。不知罪婴。但知养身。不知戮形。婴儿之姿。贵养厚敦。忽无就形。知非常生。无履大白。可令永存。有何妙意。乃欲相倾。父子恩深。不是相听。勿复噭慨。远近笑人。掩恶扬善。君子所宗。

邪正章第七

老君曰。邪教正言。悉应自然。故有凶吉。应行种根。如有所受。种核见分。道别于是。言有伪真。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神能飞形。并能移山。形为灰土。其何识焉。耳目声色。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身为恼本。痛痒寒温。意为形思。愁读忧烦。吾拘于身。知为大患。观古视今。谁存形完。吾尚白首。衰老熟年。吾本弃俗。厌离世间。抱元守一。过度神仙。子未能守。但坐荣官。子能不动。神灵得安。子能捐欲。举事能全。子能无为。知子志坚。今为子说。露见敷陈。散析剖判。真伪别分。子当谛受。重道因勤。道为明出。经为学先。授与能行。不择富贫。教化与乐。非有疏亲。取与能行。文与其人。学尔教尔。不师道真。

天地章第八

老君曰。天地与人物。本皆道之元。俱出于太素。虚元之始端。仿弗之精光。微妙上玄。譬如万里坑。下有淡流泉。视之甚浊微。彻见底沙难。窈窈而冥冥。不知所由然。亦如终逝者。不见其灵魂。淳阴共和合。阳不能显分。过往与甫来。视譬以见前。尚不能了理。安能知亡存。譬如喑哑者。不能传人言。为聋弹宫商。其人岂能闻。才辩有其智。受教如语传。自谓通其情。情衷不能丹。是故失生本。安能知道元。

行道章第九

老君曰。子若行吾道。当知上慧源。智亦不独生。皆须对因缘。各有行宿本。命禄之所闻。同道道得之。同德有德根。宿世不问学。今复与失邻。是以故得失。不乐于道文。贪欲利荣宠。受施念恩勤。更以财相厚。不哀下窭贫。必复多嗔恚。无所处定原。学不得名师。安能解疑难。吾道如毫毛。谁当能明分。上世始以来。所更如沙尘。动则有载劫。自惟甚苦勤。吾学无所学。乃能明自然。华要归其实。茎叶如本根。为道归祖首。以知元始端。子当无相启。勿以有相关。

重告章第十

老君曰。吾重告子。子当谛受。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礼以义为谦。施以恩为友。惠以利为先。信以效为首。伪世亦有之。虽有以相诱。是以知世薄。华饰以相拊。言出飞龙前。行在跛鳖后。仁义礼信废。道德荒亡腐。不以道相稽。反以财相辅。譬如鉴中影。可见不可取。言如响中应。风声岂可聚。伪世教如此。如是迷来久。天下之人物。谁独为常主。迷迷以相传。辗转相授与。邪伪来入真。虚无象如有。自伪不别真。为贪利往首。非常正复亡。痴盲持自咎。如木自出火。还复自烧腐。

圣人之辞章第十一

老君曰。圣人之辞云。道当以法观。如有所生者。故曰为自然。眼见心为动。口则为心言。鼻为通风气。鼻口风气门。喘息为宅命。身寿立息端。譬如谷草木。四时气往缘。气别生者死。增减嬴病勤。以是生死有。不如无为安。无为无所行。何缘有咎愆。子不贪身形。不与有为怨。五行不相克。万物悉可全。万物无有常。成者不久完。三光无明冥。天地常昭然。

观诸章第十二

老君曰。观诸次为道。存神于想思。道气和三光。念身中所治。仿佛向梦寐。神明忽往来。淡泊志无为。念思有想意。自谓定无欲。不知持念异。或气尚粗盛。自知尚多事。事兴则形动。动则外通谋。谋司危之首。危者将不久。不久将欲衰。衰者将不寿。以身观声名。物事难可聚。以名声称号。必为是所诱。皆坐于贪欲。贪欲为殃咎。贪者为大病。习贪来已久。合会微渐滋。非针艾所愈。还身意所欲。清静而自守。大圣之所行。不慕人所主。有常可使无。无常可使有。

经戒章第十三

老君曰。经戒所言。法义所推。赫赫兴盛。不如微妙。实不如虚。数不如希。邪多卒验。急不如迟。兴者必废。盛者必衰。圣人绝智。而为无所为。言无所言。行无所施。孰能知此。偶不如奇。多不如寡。孰贤难随。孰仁难可。其义少依。能知无知,道之枢机。空灭成无,何用仙飞。大道旷荡。无不制围。子能明之。所是反非。经言审谛。孰之能追。

