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茶史 ▏清末民初大茶商卢次伦与“宜红”

 何宏江 2022-01-17

【编者按】我们现在所说的“宜红工夫茶”,与清末民初的大茶商卢次伦当年开发创立的“宜红茶”是有区别的,它们有关联,但不完全是一回事。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茶史,全面系统了解一下卢次伦先生与“宜红茶“。

【宜红】回归记:邓宜平律师讲述商标维权艰难历程

卢次伦


号月池,人称大卢公 广东中山县翠亨村人,清末民初大茶商,为中国名茶"宜红茶"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    名

卢次伦

别    称

大卢公

字    号

月池

所处时代

清末民初

出生地

广东中山县翠亨村

出生时间

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五日

去世时间

1929年冬

主要成就

为中国名茶"宜红茶"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录

  1.  人物简介

  2. 成就及荣誉

  3.  卢次仑与泰和合

  4. 泰和合地址

  5. 泰和合茶号特点

  6. 泰和合茶叶品质特点

  7. 泰和合的兴盛

  8. 历史

人物简介

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农家。自幼好学,15岁,即读完《四史》、《通鉴》、《诸子》等书。以后,随哥哥在家务农,农闲学医,不久,便能在种田之余义务行医。此外,还研究方舆、地志一类的学问。24岁,借行医游历,探测矿产资源,先后到过桂林、个旧、衡岳、泰山、曲阜、宜滨等地。

光绪十年(1884),卢在广州结识一位矿冶专家,得知湖北鹤峰南北镇附近的九台山,有开采价值的铜矿。光绪十二年(1886)春,卢率领数十名采矿伙伴,带着湖南官方签发的开采证,经石门宜市(今壶瓶山镇)到鹤峰九台山开铜矿。后因鄂、湘发生地界与矿区产权纠纷,纠缠不息而停顿。同伴回粤,卢独留宜市。十三年(1887),卢在品尝客店老板斟的新茶白毛尖后,拍案叫绝,迅即询问老板有关植茶、制茶及产量销售等问题。卢得启示,决定留在宜市开办茶业。并随即走访宜市的苦竹洞及宜市附近的所有茶园。

十四年(1888)四月,卢回粤筹资,5月回宜市,并从安徽祁门请来技师,改制红茶。这年产茶4000余斤,销往汉口,得利成倍。十五年(1889),卢在宜市松柏坪盖起制茶大楼,做上巨型茶号“泰和合”金字招牌。茶号下分管事、工厂管理、文书、司帐、管钱、运输、总务、研讨、赈济、分庄等10个部门。并在五峰、长阳、鹤峰、石门四县的茶区设茶庄数十个,办理采购和运输,又在津市、汉口设津庄和汉庄,办理转运和销售。

成就及荣誉

卢给精制的米茶命名为“宜红”。其本意是宜市的红茶,也有宜乎其红之意。红茶产量逐年上升,由5万斤、10万斤、12万斤,到1899年接近30万斤,达到鼎盛时期。从业人员6000余人,有运输船只100余艘,骡马1000多匹。卢为运输便利,建成从鹤峰至津市青石板路350多公里,修通各茶区山路250余公里,整治宜市至石门县城渫水险滩危石50余公里。此外,卢还十分热心群众文化及卫生福利事业。曾组织“宜红班”,改良石门地方剧杨花柳,到各茶区演出;组织艺人下茶区说书;捐资办学、设义渡、救济灾民等,给宜市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民国8年(1919),卢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生意受到严重影响,又因桑植盗匪搔扰,严重影响“宜红”生产、运输和销售,遂将“泰和合”红茶号关闭,并将残余分庄转让给手下门生,鹤峰人张佐臣经营打理,自己回广东故里。1929年冬,因病去世,终年71岁。

卢次仑与泰和合

泰和合地址

坐落于湘鄂边陲的石门泥沙古镇,翠岭怀抱,渫水流碧。面河一条青石板小街,檐瓦参差中,一道雕图镌花的青石大门默默立在那儿,外人或许不曾知道,这里即是曾经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一幕的“泰和合”茶号。老板卢次伦(又名月池)。

泰和合茶号特点

“泰和合茶号”1893年春建立,建筑宏大,功能齐备,茶号面对渫水,大门用青石镌花,高达丈余。大门前,两株巨楠如蓬如盖,拔地高举。茶号主楼前后三进,第一进为人事、经济两个管事办公地方;第二进为接待官府官员、客商地方;中间一座望楼,八方三层,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名“三泰楼”,取“天、地、人三泰”之意,并以此建成“天、地、人”三层。第一层称地层,其八面抱柱上雕八只飞狮;第二层为人层,绘八仙过海图画;第三层为天层,绘天泰八卦。第三进为卢次伦起居寓所。茶号主楼东侧是制作、储放茶叶库房。库房外,隔着一条石板街,分别毗建有医务室、食堂、裱糊铺(制作茶叶包装)、百货行以及稍离不远的骡马房(常年养有上百匹骡马,以便茶叶旱运)。茶号主楼西侧建大片房屋,是专事分拣茶叶的地方,称“赶楼”。春季制茶繁忙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赶茶”男女,多达千众,“赶茶”时山歌不断,热闹非凡。泰和合茶号还建有一处船厂,专事打造运茶船只。

