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如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况?

 hghhphf 2017-04-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由此患者的精神压力加重,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抑郁、焦虑和恐惧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且表现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不仅严重影响透析效果,同时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够,久病成医使他们只认识到疾病比较浅显的一面,导致依从性和自控能力较差,有不合作行为,不注重自身的管理;


疾病初期,不认可自身的疾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而治疗中的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漠视他人,表现的非常自我,凡事我为中心,害怕而且常常感觉别人对他不够重视;


长期治疗带来高昂费用和劳动能力的丧失为家庭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尽管在现阶段能够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但他们认为疾病使他的家庭恢复不到以前的幸福,从而表现出消极的情绪。




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1
建立健康教育平台,定期给予患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教育患者如何管理自己和控制体重,包括饮食、运动、用药以及出现急性并发症的判断和应急,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疾病初期,帮助患者进行角色转换,鼓励其接受正规的治疗,尤其是首次血液透析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士不仅要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以减轻患者躯体病痛,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目前现阶段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已经很成熟,采用临床实践和相关病例进行最贴切的沟通,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和信任感,消除患者顾虑,减轻其恐惧、焦虑和紧张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透析治疗
3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和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使患者能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明白患者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减少其心理落差,增强责任感和家庭感;
4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尽快融入社会,根据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益于健康的娱乐活动,制定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体现自身价值,消除消极情绪。



总之,有效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相关支持,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最终提高患者质量延长寿命


感谢张文彦老师的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