深妙章第十四

老君曰。道言深妙。经诫乙密。天地物类。生皆从一。子能明之。为知虚实。子若不照。显之不别。子志于有。无为所疾。为有所婴。亿载无毕。道言微深。子未能别。撮取于略。戒慎勿失。先捐诸欲。勿令意逸。闲居静处。精思斋室。丹书万卷。不如守一。经非不达。中有虚实。言有必无。子未能别。言无必有。子未能决。但当按行。次来次灭。道有真伪。福有凶吉。罪有公私。明有纤密。占往知来。不如朴实。

虚无章第十五

老君曰。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抱一而成。得微妙气化。人有长久之宝。不能守也而益欲尊荣者。是谓去本生天地之道也。

恍惚章第十六

老子曰。虚无恍惚道之根。万物共本道之元。在己不忘我默焉。

生置章第十七

老子曰。生我于虚。置我于无。生我者神。杀我者心。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我即无心。我何知乎。念我未生时。无有身也。直以精气聚血。成我身耳。我身乃神之车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人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是以圣人无常心者。欲归初始。反未生也。人未生时。岂有身乎。无身当何忧乎。当何欲哉。故外其身。存其神者。精耀留也。道德一合。与道通也。

为道章第十八

老子曰。古之为道者。莫不由自然。故其道。常然矣。强然之。即不然矣。夫何故哉。以其有思念。故与道反矣。是以橐籥之器。在其用者。虚实有无。方圆大小长短广狭。听人所为。不与人争。善人在于天下。譬如橐籥乎。非与万物交争。其德常归焉。以其虚空。无欲故也。欲者凶害之根。无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圣人者。去欲入无。以辅身也。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玄。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色身章第十九

老君曰。人皆以声色滋味为上乐。不知声色滋味。祸之太朴。故圣人不欲。以归无欲也。

道虚章第二十

老君曰。道者虚无之物。若虚而为实。无而为有也。天者。受一气。荡荡而致清。气下化生于万物。而形各异焉。是以圣人。知道德混沌。玄同也。亦如天地清静。皆守一也。故与天地同心而无知。与道同身而无体。而后天道盛矣。以制志意。而还思虑者也。去而不可逐。留而不可遣。远者出于无极之外不能穷也。近在于己。人不见之。是以君子。终日不视不听。不言不食。内知而抱玄。夫欲视亦无所见。欲听亦无所闻。欲言亦无所道。欲食亦无所味。淡薄寂哉。不可得而味也。复归于无物。若常能清净无为。气自复也。返于未生。而无身也。无为养身。形体全也。天地充实。常保年也。

哀人章第二十一

老子曰。人哀人。不如哀身。哀身不如爱神。爱神不如舍神。舍神不如守身。守身长久长存也。

神生章第二十二

老子曰。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神常爱人。人不爱神。故绝圣弃智。归无知也。

常安章第二十三

老子曰。圣人常安。与天地俱安。而鬼神通。众人皆安其所不安。即不安矣。盖天道减盈满。补虚空。毁强盛。益衰弱。损思虑。归童蒙。塞邪智。圣人之朴也。是以天下尚存。可谓养母。尚能爱母。身乃久长。

身心章第二十四

老子曰。身之虚也。而万物至。心之无也。而和气归。故善养身者。藏身于身而不出也。藏人于人而不见也。故君子之治。必先死于国。既死不亡。其国盛也。民不敢散。更复充也。若能知常。施行反也。众人欢乐。用生生也。动而失之。寿命竭也。夫天下大物哉。甚绵绵也。冥冥混混。不可知也。知者去之。欲者离之。近者远之。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无思章第二十五

老子曰。智士无思。无虑之变。常空虚。无为。恬静。修其形体。而万物育焉。变者贪天下之珍。以快其情。然后兵革四起。祸生于内。国动乱者。而民疲劳也。夫国以民为本。民劳去者。国立废矣。所谓出其无极之宝。入贼利斧戟也。故曰。子能知一万事毕。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矣。

我命章第二十六

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非效众人行善。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万物即利来。常淡泊无为。大道归也。故神人无光。圣人无名。

兵者章第二十七

老子曰。夫兵者。天下之大凶事也。非国之宝。宝之者而不用也。用之者。动有亡国失民之患也。是以圣人怀微妙。抱质朴而不敢有为。与天下交争焉。虽有猛兽不能据也。虽有蜂虿虫蛇。不能螫也。虽有兵刃。不能害也。

