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扫墓、踏青、插柳……清明节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

 张春强2022 2017-04-01

作者: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自:《学海》2015年第2期,原题为“清明节、清明精神与清明社会”。

清明节首先是一个时令节气。古时也叫三月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事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清明一到,气候转暖,降雨增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且到处生机勃勃。既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又是春游娱乐的好时光。《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明确的记载。但作为节日的清明节在唐朝才形成。虽然本文所谈及的清明节指节日而非节气,但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该节气理应算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是三个相近的节日复合而成的传统习俗。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但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的日子接近,后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随着时代的前行,清明节不断地演化,不仅衍生出一些新习俗、新风尚,而且具有了更加丰富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现实意义。2006 5 月,“清明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 12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把清明节同端午节、中秋节一起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使清明节真正成为全民的节日。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时间上,清明节是寒食节过后的三天日子。更重要的是,清明节的很多习俗都是继承于寒食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荡秋千等。寒食节与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介子推“割骨啖君”的故事有关。晋文公在当权前19 年的流亡日子里,幸亏得到狐偃、赵衰、贾佗、介子推等一批忠义之士的辅助,才躲过了重重灾难,最终有机会回到晋国取得政权,做了君王。因而犒赏追随他的那批忠义之士,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并未因此而向晋文公讨封,而是带着自己的老母亲默默地离开,到山西绵山过上了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想起自己竟然忘却了介子推,因而去绵山寻他。寻了很久,却没找到。有人献计放火烧山,作为孝子的介子推一定会为了母亲出来。火烧了三天三夜,却仍无消息。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同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于是便有了在寒食节禁火三日与扫墓的习俗。寒食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其实,这一故事无据可考,也许只是后人对寒食节额外加入的附会而已。但也正是这个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寒食节更稳固的地位。

上巳节则是清明的前一天,夏历的三月初三,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中。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的重要节日,也就是通过洗浴来祓除灾祸,祈降福祉。另外,此日也是本土道教西王母的生日,传说中女娲造人的“人日”和中国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上巳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高禖”,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也就是说,在古代这一天是非常重要、能够得到福祉的美好日子。

正是因为有这些渊源,清明节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清明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包括:禁火、扫墓、踏青、插柳、蹴鞠(踢足球)、荡秋千、拔河、斗鸡、沐浴、登高(郊游)、求姻缘等等,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物包括:蒿饼、青团、馓子、清明果、欢喜团、清明螺等等。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二是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亲人团聚、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三是兼具西方的感恩节、成人节与情人节的意蕴。

清明为何追思?一是追忆感恩。清明时节来到先人的墓地追根溯源,不忘饮水思源,意味着对先人历史贡献的追忆、感恩与历史传承。在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中,“国”是“家”的延伸,由“家”而外推至国家和民族。所以清明祭祀,不仅要祭拜家祖,而且要祭拜民族的先祖和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做出过贡献的先贤忠烈。二是祭祖祈福。原始先民认为灵魂不死,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子孙后代,并且需要接受子孙的祭祀,子孙祭祀祖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祖先灵魂的保佑。因此,借清明祭祀之机,通过与死者的近距离对话,除了寄托哀思之外,还有祈求庇佑、启迪今人、展望未来之意。祈求生命的母体给予永不衰竭的生殖力、生命力,祈求先人庇护,给新的一年带来收获与希望。三是祖先崇拜。中国人具有“崇孝敬贤”的文化传统,而祖先崇拜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明习俗中的祭祖扫墓正是祖先崇拜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一般说来,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有三个目的:一是宗族繁衍,二是宗族团结,三是宗教性精神的满足。

总而言之,祭祀拜祖,是生者与逝者生命接续的过程,是人们从先辈获得如何生活下去之精神与道德原则的中介,是人们获得生命归宿感的基础。因此,以祭祀先人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清明节就是这样一个弘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精神的重要载体。当人们囿于个我生理生命,而没有意识到人还有人伦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自然宇宙生命时,其必定是只关注个我之私事,难以有幸福的“生”和坦然的“死”。只有“大其心”,将自我生命外系之亲人、师长、国家、天地自然,才能获得有道德有方向的人生方式,并最终寻找到“超越死亡”之路。祭奠要祭在心。如果没有缅怀先人之心、没有慎终追远之悟,没有要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高价值的信念,没有要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觉悟,任何口头上的感恩缅怀只能是流于形式。因为,一个人的肉身虽然不再存在,但是如果因为高尚的品德,或因为拯厄除难的功业而被后人铭记在心,同样可以实现对有限生命的无限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