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困局与出路:省会城市的产业创新如何投资布局

 海纳川379 2017-03-31

困局与出路:省会城市的产业创新如何投资布局


根据发言录音整理

的确,中西部不少城市都面临这样的困局:已经错过了过去好几轮的发展机遇,但现在绝不能再错过眼前这次发展机遇了,否则,今后很难再抬头挺胸地站立起来啦!那么,眼前这一次机遇是什么呢?就是:“全球化”和“移动互联”的强大动能及大趋势,推动着各行各业的产业业态创新和产业换挡升级。这个机遇期也就三、四年光景。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核心领导层和受这块热土滋养壮大起来的企业家们,都应当冷静思考一下:你的产业、企业、产品和服务,在产业业态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怎样的变革创新呢?

对此,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当下各个省会城市、乃至很多中心城市党政核心领导层需要直面以对、下狠心破解的难题。

一、不要迷信、不要太过重视“区域产业经济规划”。

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最关键的一个前提因素是:书记和市长谋划的是思路一致、合力而为的一盘大棋局,书记要登高远望、思维开阔、决策开明;市长要实干巧干,一马当先。只有两人齐心协力谋大局、干实事,就是民众的福分。如果貌合神离,必然导致严重内耗。有些新被推选出来的市长或代市长,以前没有管过经济工作,上任伊始,急于吸引眼球、干出政绩,就费尽心思组织“高人”搞地方的“高层设计”和“梦想谋划”。

的确,不少城市的规划做得很漂亮,陈述起来娓娓动听、令人兴奋。但一个个漂亮的规划的命运,不是挂在墙上看一看,就是对上对下说一说,并没有落地生根。其实,一个城市的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不单是在制定规划和计划上发力,而是要把住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脉络,有“刀下见菜”的执行方案及举措

二、首要的问题是搞清楚:一个中心城市面对现实、面向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角色和定位。

过去几十年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很多任领导要么没有搞清楚,要么看法分歧较大,换一届班子就想玩一套新提法、新概念、新花样。现在看来,各大中心城市,特别是省会所在城市,可以想象的空间和现实的弹性空间都很有限,而客观形式和现实环境更严峻,各个层面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更尖锐。玩虚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如何切合现实、面向未来,淡定求实论证确定一个中心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角色和定位至关重要。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会稀里糊涂地出牌打牌、错过最后这一轮机遇期。

我觉得,定位梳理思路、准确定位一个中心城市的产业经济,应当从四个方面研判:

一是要准确研判市场大势。市场大势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命题,而是一个全球性、全国性的命题。在全球化及互联互通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全国经济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到各个省市的区域经济气候。按照这个思维逻辑简单判断,未来产业经济发展处于上升和稳健发展的领域主要有:大健康、大旅游、大消费、大生态、大服务和“移动互联”,简称“五大一移”。可以说,未来产业经济每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业态创新,都是围绕这“五大一移”产业领域展开的、无所不在。那么,对于各大省会城市来说,城市基础功能的完善及核心功能的强化、产业经济的创新思路、企业的转型升级,都应当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如果你的产业投资布局,是顺应趋势的上升“轨道上”,即使眼前业绩不明显,未来收益也会很好;相反,如果你还是用旧思想旧办法固守老地盘,就会日渐衰落下去。

二是吃透城市的资源基础及资源结构。一个省会城市固然在资源配置上,有很多优越性和先决条件,但仍要重视对资源状况、资源结构以及资源配置的条件的研究和把握。有些新领导有急毛病和焦虑症,刚上任就既想发展这个又想发展那个,却忽视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支持自己的伟大构想。传统的资源配置思维及资源配置方式,显然不适应面向未来的发展。这需要深入且专业的研究论证。

三是搞明白自身的产业基础及优势条件。很多中心城市、特别是东北的省会城市,尽管产业基础一直不错,但是为什么中央给予了极大的政策和资源配置的倾斜,根基却越来越稀松呢?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原有的产业基础、过去的优势条件,已经成为加速腐蚀的骨架,在这样的骨架上就是装上英国的涡轮发电机组也是白搭。因此,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策略和办法,显然不适合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现在的产业基础有什么特征?优劣势体现在哪里?能够承载的发展“重量和速度”有多大?存量怎么优化、增量如何积累?所有这些都需要数量化、品质化的分析研判。政府决策既要大胆稳妥,也不能随意任性;企业家既要注重现实利益,也要着眼中长期布局。

四是不要忽视未来城市形态演变的趋势。现在很多城市的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居民出勤成本很高、服务功能缺失、发展及改造空间不足,诺大的城市正在演变为“死城” 不要忽视过去二三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渐渐滋生和积累起来的问题、矛盾和夹生饭。可以预见,未来数年,城市中心区的很多中高收入家庭会择机“逃离”加速老化的中心区,并选择迁移到好的宜居环境;有些城市的市政府已经迁移出市中心区。这样一来,原有的城市商业中心会加速分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从空间结构来看,这种城市化趋势与产业投资布局该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值得深思和研究。

三、要注重区域经济小循环。

正如刚才一位老总所言,有些省的人口体量大约一个亿,比经济发达的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大,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的人口,有好几百万,甚至近千万。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个大省省内的消费能力不可估量。因此,省会城市最有条件优先做好“本省经济小循环”的文章,引领本省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省内“消费需求—物流服务—生产供给”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政府政策引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并不是要搞市场封闭,更不能蛮干。用怎样的政策设计可以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而又不违反法规及市场规律”,这需要做好本省经济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如果这篇文章做好了,诸如物流、节能环保、休闲旅游、医疗医药等产业,就会形成稳健发展的格局。