泰和合茶叶品质特点

泰和合制作的红茶,称“宜红”功夫。泰和合老板卢次伦对“宜红”制作极为讲求品质,不仅从安徽祁门专门请来技师,而且从长沙、湘潭等地请来一批“内赶”精工(常年在茶号从事较精细的“赶茶”称“内赶”;季节性赶茶的称“外赶”,只做一些初级性的工艺)。当时,全国红茶有祁、宁、川、闽、湖、越8种名品,宜红功夫是其中倍受国际市场青睐的名品之一。泰和合茶号不仅在湖北五峰、长阳、鹤峰、湖南石门等产茶区设有数十家茶庄,办理采购运输,而且在津市、汉口分别设立了津庄、汉庄两个专事转运销售茶叶的茶庄。当时,泰和合制作的“宜红”主要销往英国。19世纪90年代,泰和合生产经营达鼎盛期,1899年,宜红茶产量突破了30万斤大关,全厂内外员工(含各分庄、津汉两庄)近6000人,仰其生息者近万人,旱运骡马达五百多匹,水运繁忙时茶船竟多达百余艘,云蒸霞蔚,钟鸣鼎食。

泰和合的兴盛

泰和合的兴盛为闭塞偏远的泥沙古镇带来的崭新的气象,一百年前的泥沙镇有湘北小香港之称。卢次伦利用宜红的兴盛,大兴义举;历时10年,疏通渫水200余里险滩礁石。开山凿石,铺成泥沙至津市,泥沙通往鹤峰、渔阳关等数百里青石板道路。他兴建义仓、义渡、兴办义学,按每只渡船置“课田”20担,将泥沙以下300里水路上的渡口全部办成“义渡”。甚至,为了淳化风俗,他还办起了“宜红”戏班。卢次伦的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卢次伦自觉事业有成,踌躇满志,曾赋诗自况:“云蒸霞蔚催吟筹,七枕生风兴自悠。海国流芬千古事,人生到此复何求。”1917年,卢次伦70大寿,长沙、临澧、石门及湖北鹤峰等县县长亲送寿匾前来祝贺,临澧县的寿匾写的是“望仲湘鄂”,长沙县寿匾写的是“海国流芬”。

历史

在内忧外患的旧中国,泰和合居然能在中国茶叶史发展史上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卢次伦创建的“泰和合·宜红”事业,从1889年深秋起步至1917年走向没落,历时28年,其鼎盛时期自1892年定名“宜红”起至1916年止,历时25年。从国际环境考察,这一时期适当我国红茶外销五十年全盛时期(1866~1917)的中后期,由此可知,旧中国整个茶叶外销的兴衰势必影响“泰和合·宜红”事业的兴衰。可叹的是,泰和合最终还是失败了。在汉口,英国商人对卢次伦运去的宜红茶压级压价,愤怒之时,他将运去的茶叶在码头上烧了。1916年2月19日,哥老会抢劫泥沙,威逼卢次伦交出当年澧州知府王子宾送给他作为护厂的枪支。同年8月,桑植县界老会田金标以500余众,洋抢三杆,大刀若干,一夜之间窜来泥沙,杀人放火,掳夺奸淫,卢次伦一家大小受绑架,财产被洗劫一空,泰和合红茶号的木结构房屋被焚,泥沙两华里的街坊被烧毁一半,劫后景象萧条凄凉。为了保护自己财产和社会一方治安,卢次伦特派人到广东买来一百支洋枪,捐给当地官府组建保安队,维护地方治安。哪知连他自己武装起来的保安队也内部不纯,打起了泰和合的主意。尔后,又碰到当地豪劣觊觎卢氏,暗施毒计,侵占田产,勾结土匪,勒索财产,茶号又得不到地方官府的扶持与保护,使泰和合茶号迅速走向没落。无奈之下,卢次伦只好关闭百年茶号泰和合,并将泰和合茶号在鹤峰等地的分庄低价托让给其手下门生鹤峰人张佐臣等经营管理,张继续惨淡经营.但最后改名"圣记张永顺茶号".将泰和合发扬光大是后事.

