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鶴崧軒森 2017-04-01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2017年3月17日刊登于《牡丹晚报》第11版 修德苑 .经典解析)

【经文】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浅释】

本章讲道家老子的“三宝”:慈、俭、不为先——此三者为因;遵奉“三宝”的效果是:勇、广、成器长——此三者为果。舍因求果,死路一条。“三宝”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宝:慈!

老子说,天下人都说我这套东西听起来太“大”了(言下之意:太空泛了,不切实际),好像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太一样。

“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第四十一章)面对世人的种种嘲讽、微词与质疑,老子的心态很平和、很包容,既不恼也不怒,他充分尊重大家的不同看法,并顺势说道:不错,你们认为我“大”,我就“大”呗!更何况我这套东西的实质本来就是“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第二十五章),正因如此,所以才跟你们理解的“不太一样”。假如一样的话,那我这套东西早就变得很琐碎而没什么价值了!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以此“尊重”为最底层的心法,老子向人们奉献出自己一直牢牢把持、特别珍惜的三样法宝:第一样叫做“慈”,第二样叫做“俭”,第三样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慈”,是慈悲,大爱之心。“俭”,是俭省,珍惜物命,与“啬”同义。“不敢为天下先”,是禅机妙用,凡有作为,皆能“动善时”(第八章),不先物而为——不率先打破自身与万事万物之间和合共融、和谐共存的动态平衡。

因为慈悲,有大爱之心,自然升华出浩然正气之大“勇”,能够有所担当;因为俭省,爱惜物命,“治人事天,莫若啬……则莫知其极”(第五十九章),自然量不可测,广大无边;因为“不敢为天下先”,随时与万事万物保持浑然一体的动态平衡,凡事“虑善以动,动惟厥时”,与道同步,恰到好处,自然能对一切资源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从而成为天下众器之长。

老子“三宝”中的人生哲理

慈、俭、不为先,是因;勇、广、成器长,是果。舍因求果,舍本逐末,则失去了源头活水,必然是死路一条!

“三宝”之中,“慈”是根本、核心与灵魂,只要代表大爱之心的“慈”宝不失,另外两宝自然也能守得住。“三宝”并用,在实践中就可以战无不胜、守无不固。

老天要想挽救谁,令其得以生存延续下去,一定是因为TA的“慈”心未泯,能与上苍“好生之德”的“大慈”相应,才能获得护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