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百度了,关于“后摇臂”的资料基本都在这里了

 motosport 2017-04-01

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


上一期写完“车灯”后,有摩友说想了解一下摩托车的后摇臂,今天“不用百度”系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后摇臂相关知识。


第一期给大家介绍的车架,里面讲到了车架连接着各种部件,其中可以让后轮不脱离车体,提供后轮与车架连接的部件就是今天的主角后摇臂先生,后摇臂先生其实也像车架一样分很多种类,每种后摇臂的优缺点也都不同。



工作示意图


后摇臂前部固定在车架后部,后部固定后轮,中间固定着减震,不是把两根铁棍拿螺丝拧死在车架上就完事了的,是要考虑前后重量控制,后摇臂刚性,轴距类的参数,车辆起步要禁得起后轮给的作用力,再把这股作用力传导到车架,推动整辆车向前跑,刹车的时候要承受后轮给的拖拽力,拐弯的时候要吸收多余的作用力。


早期摩托后摇臂并没有考虑减震,只是在车座底下加上加上弹簧,来保护屁屁不被颠成八瓣。


所以慢慢演变出了:


1.圆管后摇臂


经过时间的推移,聪明的设计师们发现把减震固定后摇臂上,可以提升后轮对路面的附着性,也可以更好的过滤路面带来的颠簸,



但是圆管后摇臂的缺点也是不小的,由于构架强度不行,减震必须非常靠近轮轴,减轻对圆管后摇臂的作用力,因此都配备双筒减震,但是配备双筒减震对圆管后摇臂的限制更为加大了,而且减震上部都固定在尾架上,整个车架的受力又变的不均匀,如果两根减震性能有差异,还会造成后轮的左右倾斜。



现在圆管后摇臂应用的已经很少了,毕竟强度不强,缺点大于优点,只有在复古车上,和改装Cafe上见得到了。



圆管后摇臂车型:


HONDA TRAIL 70 


经典的嘉陵 70


2.1方管后摇臂

  

方管后摇臂是圆管后摇臂的升级版,形状换成了长方形,通常用于自重较小的车,可以使用中央减震了,中央减震阻尼好,行程短,筒芯直径大,可以垂直安装,寿命也比较长,因为只有一根减震,不存在左右弹力不均而产生的后轮左右倾斜现象,但是方管后摇臂侧向拉力还是比较弱,在自重比较大的车,还是使用双筒减震。



这里还要说一点,方管车架大部分使用的是铝合金材料,第一期给大家介绍铝合金的优点了,轻、这点优势很大,但是国内车型大部分还是采用钢材,当然进口车型也有。



方管后摇臂车型:

 KAWASAKI  z250sl


 KAWASAKI  ninja250


HONDA CB400 2011


HONDA CBR250R 1987


2.2 加强型方管后摇臂


加强型方管后摇臂,在方管后摇臂上焊上了加强梁,形成了三角形,这样可以承受更多的力,这次改变,较重的车型也可以使用单筒减震了,同时侧向拉力得以加强。




加强型方管后摇臂车型:


YAMAHA R1 1999


HONAD CBR600RR 2013


春风 650NK

DERBI GPR125 2007


3.上三角后摇臂


上三角后摇臂,在加强型方管后摇臂升级而来,做成了一体,把中间没用的部分扣掉来减轻重量,但是由于上三角占用了上部空间,链条的空间就被占用了,所以只能削薄上梁,上梁变细,金属抗压力还是不太尽如人意。




上三角后摇臂车型:


 KAWASAKI ZX-10R 2005

HONDA CBR600RR 2014

YAMAHA R1 2003


4.下三角后摇臂


这时候设计师聪明的脑瓜又开始发挥了,老子把三角倒着放不就碰不到链条了吗?啊哈哈哈......




就这样....下三角后摇臂孕育而生,解决了上梁,为了躲避链条而变细的尴尬状况,不过下三角后摇臂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下三角后摇臂中轴必须要抬高,所以整车位置,受力情况都要有所妥协。


下三角后摇臂车型:

YAMAHA R1 2007


KAWASAKI ZX-10R 2007


5.鸥翼后摇臂


近些年大部分性能车使用的后摇臂,形状是不是很像展翅高飞的海鸥翅膀,鸥翼后摇臂强度超过上三角后摇臂,但弱于下三角后摇臂,但是后摇臂中轴位置安装位置不用升高,虽然单对比鸥翼后摇臂要比下三角后摇臂略差,可综合整车性能来看,还是鸥翼后摇臂强于下三角后摇臂。




鸥翼后摇臂车型:


HONDA CBR1000RR 2015


KAWASAKI ninja zx-10r 2008


BMW S1000RR


SIZUKI GSX1000R 2014

APRILIA GPR 125


6.单摇臂


单摇臂就像它的名字,只有一根,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很多人都会喜欢骚气的单摇臂,非常有科技感,但是业界对单摇臂褒贬不一




优点:有人说可以让过弯更灵活,只有一边重量轻,更换轮胎更快(其实这点比较鸡肋,又不是F1比赛)


缺点:造价贵,维修不便。就连宝马S1000R也使用的是双摇臂,不过由于大水鸟1200GS使用的是轴传动,后轮直接固定在传动外壳就可以,不需要多加一根摇臂来增加重量了。


单摇臂车型:


DUCATI  1199


BMW 1200GS


AGUSTA F4


VESPA GTS250


豪爵铃木 海王星125


摩拜 单车


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都纳闷了,怎么海王星也是单摇臂了,前面咱们说了,宝马S1200GS轴传动,把轮胎固定在轴传动上,就像摩拜单车一样,那么海王星还有很多踏板都是CVT传动,也做的很大,照样把后轮固定到传动上就好了,牺牲掉一部分性能,毕竟还是通勤为主,车重也比较轻。


关于“后摇臂”就介绍到这里,如果你想了解哪些知识,欢迎留言给JC君。做为一个骑士,了解摩托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抚摸她的时候,才更让人兴奋!


相关知识

不用百度了,关于“车架”的资料基本都在这里了

不用百度了,关于“车灯”的资料基本都在这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