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肝健脾 ,清心豁痰治抑郁

 问道lzg 2017-04-01

针对抑郁症复杂的病机,在治疗中宜通不宜补,通即是疏通肝气,恢复肝气疏泄条达的功能,气行则湿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湿消失,痰热成无根之火,痰火便自行消散。今天就和公安医院毛喆医师来了解一下:

抑郁症又称精神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临床可见心境低落,情绪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等症状。临床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据国外报告,有33%的女性在其一生中会患一次或一次以上的重度抑郁。抑郁症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决不可忽视。


《金匮要略》中对脏躁的记载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已重点描述了神经病的主症,根据临床所见到抑郁症患者心烦急躁,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记忆力减退,善哭恍惚,如见神灵等症状,十分类似脏躁。如进一步发展为多疑、幻想、厌世,也有自杀行为。抑郁症病因是长期精神抑郁,怒气伤肝,肝气郁滞,郁而化火,以致肝火引动心火,肝火不仅耗伤肾阴,肝气又横逆脾胃,导致脾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内停,气郁日久化热而为痰,痰湿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导致思维混乱而出现上述症状。此复杂之病理涉及心肝脾肾四脏。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宜通不宜补,气郁是发病之本,通即是疏通肝气,恢复肝气疏泄条达,气行则湿行,痰湿去,则热成无根之火,便易于消散,疏肝健脾、清心豁痰。以香附、郁金、小茴香、乌药直入肝经,疏肝理气。白术、茯苓、橘红、半夏、砂仁健脾祛湿消痰。炒栀子、莲子心、知母、节菖蒲、龙齿、夜交藤、合欢皮清心肝之火,安神宁志,火去不扰神明,而思维自安。如头晕加天麻、钩藤。时自汗出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牡蛎。咽干口苦加知母。恐惧甚者加琥珀、朱砂。心烦急躁甚者加淡竹叶、黄连。同时,在治法上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并重,使肝气不再郁滞,其他脏器功能自可恢复。疏肝理气不宜用过于香燥之品,亦不宜纯用镇静抑制之剂。


心理上的问题应及时规劝而解决,否则虽服药可见短时之效,但仍可复发。此即本病属于难治根治之原因。治疗本病应正确服药和心理疗法并重,不可轻视一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