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亚迪都有什么奋斗史?

 q1338 2017-04-03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2月10日,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收购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比亚迪,英文: BYD Company Limited,港交所:1211),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总部设于广东深圳,主要生产电池,近年来在手机部件、汽车制造以及笔记本电脑代工等方面也有发展。公司主席是王传福,集团总部及厂址都在深圳市龙岗区。

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创始人王传福在2009年9月28日发布的2009胡润中国百富榜上以350亿身家成为中国大陆首富。

作为一名汽修工,也是比亚迪速锐车主,比亚迪的能力和实力是有目共睹的,技术总是比其他车型先进先进那么一些。混合动力,缸内直喷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性能优越,当然故障率是不可避免的,新的技术肯定要经过漫长的风雨才能成熟。如果采用一些老的技术和平台,车辆的稳定性肯定很好,故障率低,但是性能肯定一般,而且口碑会比较好。比亚迪选择了前者。我也选择了比亚迪,我相信比亚迪以后会更好更上一层楼



1992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位于帝都的长治久安大街西侧,年仅26岁的硕士王传福成为有色金属研究院的301研究室负责人。在此后的2年间,王传福在体制内继续从事电池领域的研发。或许正是在“体制”内的经历,让王传福在此后20年间都在某种程度上“亲近政府、远离政治”。

 1993年,这位全国最年轻的处长被派遣到深圳,成为院方与比格电池合资公司的董事长。在这个全民炒股、全民下海的年代,耐下心来做研究还是利用机遇去创业,已经是很多业务干部和技术研究员们难以取舍的纠结笔者专注金融领域已有数年、如有投资意向的朋友或者被套的朋友可以加我一起探讨V信、jfds919520。

  1994年,即便在今天,我们都很难获悉王传福在比格电池厂的1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促使他即使在总经理的高位,最后都毅然决然的辞职走人。或许从“体制”到“商人”的变化,使得王传福的“野心”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也正因此,王传福开始了二次创业继续研发电池。

  备注1:从1992年至1993年,中国汽车发展逐步有了自己的态度,一些合资车厂逐步跟进,桑塔纳被当做半个BJ-212用。

1995年,王传福获得一笔250万元的投资后,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在“大哥大”、“汉显”、“BP机”逐步流行于大陆的时候,开启了国人对数字产品热捧狂潮。那么问题来了,尤其喜欢在大庭广众下,拿出“大(二)哥大”讲电话的先富裕起来那部分人,对于后备电池的需求开始加剧。而一块动辄上千的原厂电池其成本也不过300元。此时,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以及香港台湾等工厂,开始生产第三方品牌的镍铬充电电池。当然,此时已经是比亚迪掌门人的王传福自然是不能放过“掘金”的第一步。

  就在同年12月,比亚迪获得了来自三洋的手机电池订单,比亚迪终于借此时机开启了在二次充电电池领域暴走模式。其实这里就有些内容耐人寻味了,为什么默默无名的电池企业会获得同时电池生产大厂三洋的青睐?或许是因为初生牛犊的比亚迪靠自己技术优势、低成本控制的有利条件,为大厂进行代工且不会对甲方构成威胁。当然,对于大规模进行OEM模式运营,“比亚迪”品牌的中文发音并不会被采购方和使用方所关注。如果王传福能够意识到10年后,比亚迪牌汽车正在饱受品牌谐音而遭受指责,不知道是否还会坚持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历史的发展是不可能有如果和假设。

  备注2:这一年,一汽-大众公司合资建设的15万辆轿车工程部分厂开始批量生产,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和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香港、台湾甚至是大陆的经济开发区,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波及。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已经将菲律宾、泰国和其他国家的金融经济体系冲击的体无完肤。此时,比亚迪的贴牌代工生意虽然做的风风火火,但既是竞争对手又是老师的日系电池厂在金融风暴的打击下受损严重。比亚迪的产品因低成本和灵活多变的交易方式,被飞利浦、松下甚至摩托罗拉等手机大厂看重。金融风暴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大国的风范,比亚迪的产品正悄然无息的走向国际市场。

  也正是这次机遇(挑战),让王传福看到了自身的发展不足之处。当然,这也促使作为一名技术工程师出身的王传福,更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通过优化负极添加剂,可以阻滞镉金属颗粒长大,改善了电池小电流通过充电性能及循环寿命。使得比亚迪的电池产品的技术优势逐步崭露头角。

  虽然在此后3年中,比亚迪的镍镉电池产量一度占据全球40%产能,但是镍铬电池的发展也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而比亚迪对锂电池的低成本商业应用也做好了准备。未雨绸缪,并不是对自己发展的不确定,而技术研发永不停息,看似顺风顺水的比亚迪此时已经被一些国际大厂所警觉。17年后,成为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在这一年进入比亚迪。

