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糖尿病同伴 2017-03-31

1980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2004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是5.5%,到2009年已达9.7%。到216年已经达到11.4%,患病率的飞速提升使广大糖友措手不及。30%的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另有70%还不知自己已患糖尿病。糖尿病的病理改变使70%的患者死于冠心病,20%的患者死于脑血管病,10%的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急症、肢端坏疽等其它糖尿病并发症。科学的防治糖尿病是当务之急,治疗糖尿病教育为先。

患者感悟:早五年接受教育就不得并发症!

在糖尿病教育方面,大家有两个体会:一方面病人非常渴望知道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很多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后,从饮食、运动、服药等各方面存在很大误区。很多患者在听完讲座后遗憾地说:“假如早五年或十年能听到这些,就不会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学习知识时要记住2个要点

想做好糖尿病教育,首先病人应该学会科学地对待。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病人要相信科学,这一点不能动摇;还有一点就是糖尿病教育人员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

1、糖尿病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属终身疾病2糖尿病是影响全身的疾病,需要不同的科室医生或全科医师配合,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估;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2、血糖控制好,可与正常人一样;

3、糖尿病是影响全身的疾病,需要不同的科室医生或全科医师配合,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估;

4、治疗需要医患互动,不是单纯医生的事情;

5糖尿病是个体化的疾病,不能拷贝。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的基础

患者可以通过讲座形式、电视节目、参加糖尿病病人联谊会等,接受糖尿病有关的知识,掌握对付糖尿病的先进武器,逐步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摆脱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专科医院承担的有组织的全面的糖尿病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全面认识糖尿病,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控制饮食,如何锻炼,如何用药,如何应对低血糖反应,如何应对急性并发症,如何防止和处理慢性并发症等,帮助患者学会正确应对疾病对生活、学习、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管理和治疗糖尿病,也是一门需要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艺术。学好了,终身收益。

目前,“五驾马车”是糖尿病综合防治的经典策略,即饮食调整、合理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其中,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核心。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这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和指导,使患者具备与糖尿病终身相伴的知识和能力,采取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配合终身治疗。“五驾马车”中的每一种方法都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要想让患者在治疗中少走弯路,就应该让他们真正懂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各种常见的糖尿病紧急情况。通过健康教育,不仅能使患者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知识,而且能加强医患、护患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从而使各种治疗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患者的行为改变被认为是衡量糖尿病教育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志。

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所以对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并随病程进展不断调整的过程。糖尿病的管理除了包括根据糖尿病的病程和病情及时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外,还包括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以及对糖尿病患者相关数据的系统管理等。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综合多项研究,糖尿病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知识、态度、行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方面

(1)糖尿病基础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分型、诊断、临床表现等。

(2)饮食治疗:包括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方法、食谱的计算等。

(3)运动知识:包括运动的意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适合人群等。

(4)药物知识:包括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

(5)胰岛素知识: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及不良反应、各种注射器具的使用及保管等。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6)急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包括血糖过高、过低的预防;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

(7)生活常识:包括旅游须知、吸烟、饮酒、赴宴、口腔卫生等。

(8)心理指导:如指导患者学会各种应对方式等。

2、态度方面

包括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体重、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体格检查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3、行为方面

主要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等。

糖尿病友早5年“学习”就不得并发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