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东建筑和北方官式建筑的区别

 rongma 2017-04-03

◆ ◆ ◆ ◆

2017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开始啦,还不快关注上方“古建平台”

◆ ◆ ◆ ◆

在这里小编主要以川东地区的民居建筑为主来介绍。

和北方官式建筑、江南水乡民居建筑有所不同,川东民居建筑带有一种明显的移民文化(湖广填四川),所以建筑拥有多种地域形式,如马头墙穿斗式吊脚楼

首先,从建筑屋顶形式介绍,常见的主要是硬山悬山(最多),其次是歇山庑殿,后两者多为寺庙或者会馆(很少选择用穿斗修筑),使用的瓦件和斗拱形式也有别于其他。

从建筑规格来看,有五柱二穿,七柱三穿,九柱四穿,用木枋将柱穿结起来,形成屋架。


在进深方向,前柱和后柱类似于北方官式建筑(抬梁式)的金柱,檐柱,而横向的枋则是类似官式建筑的梁,起到固定拉接的作用。


构件的名称也较官式也有些许差别。

前檐柱、前金柱、中柱、后金柱、后檐柱、前檐柱斗枋、前一瓜枋、前金柱枋、前一挑、前二挑、顶穿枋等。


和官式建筑有所区别在于它没有三架梁、五架梁、抱头梁,而是多出了一个前挑和后挑,而且檩下面并没有垫板,只有一根随檩,有时会把金柱枋用蝙蝠形状的拱形构件替代掉,随檩上也会有雕刻或是绘画上去的纹路。

民居建筑,南北方瓦件的区别并不大,一般都会选用小青瓦。


屋脊上方一般会安放宝顶,宝顶的形式多样。

一些建筑也会有三面砌墙,为了追求立面效果,墙面多采用斗砌,斗砌的最大缺点就是稳定性不高,所以墙内一般会有木构架支撑。或者选择露柱的木夹墙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大致能了解到川东建筑和北方官式建筑之间的区别了吧。

传统的川东建筑,一些大型建筑多会运用穿斗和抬梁的结合,明间使用抬梁,次间和稍间用穿斗。

穿斗虽然可以节约木料但是却有一个缺点就是使的空间狭窄,而抬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至于为什么不都做成抬梁的呢,原因有二。

第一,木料的限制,到清中晚期能拿来做房屋的大木料已经很难寻找。

第二,地势所迫,因为川东多为丘陵,和川西的高原和成都平原有所不同,所以选择了修筑穿斗式吊脚楼来应对高低落差较大的地形。

如果你爱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