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襄阳:“三义石”的来历

 襄阳孙金福 2017-04-03
 
       位于襄阳万山的——三义石

在万山主峰巍然屹立着三块巨石,民间传说为“三义石”,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结义兄弟的化身。

东汉后期,曹操篡权,在许都(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公元199——220年在位)仅是“守位而已”。自诩为“帝室之胄”,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之后,胸怀“匡扶汉室”鸿鹄大志的刘备接受徐庶“宜枉驾顾之”的建议,于汉献帝建安12年(公元207年冬)亲率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二人,去拜访隐居隆中的诸葛亮。

万山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襄阳西去隆中的必经之地。其时,刘备、关羽、张飞曾“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的故居),前两次均未见到诸葛亮 ,怅然而归。转来时本应从万山以南的柳子关回襄阳,但刘备思贤若渴,一步一回首地思念诸葛亮,行至柳子关前,竟不愿过关,急切忘情地跳下坐骑,带着关羽、张飞登上万山主峰,希望奇迹出现,能够在万山山顶的高处看到诸葛亮的身影。到达山顶后,关羽、张飞坐于山顶歇息,刘备则立于山顶,面向隆中方向,虔诚地远远向西眺望隆中山。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三结义

由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两次均分别在各自的同一位置或立或坐,其身影便幻化为三块巨石,其中一块为站姿,头身分明,酷似人形,面向隆中方向而立,显然是刘备的轮廓;两块为坐姿,无疑是关羽、张飞歇息的身躯。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著名的“三义石”。

民间还传说,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两次在万山山顶向西眺望隆中山和诸葛亮,以致于幻化为三块巨石的诚心,冥冥之中感动了诸葛亮,于是才有了第三次真正见到了诸葛亮,才有了“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

如今,形象逼真,威武凝重的“三义石”已在万山之巅虔诚地屹立了1780多年,它不仅是刘、关、张三人对诸葛亮求贤若渴,一片诚心的见证,而且是上苍安排由东汉一统到“三国鼎立”的最初源头。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