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岩松:为何中国人不爱古典乐?!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3-31

最近白岩松这段谈古典音乐的视频被微信朋友圈刷频,对于推广古典音乐这名人效应是生效的。但白岩松在演讲中的许多观点值得商榷。比如他说:“古典乐不需要懂,好听就行了!”这明显是有问题的,可以说懂音乐层次不一,有的是在听觉感官层面,有的在表达层面,有的追求纯音乐的层面,但无论那个层面都需要懂,如果只停留在好听那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好听”这个概念也因人而异,人类的耳朵也在成长和变迁中,比如贝多芬晚期的弦乐四重奏在他那个时代并不被推崇,原因之一就是那个时代的人觉得不好听,但现在却成为经典。

古典音乐怎么听、如何听懂的问题,困扰着诸多爱乐者和从业者。就此,历代学者著书立说提出各自的观点。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何谓懂音乐》(点击标题可看)这篇文章是对懂音乐的专业论述。文中提到:懂音乐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便当事,它需要我们长时间心灵和大脑(或许还有手指)的共同努力和相互照应。我自己曾将此概括为,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所谓感受,当指用最诚挚的心灵去体悟音乐;而思索二字,则意味着用充实的大脑去辨别和了解音乐。想懂音乐吗?两者缺一不可。

文中还提到:如果象一般乐迷那样,只是绕开、而不是克服了音乐的技术障碍,音乐的诸多奥秘就会永远封闭。一个人可以听过很多音乐,知道很多作品,但如果不掌握音乐的技术语言,他就不可能走进音乐的内部,摸清音乐的肌理。懂音乐懂得很多并不能保证懂得很深。在这方面,专业音乐人可以自诩享有某种便利。当然,如果乐迷朋友不为音乐的技术磨难所吓倒,最后终于闯过了这道墙,那么就懂音乐而言,他(她)和专业音乐家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不见得就会输给音乐家。因为假定其他条件相等,懂音乐能否懂得更多、懂得更深,全仗一个人对音乐的挚爱和痴迷程度。

《艾伦·科普兰:如何倾听音乐?》(点击标题可看)中提出: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想的听众应同时既在音乐之中又在音乐之外,边评判边欣赏,希望它这样走,却看着它那样走,几乎与作曲家在创作这支曲子时一样;因为作曲家谱曲时也必须既在曲中,又在曲外,陶醉于其中,同时又冷静地持批判态度。创作和聆听乐曲都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种态度。

如果你想对听音乐的“听”有进一步思考,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从听到听再到听的临响哲学》是开脑洞的入口,讲座以“听行为”、“听对象”、“听本体”为三个主要内容。通过实例呈示听行为的不同方式与类别,进而阐述:在音乐中究竟能够听到什么样的声音?在音乐的声音里究竟能够听出什么?并以音响结构力与听感官事实作为重点,进一步讨论音乐的艺术问题、美学问题、哲学问题。

在此特别推荐一本专著,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的博士论文《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周教授也提出过:音乐何须”懂”的观点,但这篇博士论文却是谈音乐的表达和如何表达,让你更懂音乐。如果你特别喜欢听音乐,也想听懂音乐,但还处在专业与业余之间的徘徊阶段,杨民望编著的《新编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这本书是你升阶资深爱乐者的首选。

另外,为了让你更懂音乐,尚音爱乐堂特别转载了耶鲁大学音乐公开课《聆听音乐》,全部课程23讲,培养在对西方音乐理解基础上对音乐的感悟。介绍各种类型的音乐是如何创造 ,并教导如何聆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从巴赫,莫扎特,格里高利、咏叹调到爵士蓝调。是一个走进音乐、聆听音乐非常好的开篇教程。主讲:克雷格·莱特 (Craig Wright),1966年获伊斯曼音乐学校音乐学士,197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耶鲁大学音乐系教授,在该校任教已三十余年。他写有大量的学术专著和文章,内容涉及从雷奥南到巴赫的许多作曲家。他也是很多奖项的得主,包括古根海姆奖学金,美国音乐学协会的“爱因斯坦和金科迪奖”,以及国际音乐学协会的登特勋章。2004年,他被授予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名誉博士学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