  备注3:此时,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是一汽奥迪、上海大众、东风雪铁龙的天下。笔者家里购买的两箱化油器富康共花费(包括上牌保险)近18万元。

“技术为王”的发展根本,已经在此时根植于比亚迪。

  1999年,诺查丹玛斯预言的所谓“世界末日”没有来到,澳门也顺利的回归祖国。就好像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成为特别行政区时,曾经妄言我中央政府不会治理好香港,而结果却是“歌照唱,马照跑”。踌躇满志的王传福为了技术发展,在欧洲开设了研究机构,并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比亚迪向世界又迈出了一小步。

 虽然保持着颇具风度的微笑,但是王传福内心已经警觉到竞争对手的压力。

  2000年,比亚迪在打败了来自台湾的对手,“毫无悬念”的获得摩托罗拉的订单。但此时的比亚迪业务从事着手机电池贴牌供应,只是众多电池企业中稍微起眼的供应商。或许王传福心中开始盘算着向更高端的制造业主动进击笔者专注金融领域已有数年、如有投资意向的朋友或者被套的朋友可以加我一起探讨V信、jfds919520。

 2001年,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内掌握了发泡镍锟焊、正极端面焊工艺,改善电极集流性能,提高SC系列大电流放电性能。也因此得到了BOSCH极其客户的认可。这一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产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亿只。同一年,比亚迪在南韩成立了代表处。

 仍显羞涩的王传福,即便在比亚迪香港上市时,仍然是愁眉不展。

  2002年早些时候,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开启了金融领域的博弈之战。此时中国媒体,以及所谓的上级主管单位都不曾过多关注其上市的动态。比亚迪的传统竞争对手“富士康”,早就拥有了全球争霸的实力。2012年的4月份搭载比亚迪自行研发生产1.5Ti动力+6前速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的速锐下线。由于出色的动力以及具备遥控驾驶的卖点,被各大媒体热炒。笔者也在第一时间试驾了这款比亚迪“二次腾飞后”的明星车型。11月份,搭载相同动力总成的G6上市。这意味着,比亚迪旗下车型全部车型都可以使用“增压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黄金组合。此时,比亚迪第2代混动车“秦”的研发,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简单的说一下比亚迪的成就,一个20岁的企业,造车仅仅只有10年左右,曾经靠f3 创造过销量神话,以低廉的价格让许多买不起车的人开上了f3 。 2004年参加北京车展用电动车参展,提出电动车的发展战略。被无数同行嘲笑!等2014年再参加北京车展时谁家的展台上没有新能源车就会被人笑话,不管是推上去的还是抬上去的这些曾经嘲笑过比亚迪的车企都展出自己的概念新能源车。王传福的战略领先他们将近10年,新能源车的技术储备领先其他车企两到三代!上汽推出的荣威550混动车就是比亚迪2008年推出的f3dm 的混动技术,上汽曾经从比亚迪挖过技术人员,才能在新能源市场上分得一杯羹。而现在的比亚迪的产品秦和唐都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的汉和明也已经完成研发定型,正在进行调试阶段。而且比亚迪的新能源车的毛利润都在百分之40以上,就这样的售价都比上汽的混动便宜。性能也更好。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比亚迪把一切能掌握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了,电机电池点控三大核心技术都是世界领先。有人可能说特斯拉很厉害~不好意思特斯拉目前只有点控技术,他的电池和电机都是采购的。有人说比亚迪没特斯拉性能好,我想说比亚迪肯定能造出和特斯拉同级别的车,只是市场还没发认同比亚迪,怕造出来没人买。反过来说比亚迪要是造出来了,他的成本控制也不是特斯拉能做到的,同样等级的车比亚迪的成本至少比特斯拉低百分之三十。因为在其他车企忙着骗补的时候已经完成对理矿产业的布局,也就是锂电池的生产原材料的入股投资。电池的成本控制无人能及!世界范围内没有一家车企业能自己生产电池,并且电池的原材料也是自家的。 话说回来特斯拉年年亏损,而比亚迪的7+4战略已经向全球布局……其中包括电动大巴,电动物流车~电动叉车~电动矿车,电动卡车拖车垃圾车……反正一切电动化。而且纯电类的车的单车利润比混动更好!混动毛利润百分之40以上,纯电的更高!高到比亚迪都不想透露他的利润比。就这样比亚迪在全球各地政府招标电动大巴时,总是能考优异的性能和更具竞争力的低价格胜出。拿下一笔笔国外的大订单。有人说比亚迪是不是太黑了,不是他黑,而且这个市场是空白的……没人和他竞争。比亚迪这些年在新能源研发上投入不少于200亿的研发经费。而且是多年的积累。这些技术也不是靠钱就能砸出来的,现在你给其他车企500亿他也不见得短时间内能追上比亚迪。因为比亚迪拥有1.5万研发人员,不少于8年的持续研发投入。比亚迪的研发已经程序话,研发效率也已经发生了质变。其他车企千方百计的从比亚迪挖人,但是他们永远挖不走比亚迪的研发体系。(上汽、吉利等车企都从比亚迪挖过人)。这些车企一边从比亚迪挖人,一边使劲抹黑比亚迪,不为别的就因为比亚迪太强大了,有多强大只有同行明白。 还有就是比亚迪的轻轨项目已经开始试运行了~这背后隐藏着上千亿的市场。轻轨的成本只有地铁成本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解决三四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直接和中车这样的超级国企形成竞争关系…… 感觉比亚迪都懒得跟其他自主品牌竞争传统汽车市场了。毕竟大家也不怎么待见比亚迪这个品牌,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了。比亚迪最厉害的是船夫的战略眼光~就连特斯拉今年都开始厚着脸皮模仿比亚迪的战略了。比如说完善光伏产业的整合~提出各类纯电特种车的概念,开始搞储能电站,发展各类纯电类公共交通的概念车。如果说哪个国内车企以后能够成为像丰田那样的世界级车企,我相信一定是比亚迪!虽然很多国人还不信……

