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流长源远 2017-04-02

在现代社会,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何谓税收?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有哪些特性?税收的基本要素有哪些?税收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政府征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一、税收概念

税收是一个古老的财政范畴。早在 18 世纪,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就曾指 出,税收是“人民拿出自己一部分私的收入,给君主或国家,作为一笔公共收入”。以后的 经济学者虽然对税收的定义都有论及,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 3 位学者的定义:德国财政学家劳认为,“税收并不是市民对政府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般市民的义务,按着一般的 标准,向市民的课征”;英国财政学家巴斯特布尔指出:“税收是人民或私人团体为供应公共 机关的事务费用而被强制征收的财富”;美国财政学家塞里格曼曾说:“赋税是政府对于人民 的一种强制征收,用以支付谋取公共利益的费用,其中并不包含是否给予特种利益的关系”。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西方财税学界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税收的作用以及税制结构的完 善问题,对什么是税收这个问题涉及不多,但是,仍有学者在讨论税收的各种问题之前,给 出了税收的定义,而且显然比前人的定义更加简明、准确。如英国财政学家詹姆斯和诺布斯 指出: “税收是由政权机构实行不直接偿还的强制性征收”;日本财政学家井手文雄认为: “所 谓租税,就是国家依据其主权(财政权),无代价地、强制性地获得的收入”。

现代经济学家一般这样定义税收:税收是个人和企业不能等价交换商品和服务而向政 府的非自愿支付。进一步说,税收概念可作如下界定:第一,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 的,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或者说是为政府提供共用品筹措资金的 一个手段;第二,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政府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工具,更具 体地说是一种再分配工具。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二、纳税人

纳税人(taxpayer)又称为纳税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 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所谓自然人,一般是指公民或居民个人;所谓法人,是指 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各类企业。需要指出, 税法上规定具有纳税义务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实际负担税收的负税人。负税人( taxbearer)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负不转嫁的情况下,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一致的;在税负转 嫁的情况下,负税人与纳税人不一致。 与纳税人有联系的一些概念还有扣缴义务人和税务代理人。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 负有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代理人是指依法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代为办 理各项纳税事项的人。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三、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objects of taxation)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每一种税 首先要明确对什么征税,每种税的课税对象都不会完全一致。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 种税的主要标志。比如,以所得为对象征税,就称为所得税;而在所得税系中,对个人所得 课征的税就叫个人所得税,对企业所得课征的税就叫企业所得税。 与课税对象密切相关的概念是税源、税基和税目。

税源(sourceoftaxation)是指税收的经 济来源。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经济来源。有的税种的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 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如财产税的课税对象是 纳税人的应税财产,但税源往往是纳税人的财产收益。特别是各种商品课税,课税对象是各 种应税商品和服务,税源则是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销售收入。由于税源是否丰裕直接制约着税 收收入规模,因而积极培育税源始终是税收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税基(taxbase)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被征税的项目或经济 活动,是税收的经济基础,通常分为三大类,即收入(所得)、消费和财富。这是在税收经济 分析时经常使用的一般性解释,与上述课税对象几乎没有差异。另一方面是指计算税额的基 础或依据,简称计税依据(taxbasis),通常是在具体计算应纳税额时使用。 税目(items oftax)是指税法对课税对象的细化所形成的具体征税品种和项目。税目规定 了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反映了征税的广度。一般来说,一个课税对象往往包括多个税目, 如关税就有近百个税目,当然也有不再划分税目的税种。税目的划分,可以使纳税人更透彻 地了解税收制度,也可以使国家灵活地运用税收调节经济,如对各个税目规定不同的税率, 就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之一。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四、起征点与免征额

起征点(tax threshold)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免征额(tax exemption) 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相同点,即当课税 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 免征额时,起征点制度要求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而免征额制度则要求仅对课税对象 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在税法中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是对纳税人的一种照顾,但二者照顾的 侧重点显然不同,前者照顾的是低收入者,后者则是对所有纳税人的照顾。

税收要素剖析(最全总结)

87.75%关心财税动态的年轻人,都在看「解税宝」。

各大App商店搜索「解税宝」,新生代最新财税消息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