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宋词中的“见字如面”

 醉里且笑 2017-03-31

书信是相隔较远,无法相见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描绘着人间百态,信中片语只言又承担着太多太多的离愁别绪,书信之美,犹如醇酿,历久弥香。



云中锦书谁寄?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宋代著名才女李清照所做《一剪梅》词,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道出词人盼望书信之心情,而《一剪梅》词本身又是一封将要寄出的信。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李清照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词中蕴藏着浓厚的相思之情。夫妻的情深意长,在这封寄出的词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无纸胜有字


盛唐诗人岑参的诗《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不加雕琢,信口而成,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明遇到入京使者时想捎书回家报平安,但又苦于没有纸笔,急迫心情写得十分传神。故人天涯偶遇,一个西行,一个东归,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还有一个无纸胜有字的书信传达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古诗作品《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在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诗人送好友回洛阳。洛阳的亲朋友好友也在等待着自己的消息,而诗人却不却有纸报平安之信,却用“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之信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形象展现无余。



战乱之中的家国情怀


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可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

“家书抵万金”因此诗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言。


图 / 石家小鬼




《见字如面》第二季征信宣传片

第二季《见字如面》真诚征信中,欢迎各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收藏单位和个人提供书信线索,请您推荐值得更多人分享的书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