1919年的一天,卢次伦离开了泥沙古镇,离开了他寄托着宏伟梦想的泰和合茶号,离开了有着深厚情谊的湘鄂边区的土家人,离开了他苦心经营的几十个茶庄,携全家于泥沙张家滩黯然伤别,登舟东下,返回广东中山县(原香山县)老家。前往送别的卢氏门生故旧,附近茶农达数百人,依依惜别,无不感慨唏嘘。

相关人物


张佐臣(1863~1938)

字崇圣,排行第六,又名张六佬,茶王。清末民初鹤峰县容美镇人、汉族。为湘鄂名茶"宜红茶"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撒打算打算大苏打。

张少年时不爱读书,好逛赌场,常钻入赌桌下拣小钱,积聚成贯,深藏不露。平时寡言语,轻礼仪,不修边幅,性情豪爽。妻子分娩,他不接的苏打水大撒旦是大三大四多少多少产婆,自己动手接生,不忌讳当地"倒霉"之说。张早期先学屠宰,后经表哥李艺武引荐,同大茶商"泰和合"茶号主管卢次伦相识,开始背秤串乡,收购红茶。很快以机敏、干练很快受卢次伦赏识,收为雇员,不久成为"泰和合"茶号头号红人。

1914年,英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茶号生意大受影响;加之泰和合茶号又遭到桑植土匪的抢劫;卢次伦家人也遭绑架;泰和合茶号生意每况以愈下,1916年,垄断湘鄂红茶42年的"泰和合"茶号停业,其分庄子庄一齐关闭。卢告别湖南回乡养老。临走将"泰和合"残余设施低价盘和给手下门生张佐臣,期其有所作为。张得以自立"圣记张永顺茶号",开鹤峰人自设茶号先例。

不久,张佐臣雇请了经验丰富的老搭档郁天徐为帐房 ,八面玲珑的叔丈吴子陪为总管,工于心计的赘婿洪哲人为经纪人,将茶号管理得井井有条。为了控制主要产茶区,他在留驾司、北佳坪、茶园坡、五里坪、百顺桥、南渡江等地设立分庄,严格规定分庄收茶要依质论价,不准收茶人以停收、压价转手牟利。允许预付定金,还开设小店,提供茶水 ,方便茶农。他用重金请来制茶师傅,在城关设初制厂,初制后分转石门县的泥市和五峰县的渔洋关精制,然后自备船只运到武汉专点"圣记张永顺",直接销售给外商。

其间张邀请美国茶师到鹤峰考察,称"鹤峰红茶为上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浸汁程度较优",被茶商多取为样品。此举为"宜红茶"走向世界,成为当时英国皇家贡品奠定了基础。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张佐臣在无锡被悬赏通缉,他在安排好地区的隐蔽转移工作后,回沪向上海党组织报告请示。

张除经营红茶外,还在茶道上开骡马店,在宜都设布庄,在汉口开旅社,广聚钱财,十年暴富。张做事情务求认真,经常背褡裢,骑毛驴,走乡串户,了解各地民情并不断寻找新的商机。他拥有上百个田庄,万余亩土地,据说他的骡马店一直从鹤峰经营到汉口,时人称为"六老爷"、"茶王"。1928年到1933年土地革命时期,张佐臣逃到外地,1934年国民政府恢复对鹤峰统治时返回,继续经营红茶。为与外商挂钩,恢复出口,1938年前往武汉。因日军进逼,终无所成。是年病逝于汉口。

寻找“宜红”的历史记忆


宜都茶厂历史资料图片

图片提供者(李治平:宜都茶厂第一任厂长、张永久:作家)


本网系列文章将在北京时间、百度百家、搜狐、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中华名茶网宜昌茶叶网、宜昌书画网、茶旅网、茶旅天下、茶驿站、中华旗袍网、中国茶书院、中华名茶馆、中国茶商报、漫话茶人、七茶文化产业网、中国茶生活、西北茶业资讯、中国水仙茶网、茗人汇、国际茶叶品牌网、雅安藏茶网、中国黄茶产业网、山居岁月、中华茶艺术网、茶旅世界、中华茶友集结号、茶叶人才网、中国建盏网、丝茶之路、中国八仙茶网、七茶学院、中国茶学社联盟等知名网站同步更新。

精彩内容

【编者按】“宜昌茶叶网.寻找宜昌民间制茶人行动从2011年开始,每年致力于发现和挖掘隐藏在民间的制茶高人,甚至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等,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持续深入地寻访活动,将宜昌民间手工制茶及茶文化的历史挖掘和保留传承下来。今年,我们在春茶上市之际,特推出这期专题,首先推出“宜昌民间制茶人五星级酒店炒茶”活动,期待更多人关注宜昌民间制茶技艺,更好传承这项技艺。我们希望您推荐更多的宜昌民间制茶高人和大师,如果您本身就是制茶人,也期待您的自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