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s k 2017-03-30

说起老北京人的用餐规矩,实在是不少,一些老规矩用现代人的目光还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反映出老北京人朴素的心理和几百年来养成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

长辈坐正中,不动筷子谁也不许吃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最长者要坐在正中的位置,有些家庭要等长辈坐下才能上桌。其余人为家庭单位依次坐下,老人喜欢的孩子可以挨着老人,但座位不能高过长辈。

筷子不能插在盛有米饭的碗里,一手拿筷一手扶碗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这样做的话轻者会被筷子敲,重者可能这顿饭就吃不上了,老人非常忌讳这样。还有就是手得扶碗,因为这事,小时候没少挨打,边打还得边呲叨:那手打狗去啦!

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这是婚娶迎嫁中请客的礼数。发请柬或通知亲朋好友,必须在结婚典礼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露怯失礼了。三天之前通知,您算是“请”人;头两天,您算“叫”人;当天,您这就算是“提溜”人了。懂礼儿的人挑眼,根本就不来。重要的亲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个月上门去通知邀请。

做到食不语,喝汤不许吸溜儿,吃饭不许吧唧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我觉得这个定的很科学,吃饭就是吃饭,吃饭本身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主要是话说多了菜就被别人吃光了。

有些人强调吧唧嘴是为了体现饭菜美味,那你吃方便面也至于吧唧嘴嘛!喝汤要拿勺喝,不能喝出声来,你想想什么动物吃饭动静那么大。

不许拿筷子敲碗,不许瞎扒拉菜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敲得这么萌也不行呀!规矩就是规矩,一般这种情况发生后,长辈都会甩句片儿汤话:你当乞丐肯定行。扒拉菜也是不行的,显得不大气,丢了面儿可不好。

酒满敬人,茶满送人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待人接客有这么一讲儿:劝酒时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进一步的说法是:“茶七,饭八,酒十分。”茶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刚好;盛饭到八分满,过了叫“碰鼻梁”,对客人不尊重。另一方面,讲究的客人一般也不“回碗”,也就是一碗之后不再添饭的意思。吃饭的时候不论主客,应该用手平端碗底,如果碗放在桌子上,您也得用手扶着碗沿。

只吃“近”菜,不许随便换座位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近指的是吃每道菜离自己近的那边,不能为了吃远处的那块肉而起身去夹,如果你起来了,呵呵哒~饿你八天看你吃不吃!不许换座位说的是不许端着碗满处坐着吃,因为这样跟乞丐也没什么区别。

加饭不许说要饭,最后饭要吃干净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要饭又成了乞丐,所以你可以说再来一碗或者快到碗里来。

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剩饭,盛多少吃多少,因为妈妈说了,碗里留多少米粒,脸上就长多少麻子。所以那会为了长大能够靠脸吃饭,真是吃的相当认真,决不允许少一粒米饭。

碎碎平安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你家有吗?

小孩子打碎碗大人通常会找补一句“碎碎”平安,既化解了尴尬又化解了尴尬。

想当年,吃饭是个技术活儿,顺利的吃完饭可不容易。有些规矩现在看来不是很好接受,但如今回想起早年间这些老北京的餐桌讲究,也是一件悠哉事。这些老北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的规矩,千万要记牢!

Day Day YI Day Day

北京美食吃喝玩乐官方群正式启动...

我们欢迎北京本土以及向往北京的非本土青年加入!

现在添加小编微信!

小编火速拉您入群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