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细辛

 HGDFABCD 2017-04-02

北细辛

北细辛

北细辛


北细辛



  植物名称:北细辛

  别称:细参、烟袋锅花、万病草、高山泥里花

  细参英文名称:Asarum,Chinese Wild Ginger

  科属:马兜铃科,细辛属

  细辛─北细辛,中药名,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的泛称,是一种带“剧毒”的中草药,常用量药剂内一般不过一钱(3g)。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茎横生,直径约3mm,顶端分枝,节间长2~3mm,节上生有多数细长的根,根粗约1mm,捻之辛香。叶通常2,心形或肾状心形长4~9cm,宽5~13cm,脉上有短毛,下面被较密的毛;叶柄长约15cm。花单生于叶腋;花被筒壶状,紫色,顶端3裂,裂片向外反卷;雄蕊12,花丝与花药近等长;子房半下位,花柱6。蒴果肉质,半球形。花期5月,果期6月。

  1.北细辛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根茎横走,生有多数细长的根。叶2--3片,心形或肾状心形,长宽均8--12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叶柄长约15厘米。花单生于叶腋,接近地面;花被筒壶状,紫色,顶端3裂,裂片向外反卷;雄蕊12,花丝与花药同长;子房半下位,花柱6。蒴果肉质,半球形。花期5月份,果期6月份。分布于东北及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等地。生于山林下、山间阴湿草丛中;有栽培。

  2.华细辛根茎较长,节间短。叶1--2片,心形,长7--14 厘米,宽6--11 厘米,先端锐尖至长锐尖,质稍薄,两面疏生短柔毛;叶柄长10--15 厘米。花被顶裂片平展而不反卷;花丝长于花药。蒴果近球形。分布于陕西省、四川省、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地。生于山谷、溪边和山坡林下阴湿处。

  3.汉城细辛酷似华细辛;叶片较厚,叶下面通常密生较长的毛;叶柄有毛。分布于吉林省、辽宁省。生于沟谷灌丛及林下阴湿处。

  产地
  北细辛、汉城细辛习称辽细辛;华细辛称细辛。北细辛主产于东北,销全国并出口。汉城细辛主产于吉林省、辽宁省,产量很小。华细辛主产于陕西省、四川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等地亦产,多自产自销。通常以东北产者质优,华细辛以陕西省华阴产者佳。

  生长特性
  喜阴凉湿润环境,耐寒;宜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而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于7月份上旬陆续采收种子,随即播种。条播行距15厘米,深3--4厘米,覆±2--3厘米,每亩用种量4公斤;穴播行株距10厘米×7厘米,每穴种子7--10粒,也可分株繁殖,株行距7厘米×17厘米。播后于翌春出苗,培育2--3年后定植或移栽。每年中耕除草2--4次,除施足基肥外,需追肥2次,如无自然林荫,需搭棚遮荫,荫蔽度为50%--60%。越冬前,畦面盖草或用枯枝落叶覆盖。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或在根际灌浇。虫害有地老虎,可用毒土毒杀或毒饵诱杀;黑毛虫与蝗虫,用2.5%敌百虫粉剂喷雾或用0.1%可湿性敌百虫液喷杀。栽培研究进展:略

  北细辛属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北细辛性味:性温,味辛。《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北细辛根部纤细、气味辛香,味道辛辣、舌头有麻痹感。北细辛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能耐严寒,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亦有少量分布。北细辛又名细参、烟袋锅花、细参。

  植物形态
  北细辛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具短分枝,长1~1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灰棕色,粗造,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厘米,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厘米,直径0.1厘米。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根痕。基生叶1~3,具长柄,表面光滑。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心形至肾状心形,全缘,先端急尖,基部深心形,长4~10厘米,宽6~12厘米,表面淡绿色。有的有花多皱缩,钟形,暗紫色,花被顶裂片由基部反卷与花被筒几全部相贴。果实半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为多年生草本。夏季果实成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去泥沙,阴干。

  北细辛生于山坡林下、灌丛阴湿处。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亦有少量分布。

  药用价值
  北细辛有降止咳功效

  1、全草入药,用为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之效。北细辛大辛纯阳,为药中猛悍之品,以温散燥烈为能事,用之得当,则其效立见。兹略举临床运用之数端于次。

  (1)降止咳
  前人曾形象地把肺喻为钟,所谓“肺如钟,撞则鸣”,外而风寒燥热,内而七情致损,皆可以影响于肺,使肺气失宣散肃降之常,发为咳嗽。北细辛所治之咳嗽气逆,乃为外有寒邪,内伏水饮,中外皆寒之证,小青龙汤便是代表方。此方之结构,大率分为三组,一组药是用麻桂解表散寒(《伤寒论》原文为“伤寒表不解”)第二组药是用干姜、半夏蠲除水饮(《伤寒论》原文为“心下有水气”)第三组药是白芍药、五味子,甘缓酸敛,缓和药性之猛暴,使之成为有制之师。而北细辛一味,在方中独有深意,一层意思是助麻桂解表;一层意思是助姜夏化饮;而五味子酸敛,与细辛之辛散相伍,一合一开,意在使肺之宣降复常,而咳逆自止,则是第三层意思了。仲景用药之妙,在此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医生治咳嗽的通病多出在两方面:一是用通套的止咳方药,见咳止咳;二是宁可用清热化痰药,也不轻用辛温燥烈之品。如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膏之类,也以凉药居多,是以热咳或可以有效,寒咳则雪上加霜矣。这两者都错在失去了辨证论治精神。

