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计委:听神经瘤临床路径

 eve0328 2017-04-02


一、听神经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听神经瘤临床路径(ICD-10:D33.308, 309M9560/0)行开颅听神经瘤切除术(ICD-9 04.01)。

(二)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三叉神经症状:最多见,多为首发症状, 表现为患侧面部及口腔麻木感、痛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其次出现阵发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疼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多以单侧牙痛或颜面、下颌、鼻旁疼痛起病,以后可逐渐出现咀嚼肌、颞肌无力或萎缩;

(2)临近结构受侵表现:包括颅神经、脑干、小脑受压迫产生的症状,如肿瘤位于后颅窝者可逐渐出现复视,周围性面肌麻痹及进行性耳聋,晚期可有小脑症状、颅内压增高和后组颅神经症状;位于中颅窝者可逐渐出现视力障碍、动眼神经麻痹、同侧眼球突出等症状;肿瘤骑跨于中、后颅窝者可引起对侧轻偏瘫及小脑症状;

(3)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等,由肿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引起。

2.辅助检查:

(1)头颅CT:肿瘤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的卵圆形或哑铃形,常骑跨中、后颅窝,骨窗像可显示中颅窝或岩骨骨质的破坏吸收;

(2)头颅MRI:肿瘤典型征象为哑铃状,骑跨中、后颅窝生长的边界清楚的肿物,T1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或等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被强化,少数囊变者环形强化,瘤周一般无水肿。MRI可显示肿瘤与临近结构如脑干、海绵窦等的关系;

(3)颅神经电生理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第1版)、《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版)、《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版)。

1.临床诊断为听神经瘤,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开颅三叉神经肿瘤切除术;

2.病人一般情况好,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能够耐受全麻手术;

3.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要向病人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3.308听神经瘤疾病编码。

2.当病人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7)头颅CT、MRI;

(8)神经电生理检查: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面肌电图;

(9)其他检查:纯音测听、视力视野、前庭功能检查;

2.根据病人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DTI、DWI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汪复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开颅三叉神经肿瘤切除术,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选用手术相关设备包括神经导航系统、超声吸引器系统等;

3.手术置入物:电生理监测电极,颅骨、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

4.术中用药:激素、脱水药、抗生素,小脑幕上关颅时应用抗癫痫药物;

5.输血:视手术出血情况决定;

6.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头颅CT、MRI扫描,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根据病情复查术前检查项目,如视力视野、神经电生理检查、纯音测听、前庭功能检查等;

2.建议根据术前病情及检查项目,必要时行心、肺功能、认知功能评定,另外可行DTI、DWI等检查;

3.术后用药:脱水药、激素、抗生素,小脑幕上开颅可应用抗癫痫药物;

4.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一次;

5.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时间;

6.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复查心、肺功能,行认知功能评定

(十)出院标准。

1.病人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继发脑脊液漏、切口感染或延期愈合,脑积水,颅内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