柔弱章第二十八

老子曰。天下柔弱。莫过于一气。气莫柔弱于道。道之所以柔弱者。包裹天地。贯穿万物。夫柔之生刚。弱之生强。而天下莫能如其根本所以从生者乎。是故有以无为母。无以虚为母。虚以道为母。自然者。道之根本也。

民之章第二十九

老子曰。民之所以轻命早终者。民自令之耳。非天地毁。鬼神害。以其有如。以其形动故也。是故无有生有。无形生形。何况于成事而败之乎。人欲长久。断情去欲心意以索命。为反归之。形神合同。固能长久。

天下章第三十

老子曰。人虽在天下。令意莫在天下。人虽在国。令意莫在国。人虽在乡。令意莫在乡。人虽在家。令意莫在家。神虽在身。令神莫在身。是谓道人。

意微章第三十一

老子曰。患生不意。祸生丝微。善生于恶。利生于害。大生于小。难生于易。高生于下。远生于近。外生于内。贵生于贱。动生于安。盛生于衰。阴生于阳。是故有无之相生。虚实之相成。是以有归有。无归无也。

在道章第三十二

老子曰。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故圣人自知反归未生。捐弃憍奢。绝除忧思。是故形隐神留。天下归焉。无为无事。国实民富。保道畜常。是谓玄同。

有国章第三十三

老子曰。有国者。其根深也。天地覆载。万物畜养。金玉重宝。不积留也。夫外天地者。有天地。外其身者。而寿命存也。是以君子善人之所不善。喜人之所不喜。乐人之所不乐。为人之所不为。信人之所不信。行人之所不行。是以道德备矣。

皆有章第三十四

老子曰。道非独在我。万物皆有之。万物不自知。道自居之。众人皆得神而生。不自知神自生也。君有德于百姓。百姓不自知受君之德也。是故圣人藏神于内。魄不出也。守其母。其子全。而民炽盛。保某国也。玄虚积充。寿命长也。人能徒知天地万物。而不自知其所由生。反命归本。是大不知也。

治身章第三十五

老子曰。治身之道。先隐天地。静居万物之始。夫圣人通玄元。混气思。以守其身。俗人以情爱贪欲。以守其身。此两者。同有物而守其身。其道德各异焉。

道德章第三十六

老子曰。道德天地水火万物高山深渊。各有所归之。夫道非欲于虚。虚自归之。德非欲于神。神自归之。天非欲清。清自归之。地非欲浊。浊自归之。湿非欲于水。水自归之。燥非欲于火。火自归之。万物非欲见其形。形自见之。高山大泽。非欲飞鸟虎狼。飞鸟虎狼。自来归之。深渊河海。非欲鱼鳖蛟龙。鱼鳖蛟龙。自来归之。人能虚空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由此观之。物性岂非自然哉。

善恶章第三十七

老子曰。百姓行善者。我不知也。行恶者。我不知也。行忠信者。我不知也。是以积善善气至。积恶恶气至。是以圣人言我怀天下之始。复守天下之母。而万物益宗以活其身。吾意常不知。安能知彼行善恶焉。积善神明辅成。天道犹佑于善人。

寂寞第三十八章

老子曰。吾道淡泊寂。意死者。生静而复命也。生生积浸润。滋酌留滞。玄冒沾洽。元气包之。其根益深。乃四固。中无心。故能致万物精华。无极之物。自然来归之。以其空虚无欲故也。

戒示章第三十九

老子曰。喜。吾重告尔。古先生者。吾之身也。今将返神。还乎无名。绝身灭有。绵绵长存。吾今逝矣。亦返一原。忽焉不见。斯须馆舍光炎。五色玄黄。喜出中庭。叩头曰。愿神人一见。授以一要。得以守元。即仰视。都悬身坐空中。去地数十丈。其状金人。存亡恍惚。老少无常。曰。吾重诫尔。尔其守焉。除垢止念。静心守一。众垢除。万事毕。吾道之要诫。警见即隐。喜不知所之。泣涕追慕。退官托疾。弃念守一。万事毕矣。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评价

北宋陈景元对《西升经》评价很高,说它主张致虚、守柔,返于自然"其微言奥结果出入五千文之间"。实际上,《西升经》所阐发的"道"的精神与老子《道德经》相差无几,可视其为《道德经》的进一步发挥。

元世祖时作为道书在第一批应禁道书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