  (2)利水消肿
  肾炎初起,有类风水,‘但有夹寒夹热之异,其症头面浮肿、畏风、舌苔薄白、脉浮。夹热者,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用加减越婢加术方 (麻黄、石膏、苍术、白术、蝉蜕、白花蛇舌草、连翘、金银花、车前草、野菊花、泽兰、益母草)夹寒者,舌淡、苔白、脉不数、口不渴、畏寒,则取仲师治少阴反热之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制附片、北细辛)合五皮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其效甚捷,盖北细辛既温少阴之经,又兼有行水气之长,往往三五剂即可消肿。肾炎虽多见血压增高,而麻、附均有升压作用。

  (3)宣痹止痛
  北细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风火牙痛,症见牙龈肿痛、喜吸凉风、口渴、舌红、脉滑数,常用北细辛与石膏、荆芥、防风、薄荷、川芎、赤芍药、露蜂房、白芷、黄芩、升麻、甘草配伍,既是“火”,用石膏、黄芩正为的当,北细辛有发散之长,取“火郁发之”的意思。此方加川乌、花椒,对龋齿疼痛也极有效。

  北细辛也常用于痹证疼痛,《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无论风寒湿痹、风热湿痹均可用之,但寒证用量可加大,后者则仅取其宣通经隧,冲开蕴结之湿热,用量则不宜重,一般3-5g即可。

  北细辛亦为头痛要药,寇宗爽说它“治少阴头痛如神”。实际上风寒、风热头痛也常用之,《局方》川芎茶调散以及菊花茶调散即是其例。

  (4)止痛愈疡
  口疮多属于火,但有虚火、实火之异,实火宜清宜下,虚火可补可敛。以黄连配细辛,一寒一热,一直折,一发越,合奏消炎止痛之效,除内服外,也可以黄连3份,北细辛1份,共研细末,蜂蜜调外搽。对虚火口疮,则常于辨证汤药之外,用北细辛15g,研细末,水蜜各半调匀如糊状,放置纱布中,贴在脐部,用胶布密封,2日一换,一般3日左右,口腔溃疡可获愈合。

  由于本品味辛走窜,善于通阳散结,对某些顽症痼疾如红斑狼疮、湿疹、肿瘤、帕金森病、心动过缓等,辨治方中加用北细辛,多可提高疗效。唯阴虚火旺、舌质红者忌用。

  2、兽药用于治咳嗽喘、便秘。

  3、农药作杀虫剂和杀菌剂。

  炮制加工
  用镐深掘,将北细辛连根挖出,防止须根拆断,除净泥土,保持茎叶根完整,捆成小把,悬挂在通风的棚下阴于或晾干,但不宜在强烈日光下晒干。也不得用水洗,以免气味降低。

  炮制:
  取原材料,除去泥土杂草,清水洗净,稍润、切断片,及时干燥。

  用量用法
  1g~3g。外用适量,可研末吹鼻或外敷。用量原则上为散剂(粉剂)严格控制在3g以下,入汤剂可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及用药者的经验,酌情如大剂量,但前提是煎透。北细辛挥发油中的甲基丁香酚、榄香素、黄樟醚为主要生理活性成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随煎煮时间延长,挥发油挥散更多。毒性成分黄樟醚在汤剂煎煮30分钟后仅存2%,比其主要有效成分甲基丁香酚更易挥发。从药理学上证明了较大剂量细辛入煎不但安全、亦有效,与众名中医超剂量使用细辛安全有效的结果是一致的。

  超药典剂量使用细辛,若无十足经验或把握,应从小剂量渐增。适当加大剂量,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用量过小会贻误病机,使疾病缠绵难愈。但中医学原则一切仍以安全为首要。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散,故气虚多汗、阴虚阳亢头痛、阴虚或肺热咳嗽者忌用。又有小毒,故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研末服更须谨慎。

  避免蓄积中毒和过量中毒。中毒反应为头痛,呕吐、出汗、烦躁不安、面赤、呼吸急促、脉数、项强、瞳孔散大、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继之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中毒救治
  过量北细辛中毒救治:对症处理,催吐、洗胃;静注戊巴比妥钠控制抽搐;昏迷者用安宫牛黄丸1粒、苏合香丸1粒烊化鼻饲;尿闭者导尿;静脉点滴10%葡萄糖或糖盐水,并加入氢化可的松;中草药解毒可用黄连解毒汤、绿豆汤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