比亚迪的汽车是副业,也做的这么大,比亚迪第一事业部做镍氢镍镉电池,目前全球出货了量第一,还有柔性PCB板,PCB板、液晶屏、第二事业部做锂电池,全球出货了大概第二名的样子,第三事业部做手机壳,一直到第九事业部,全部是电子事业部,包括,宁波半导体心片,手机,电脑代工,陶瓷厨具,空调,储能电站,太阳能,等等你能想到的,比亚迪都做,第十一直到第十九事业部做汽车,包括多媒体、以及收购日本二大汽车模具厂、以及现在的轨道交通事业部,比亚迪有,中央研究院(主要研究基础材料),电子通信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以及现在的轨道交通研究院,所以,比亚迪的强大,真不是一两个喷子能理解的!

比亚迪汽车的员工离职率特别的高,原因是不会善待员工,比亚迪内部的工资分为,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包干工资,半计时半计件工资,而且像比亚迪第六事业部又有什么狗屁调休单制度(说白了就是打白条),在第六事业部“I”级别的工人礼拜六礼拜天加班的工时超过40小时以后就不给钱了,就打白条给调休单了,“H”级别的超过32小时的也是如此,比亚迪的员工带的口罩一个月就给你五个……王传福高高在上的,员工的话怎么才能和你沟通一下啊!你的新浪微博都是好几年前的了

1995年建厂,打破日韩垄断,生产镍镉电池,成为摩托罗拉国内第一家供货商,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厂。

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05年推出第一款车F3,F3最高月销量超3万台,全国第一。

2008年推出全球第一款双模混动电动车。

进入汽车行业一共13年,是中国第一个把汽车卖到欧美日的民族汽车品牌。

1995年倚靠200万起家,2015年营业额突破800亿,市值1500亿。

我觉得如果中国人都能和王传福一样认真肯干的话,中国工业、经济都有质的飞跃。

比亚迪车是好车,但有些4S店很坑,我就在常平周通泰比亚迪4S店买车被坑的,店里承诺不兑现不说,这只怪我没叫写在合同里,最坑的是给你合里写的落地价和你实际付的钱相差近万元,那少出来的钱,要给另外塞现金也不开任何单据的,我不知道是偷税呢还是应付比亚迪公司,再就是开最低裸车价购置税给你,但你实际远不是按这个付款的。所以建议大家买车时选4S店需谨慎!

比亚迪的离职率特别的高,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是深圳市的最低基本工资,像第六事业部还有恶心的调休单制度意思是说,礼拜六礼拜天加班费不给全部的,一部分打成调休单强制性的,只能是在工作日(礼拜一到礼拜五的时候能用)而且比亚迪的工资待遇特别的奇葩,里面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半计时半计件工资包干工资,另外计时工资还不一定给全,没有年终奖…………

奋斗史长到不想写,如果比亚迪的故事拍出电影或者连续剧那么会非常不错,是一部自强,励志的故事,值得中国人学习与反思,回答短了点,但是真的不是能够在这里书写的,既然说不完全,说不全面,这样不会有助于大家去了解比亚迪,以其这样不如不说,真的想知道的人自己会去百度,会去论坛找帖子,不想了解的人,看完我写的短文字都觉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