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阳毛尖 || 采摘

 鑫钻红茶 2017-04-03


信阳毛尖之所以好,因为其采摘和加工技术非常特殊,造就了不同其他茶叶类自己独特的风韵气息,都知道信阳毛尖为十大名茶,但你知道信阳毛尖采摘和信阳毛尖加工的一些详细情况吗?

采摘时间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 茶”,开采的头两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 制也称为“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为夏茶,采摘 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八、九月间,秋芽萌发,采之则称为“秋茶”。秋季 萌芽多为养树而不摘,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 说。

 采茶时,不采老(叶),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茶果( 花蕾、小茶果实),对夹叶则及时采尽。制作特级毛尖,只采摘1芽1叶初 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兼有2叶 对夹叶。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四、五级采摘1芽 3叶及2至3叶对夹叶。

 新鲜芽叶采摘后需及时炒制。炒制的工艺规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 ―初烘―摊凉―复烘―择拣―再复烘―包装入库。炒制“生锅”起杀青、 初揉作用,叶片软绵,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即全部转入“熟锅”。除继续起蒸发水份作用外,主要是进行做条、整形加工,并使之发挥香气。熟锅炒制后,及时进行初烘,彻底毁灭茶叶残余酶的活性,防止氧化劣变,并初步发挥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状作用。初烘后摊凉2至於小时进行复烘,复烘之后择拣,再热烘一次即可密封。除人工炒制茶叶外,还有机制。唐代时用水车带动茶磨,将磨碎的茶叶制成团茶;50年代,用过简易筒形揉茶机和水利揉茶机,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别是由信阳县茶总公司、龙潭牌茶叶总厂开发研究的茶叶机械初制加工技术,结束了信毛尖必须依赖手工炒制的历史,把信阳毛尖的炒制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采摘标准

信阳毛尖的采摘标准是非常严格的:特级毛尖一芽一叶;一级毛尖以一芽一叶为主;二三级毛尖以一芽二叶为主,四五级毛尖一芽三叶为主。要求不采蒂梗,不采鲜叶。信阳毛尖茶叶里的成分让茶汤有苦和涩的口感,最终茶的清香会覆盖苦涩感,这是特级信阳毛尖的表现。

信阳毛尖对盛装鲜叶的容器也是非常讲究的,专门用透气的光滑竹篮盛装,不挤不压,而且还要求及时送回阴凉的室内摊放2~4小时,趁鲜分批、分级炒制,当天的鲜叶必须当天炒完。




评论功能已经开通,

欢迎茶友们在最下方踊跃发言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