应当认识到,在网络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小循环做好了,对激活大循环有“累积和渗透”效应。如果本省经济经济小循环对GDP贡献率超过百分之六十五,那必然推动外循环跟进。

四、企业转型及业态创新,要玩好“供给侧”改革。

总书记之所以提出加大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本质上就是服务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但是,我到很多地方调研时发现,不少政府部门和企业家,仍然把“供给侧”改革只是当做政治口号和摆设品,并没有、或许是不知道如何打好“供给侧”改革这张牌。

不少城市近几年都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企业若不转型就是等死,但转型却死的更快。为了推动企业转型,政府和企业都付出了很大代价。为什么会转型失败呢?核心原因在于 “供给侧”的供给结构有故障,具体来说,转型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政府财经管理部门和企业家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经验主导的决策和行为,不适时宜。

二是盲目自信和对市场趋势特征判断有误。

那么,企业转型升级,如何打好“供给侧”这张牌呢? 

第一、企业转型及业态创新要建立在对需求侧的准确把控,重点是把握好现在及未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结构、消费方式、消费条件等

第二、要研究和顺应市场需求侧变化引发的联动效应对供给侧的影响。比如,需求结构、需求消费链及消费方式的变化,直接带动供给侧的产业链、服务方式及资源配置结构的转型

大家不妨想想:你的家庭、你周围的朋友们,每年在个人及家庭消费支出中,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不代表着需求侧的变化特征吗?不牵动着物流和生产供给方式不断创新吗?比如,现代物流业的“业态创新”,应当研究如何打造服务于电商消费业态的物流服务链和服务节点。

按照上述逻辑,政府和企业如何投资布局,就一目了然。

五、准确把握一个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及生产力水平。

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决定性因素还是人的因素。最最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企业家和技术专才规模有多大。能否把控好城市的人力资源和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品质和速度有以下两点,值得思考斟酌:

1、要研究中心城市的人口结构特征,特别要注重研究“外出及外来人口结构”,以此掌握人力资源流动的特征和规模。历史上,凡是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稳健向好发展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外来人口中优秀人才占比也越来越大。

2?人力资源结构,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因此,推动一个城市的综合发展,首先要注重改善城市形象、加力城市“区域品牌”建设,营造适宜于中高端人才生活居住的空间环境及配套服务。城市形象的改善,并非要花大价钱打造诸多新区,而是:既要人性化地包装老区,完善和强化重要功能;而且要结合投资产业布局,打造新区。

六、中心城市要高度重视区域产业数据平台建设,激活僵化的老数据,建成面向未来的活化数据机制。

若要推动一个传统的省会城市的产业经济变向换道、创新升级,有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做:加大产业数据的研究及各行各业产业数据平台的建设,用大数据思维,服务于经济决策、产业业态创新和经济高速发展。

首先要看到,产业数据化和数据产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劲,中心城市现在要重视布局各个产业的投资和创新发展,应当具备科学的大数据思维。不要玩那些虚假渺茫的“大数据”概念,而要实实在在地强化大数据的基础建设,有效服务于各个产业及企业。比如:若搭建起面向市场和未来的“旅游产业数据服务平台”,就可以轻松地搞清楚旅游产业服务链的断链环节和薄弱点,就可以优化旅游产业供给侧的投资项目,更重要的是可以与海内外诸多旅游产业的游客数据资源对接。

其次,要认识到,未来的宏观及微观经济决策,必须具备大数据思维,用数据做有效支撑。如果高度重视行业及产业数据平台的建设,既可以激活已有的“僵化数据”,还可以搭建面向未来的活化数据采集和服务机制。

还有,对于政府而言,有效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可服务于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大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创新政策和加大扶持,推动中心产业链延伸。

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一些实力雄厚的领头羊企业,不少地方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甚至在国内外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企业如何用良好的优势条件实现“产业链延伸”呢?策略是:搭建平台、聚合资源、优化生态、延伸脉络。如果不这样做,企业再有行业优势,其业绩规模都很难突破“天花板”。比如,在行业内处于“霸主”地位的企业,正面临各行各业产业业态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处在“移动互联”加载及关联产业的爆发期,这些产业界大佬,只要优化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策略,打通从市场汲取“营养”的诸多管道,就会打造很大的产业生态圈。然而,不少优势企业的领导层,心态清高、面子尊贵,固守“只抓大项目、放弃小不点”的思维。

其实,在目前经济大环境大气候条件下,越是处于霸主地位的企业,越要顺应市场大势、巧用政府资源,打好两副牌:一副是打好现有的主牌,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二是打好资源聚合牌,推动产业链条延伸。假如能打造出自己可以把控的产业生态圈,吸引聚合数百家具有业态创新要素的小公司,那么未来数年内,其资源平台可能会诞生几十家上市公司。其实,做这件事并不难,大公司总部有三五个人就可以搞定。

八、城市规模越大,越要重视优化“区域综合资源配置”。

中心城市若要谋划经济大棋局,一个重大的挑战是:资源在哪里、如何配置好内部和外部资源。对此,我有二点看法:

一是要有新的资源配置观念。全球化市场化趋势下的资源配置,没有明确的资源属地限制。只要没有特殊的刚性限制,任何公司可以跨界跨境配置资源,前提是:只要资源配置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如何配置本地资源和外部资源,取决于企业的谋划。

二是要善于用项目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好的项目自然会带来好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等相关资源。因此,在项目策划及立项方面要下狠功夫。

最后需要提示的一点是:省会城市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既要考虑省级党政权力机关的存在和感受,也不要缩手缩脚太过在意这个因素,否则,会再次错过好的“机遇期”。

(说明:全文有较大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