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白石绘画精品展 | 展览

 逸人香漂 2017-04-01


齐白石

绘画精品展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名璜,字渭清,又字兰亭,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寄萍堂主人、三百石印富翁等。


他出身贫苦,早年学木工,兼习肖像画,并以卖画为生。中年拜胡沁园、王湘绮等为师,学习诗书画。经过“五出五归”的游历,眼界大开,技艺精进。

定居北京后,受陈师曾影响“衰年变法”,创立“红花墨叶”一派。他的作品融民间艺术与文人画于一炉,形成了简练生动、自然质朴、天趣横溢的鲜明艺术风格。


水族四屏

1912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精选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齐白石绘画精品70件(组),兼顾学术性和欣赏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展现白石老人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以期与广大观众共同领略一代艺术大师的风采。



白石老人的艺术人生

五出五归  卧游传艺

早期(1878—1918年,16—56岁)


齐白石艺术生涯的早期大约经历了四十年,即从16岁在家乡学木匠开始直至定居北京之前。这段时间,民间雕刻艺术激发起他内在的艺术细胞,自学《芥子园画谱》为他打下了绘画基础。


27岁时齐白石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正式走上艺术的道路。后结识黎松安、王闓连等湘潭地方士绅文人,并得赏识与鼓励。


外出游历,五出五归,开拓了齐白石早期的眼界与心胸,并在传统文化中提高了艺术修养与技巧。

 

白石草衣图

无年款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1947年自题此图为“少年时自画”,为现存齐白石唯一一件自画像。图中他身穿蓑衣,足登草鞋,双手抱琴,后背负书,俨然为旧式读书人装扮。他光头略低,双目微闭,似有所思,《白石诗草续集》收有《自画戴笠图》二首,其中所述“囊画出门归换米,等闲不敢把头抬”,即是这种情状。

 

作为民间艺匠、地方画家,无论生活状态、艺术创作还是文化交游等,都带有浓郁的民间性与地方性,创作题材上山水与花鸟并重,形成其早期绘画风格。   


齐白石个人的艺术天资与不懈的努力,使他终于成长为在画、印、诗、书各方面都颇有成就的地方文人画家。这一漫长时期的积累,为他后来的大器晚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衰年变法  画见新魂

 中期(1919—1928年,57—66岁)

1919年,家乡遭兵乱匪患,年届六十的齐白石第三次来到北京,寓居北京这段时间曾被齐白石称为“十载关门始变更”。

初至北京之时,齐白石画风仍以简约传统为主,幸遇当时的北京画坛领袖陈衡恪(1876—1923年,字师曾),受到陈师曾艺术变革思想的影响,改变过往石涛、八大的冷逸风格,转而接受海派画风并借鉴吴昌硕的金石用笔,自创所称“红花墨叶一派”的大写意风格。


雄鸡老少年图

1919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己未(1919),时年齐白石57岁。这时他初定居北京,在陈师曾的鼓励下开始探索新的画风,即“衰年变法”。此图中他已经摆脱了八大风格,布局趋于简略,用笔富有金石趣味,是其新风格探索的初期作品。

 

这一时期绘画题材上以花鸟画为中心,用笔精深古拙,墨色则讲求单纯而强烈的对比;其山水画的构图愈趋简洁,境界愈见新奇;而人物画则出现更多佛道人物和贴近现实生活的人物,抛离传统束缚的齐白石,于此大步向前。

 

大器晚成  似与不似

盛期(1928—1949年,66—89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民国画坛最为开放活跃的时期,从绘画思想到技法流派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京华变法之后的齐白石,声名大振,受邀去各地举办展览,走入美术学院讲坛,画艺与画名终至大成。


“美术革命”的主张在当时社会引起轰动,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积极建立美术专科学校,以不同的方式对中国画进行改革。京津地区的陈师曾、金城、姚芒父等以高蹈的文人方式坚守传统。齐白石以丰富与独特的人生阅历,在绘画上既继承传统又不落古人窠臼;以天才的悟性、勤奋的实践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面貌。

 

樱桃枇杷荔枝图

1940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款识:八十行年。齐白石作于古燕京城西。

钤印:“齐大”朱文方印

 

墨虾图

无年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题跋“鱼虾负我短剑,白石老人为鱼虾所误”,钤印“倦也欲眠君且去”,均似有所指。湖南省图书馆藏《鱼虾负我图》(1947年作)在题字、布局、笔法上与此图都很相似,可能作于同一年。1946年白石在南京举办画展,换回大量“法币”,但贬值严重。1947年物价飞涨,白石“耗了不少心血,费了不少腕力,换得的票子,有时一张画还买不到几个烧饼”。(《白石老人自传》)


这一时期的绘画无论人物、花鸟、山水,用笔功夫纯熟、苍劲老辣,笔墨纵横淋漓、气势雄浑,构图简而不空、平中见奇。其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画风,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画境,流露出其真淳质朴的审美意趣。

 

最后辉煌  融见真光

晚期(1949—1957年,89—97岁)


齐白石晚年获得极高的盛誉与声望,先后担任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63年于百岁诞辰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


年届九旬的齐白石依然笔耕不辍,构图趋简、笔墨融润却又苍老,艺术上臻于化境。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齐白石拓展调整取材范围,聚焦描绘农具蔬果和田园花鸟,画和平鸽、万年青,举手之间可谓老树著花、蔗境弥甘。

 

桂花白兔图

1949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款识:己丑,八十九岁白石老人。

钤印:“齐白石”白文方印、“吾所能者乐事”朱文方印

 

沁园忆旧图

1950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齐白石在1950年为胡文效所绘。胡文效(1919-1972)字龙龚,又字卧龙,湖南湘潭人。他是胡沁园之孙,能诗文书画,擅篆刻。通过齐白石的关系,与白石第三子齐良琨同到东北博物馆(1949年成立,1959年改称辽宁省博物馆)工作,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四百余件齐白石作品,与他二人关系密切。图中描绘池塘柳树环抱的瓦屋数间,从窗户隐约可见一老者,可看做是白石对早年学习阶段的怀念与追忆。

 

此时期的齐白石一呼一吸之间便是一番天地,艺术形象更加洗练,把中国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生命的最后八年,他以超强的耐力燃烧生命最后的辉煌。


齐白石


白石老人以其对绘画深刻的理解,将中国传统书画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浓厚的乡土气息、天真浪漫的童心和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白石语录

◆凡大家作画,要胸中先有所见之物,然后下笔有神。故与可以烛光取竹影,大涤子尝居清湘,方可空绝千古。匠家作画,专心前人伪本,开口便言宋元,所画非所目见,形似未真,何况传神?为吾辈以为大惭。

 

◆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然后观天地之造化,来腕底之鬼神,对人方无羞愧,不求人知而天下自知。犹不矜狂,此画界有人品之真君子也。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17年3月22日—5月14日

展览地点

浙博武林馆区三层书画厅


资料&图片 | 浙博书画部

编辑 | 牙牙牙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