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小板减少【过度治疗】是怎么发生的?

 吾系好银亦客 2017-03-30
很多患者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尤其是听到医生说是血液疾病,都会感到很害怕。其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是良性病,仅表现为血小板减少,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


  疾病进展过程中,即便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值高高低低,并不稳定,尤其是在感冒,腹泻等现象后,很容易出现血小板数值极低的现象,进而导致患者过分担心和害怕。

  而血小板数值极低的情况下,一般的急诊科医生就会慌手慌脚,着急跟家属及患者交代病情,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很容易带来对患者的过度治疗,家属会因为医生的交代,加紧治疗,但是某些治疗,其实在当时是可以观察的。


  比如,患者血小板低去医院,医生交代病情后,家属着急血小板要快速升上来,于是恳求大夫积极治疗,一般来说,丙球和甲泼尼龙是常用的,丙球价格不菲,甲泼尼龙用静脉至少40mg每次,每天两次,激素的副作用,大约患者和家属最明白,主要是体貌改变,主要是发胖,痤疮,严重的有消化道出血和感染。

  如何避免过度治疗的现象?

  如果血小板低但是没有出血,临床医生判断治疗时机其实主要看各人的临床经验,其实建议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至有经验的血液病专科治疗,最大程度上减轻药物的相关副作用。


  用药总有风险,总有副作用,但是必须治疗时,应该服从医生的建议,血小板减少预后良好,真正因为血小板减少出现死亡的发生率很低,和正常人差不多,虽然出血的风险很高,但只要患者和家属建立生活和疾病治疗的信心,大多数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都可以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保持高质量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