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塘大讲堂丨叶一剑:中国会展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方塘智库 2020-10-23

文丨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

1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喜忧参半

   

会议会展是现代经济的必然组成部分,对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是综合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以会展作为一个地区的战略性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面向地区乃至全球战略新兴产业集中进行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是塑造一个城市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战略载体。让自己的城市成为服务于全球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城市,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一个世界城市建设的应有之意。

所以,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将会议会展业作为地区的重要产业,甚至是支柱性产业来看待,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发起或引进会议会展品牌,在获得更多的城市曝光的同时,推动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以会议会展作为特色产业的会展小镇。

比如,在南京禄口机场旁边,由产业新城新运营商华夏幸福和当地政府合作打造的南京空港会展小镇,公开的信息显示,小镇规划总用地3.4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5平方公里,在核心区内计划建设一座展馆面积为20万平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米的南京空港国际会展中心。小镇将以会展业为主导产业,配套相应的会展商务、会展文创、酒店居住等产业,在禄口机场周边打造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会展服务型小镇。

而大名鼎鼎的达沃斯、博鳌、亚布力等,这些地方的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当地经济的综合发展,都与会议会展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南京空港会展小镇效果图

我们最近关注的西安和浐灞生态区也是如此。《西安市会展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以已有的欧亚经济论坛为依托,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丝路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体,建设展览、会议、酒店、配套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环境等,形成集生态化、国际化、智能化为一体的会议中心、展览中心、旅游商贸中心、星际酒店等会展综合体,打造丝绸之路沿线文化、商贸、科技等展览、交流、交易为主题的大型会展平台,满足高标准的国际大型会展活动需求,完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西安国际性会展承载力。目标直指国际会展名城的打造。

其中提到的丝路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坐落在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按照目前的规划,项目占地约1102亩,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以“世界眼光、国际一流、西安特色、高点定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集会议、展览、贸易、赛事、演艺、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综合体,打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合作新平台、大西安对外开放新窗口,助推西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会展名城及新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商贸、信息交流的重要枢纽。

该项目已于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会展中心一期建成,并进入场馆功能调试阶段,2020年所有场馆建设及配套设施将全面完成。

按照这样的基础设施体量和配套,别说在西北地区,就是在全国都是一流的。

在我们看来,从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对关中城市群乃至对西北地区经济的辐射来看,大力发展会议会展,尤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议会展品牌打造,无论是从城市品牌打造的角度看,还是从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集聚以及推动城市和区域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来看,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和实践价值。

尤其是考虑到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的支点城市角色定位,大力发展会议会展也是现代化大西安建设中的必然选择。而且,在我们看来,这里的会议会展的落地,不仅是面向国内的,更是要面向并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新一轮全球化转型,充分发挥会议会展在推动城市市场化和全球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和价值,成就大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成为面向全球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资源配置的超级城市平台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会议会展将会带动西安行业和产业的发展

具体到会议会展品牌而言,最高的如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和欧亚经济论坛,此外,还应该有一系列的行业和产业会展,让会议会展业在浐灞生态区和大西安立体化、综合性、全时性发展,通过会议会展带动一系列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会展经济在浐灞生态区和西安市落地生根。

当然,考虑到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出现了会展场馆建设体量过大,长期运营不善,导致场馆过度限制甚至基本的维护都难以为继的情况。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专业展览场馆的统计,2014年全国被调研城市专业展馆室内面积914.13万平米,成为世界第一大会展场馆国家,超过会展行业发展实际需要。

所以,随着丝路国际会展中心这样大体量的会议会展场馆建设并投入使用,西安市也需要提前谋划,立足于全球会议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功能等。策划前置、运营前置、营销前置,不但要避免出现在其他城市出现的问题,还要努力实现既定的会议会展业发展的目标。

2

对会议会展业的八大洞察

   

这也是我们最近针对会议会展业进行调研的动机之一。在我们看来,会展行业发展到今天,几个值得重视的创新和趋势包括:

一,会议会展与其它产业的深入融合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度,甚至可以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有本行业所公认的几大全球性行业会议会展品牌,会议会展对行业发展的资源配置的价值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越来越深度化。会议会展业也成为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思想策源地和重新凝聚行业共识的重要场所。

二,越来越多的会议会展品牌,都表现出全年运作、市场化运营、品牌化打造、全产业链延伸、永久会址落地等特点,超越会展做会展,超越会展做会展经济,将会展经济与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深入互动,不但是会展行业的共识,而且,也越来越为地区政府和城市组织所认可,通过会展带动城市转型发展,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的战略选择。

三,会议会展的国际化、品牌化成为普遍共识这并非由主办方刻意追求高大上的办展意图所决定,而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大交通和全球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的基础赋能,让任何一个地区和任何领域产业的发展,都必须采取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策略,而会议会展作为主流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平台,国际化也就成为必然。

智慧化、智能化、系统化已成为会展的标配

四,与当下时代最先进技术的结合依然是会展业最大的魅力之一,而且,与之前很多的先进技术只是在一些展会上第一次亮相展出不同,现在的会展在策展和布展过程中,本身就是很多最先进技术和最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的实验场,智慧化、智能化、系统化成为会展的标配。所以,会展本身对周边延伸服务和产业的拉动不仅表现在订单上,还表现在推动其相关产业不断实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上。也正是基于此,由会展的发展带动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前沿产业的集聚变得越来越正常和普遍。

五,会展经济作为一个小镇、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域的支柱性产业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且,这些会展经济体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知名度,并具备良好的自我迭代更新能力。为此,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更愿意将会展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进行扶持,这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使得该地区在某些产业链中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谓是名利双收。

六,会议会展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进一步明显,这一方面体现在,所有的会议会展,都需要将文化纳入到相关议题或议程当中去,另一方面体现在,会议会展在传统带动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商务旅游发展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影响到商务人群背后的家庭出游,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中,也在不断拉长产品体验的空间距离和时间周期,对旅游的综合带动价值越来越明显。

七,对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而言,正在处在深刻变革的前夜,这一方面体现为国内很多城市的场馆供给过剩,闲置过多,有的甚至被废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一种新的业态运营也开始呈现出来,就是会展综合体或称为会展经济综合体,越来越多的团队和企业参与其中,从会展场馆的策划、设计、业态布局、后期运营管理、品牌营销等全生命周期、全业态来看待会展场馆的建设,进行会展综合体的打造。

会展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八,中国的很多会议会展的品牌运作缺乏持续性,虽然产生了博鳌亚洲论坛、广交会、深交会、深圳文博会等具有广泛影响力且持续性较好的会议会展品牌,但整体而言,很多会议会展品牌都是虎头蛇尾,越做越差,直到最后不了了之。还有就是很多会议和会展缺少市场运作,全靠政府买单,最后要么成了自娱自乐,要么成了鸡肋,进退失据,劳民伤财。

不过,在我们看来,总体而言,围绕中国会展经济的转型发展,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已经出现。比如,和媒体的深度融合,品牌化意识越发突出,和行业的深度融合,让论坛会议不仅仅作为事件营销而存在,而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资源配置的价值等等,会展经济的春天已经来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