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人又有福利啦!小病不用跑医院,不出社区就能看!

 cxag 2017-04-03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

看病是一件很“心累”的事情

挂号、问诊、检查、拿药

虽然有许多优待

可还是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

有些病本不需要到医院就诊

但由于老人缺乏医疗知识

认为“到医院总归放心一些”

平添了许多麻烦



不过 

随着上海一项制度的施行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到福利

这种现象也在逐渐减少

那就是上海率先推行的

家庭医生制度



什么是家庭医生制度



家庭医生制度指的是

通过与居民签约的模式

使具备条件的全科医生与签约家庭

建立起来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

便于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程维护


家庭医生主要职责



针对不同类型的签约居民

家庭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会开取“长处方”,一次性配到一两个月药量,减少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并会长期跟踪,及时了解病人情况;


对于未患病或亚健康状态的居民,家庭医生会定期到社区进行健康宣讲,提高居民防病意识;


对于残疾人、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庭医生还可以进行上门服务。


与私人医生有何不同



家庭医生主要有三种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

2、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

3、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


很多人会把家庭医生

与影视剧中的私人医生混淆

其实它们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自愿为原则,由社区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主要提供的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有限的有偿服务,重点是防治结合。

家庭医生在维护居民健康、有序利用医疗资源与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均发挥着'守门人'作用。


由国外传入的“私人医生”概念,则是少数特殊阶层人群为满足更高端的医疗健康需求,花费高价聘请的私人医生,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不适用于最广大的普通人民群众。


三大优惠


1

更加便捷


每位家庭医生对口一个或多个社区,通过签约的方式,将签约者的健康信息录入系统。

居民在有医疗需求时,可首先寻求家庭医生的帮助,进行预约看病,一些常见多发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内解决,使居民能获得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2

价格优惠



据相关调查显示,社区医院的许多药品价格远低于二三级医疗机构,药费自付仅10%左右,而在三甲医院需自付30%左右,而且在社区医院看病可以免挂号诊查费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3

可开取“长处方”



根据相关规定,许多药品在三甲医院一次只能开2周的量,而签约居民在家庭医生处,一次性可配足1-2个月的药量,这类处方称为“长处方”,对于许多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减少了奔波往返于各家医院的情况,带来许多便利。


上海试点家庭医生制度2.0版本


上海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

以居住地为单位对本市常住居民开放

目前签约居民已超过1000万

近两年

为满足60岁以上且患慢性病老年人的需求

上海又推出“家庭医生制度2.0版本”


“1+1+1”签约模式

居民可以在签约社区家庭医生的基础上另外签约一家区级医疗机构和一家市级医疗机构。

患者可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健康评估与针对性健康管理,签约医疗机构内预约优先就诊,优先预约专家号门诊以及预约优先转诊至上级医院等。


这种模式目前已在上海89%的社区率先试点

签约居民也达到155万

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覆盖全市


如何签约



本市常住居民可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自愿选择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与其进行签约

家庭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服务

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

不再另行收取其他费用

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费

医保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

未来不仅是60岁以上慢病老人

还有望向儿童推广

在预防保健、免疫接种

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等方面

给儿童和家长提供便利

看病还在一窝蜂的往医院跑吗

有了家庭医生真的是方便多了呢



部分资料来源于劳动报、央广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