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养生

 JXY雨萌 2017-04-03




The Season Of Qingming


“清明时节雨纷纷”





仲春Middle of Spring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淮南子·天文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图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侯

桐始华:白桐花开放。

田鼠化为鴽:喜阴的田鼠不见了。

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宋)《苏堤清明即事》    





芳草绿野恣行事,

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  (宋)《郊行即事》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气候逐渐转暖,但此时南北温差大,气温常忽冷忽热。此时万物生长,机体也应顺应天时。清明时节,凡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均应避免。心情应该保持舒畅,多到户外踏青。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清明节气正是人体内肝气旺盛时候,而肝气过旺就会对脾胃产生影响,妨碍正常消化吸收,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引发各种疾病。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以防肝气太旺,使肝阳上亢。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 






中医认为“春气者,诸病在头。”一到春季,许多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在五行中,春属木,与人体肝脏相对应。肝主疏泄,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春季是肝气向外舒展的季节,如果肝气郁结无法向外舒发,人体气血运行便会紊乱。





从养生来讲,清明时期,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人们宜多到户外运动,如晨练、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运动量。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此时,各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发物”。


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

——《黄帝内经》   


要学会制怒,保持心态平和,使肝火熄灭,肝气顺畅。还应进行适量运动。春季万物萌发,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可以多开展一些户外活动,选择动作轻柔的运动方式,像散步、太极拳等,也可以多去野外放风筝、踏青。这样做不仅能使身体吐故纳新、气血顺畅,还能消除抑郁、舒畅心情。此外,风邪侵袭也会引发高血压,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脱棉衣。





阳春三月,气温逐渐升高,桃花、野花争相绽放,但在享受春光的同时,有些人却出现鼻子奇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中医认为,多由于肺气不足、肺内有寒所致。由于肺开窍于鼻,气机不畅就会使鼻窍不通、鼻塞头痛。


鼻炎调治在于补肺气、祛寒邪。可按摩神阙穴(脐部),按摩时先将双手搓热,稍稍用力顺时针按摩50次,再逆时针按摩50次。《医学源始》说:“人之始生先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之始生,五脏六腑之成形故也。”神阙穴是任脉的要穴,无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还是五官九窍、皮肉筋骨都与神阙穴相通联。所以按摩神阙穴,不仅对于过敏性鼻炎,对关节炎、中风、水肿、荨麻疹等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还可采用中药——鹅不食草进行调养。中医古籍中说:“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息肉。”它常被用来治疗感冒、鼻塞不通、鼻息肉、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疟疾等病症。



FoodList

清明吃什么



眼下正是吃野菜的好时机,荠菜美味可口可常食。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肺经,有凉肝明目、利湿通淋、降压止血的功效。荠菜的吃法有多种,民间流行在农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荠菜还可和芹菜一起煎汤,或切碎后直接泡茶,或凉拌、熬粥、炒菜、包饺子等。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打青团,是清明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制作活动之一。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