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春:祭祖扫墓吃青团

 静雅轩345 2017-04-04


  ﹁

清明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想,对于无数离家的孩子来说,这首诗,在清明回家的时候,应该是很有感触的吧。清明,不管能不能回家,遥祭祖先,包含着我们后世子孙的一片哀思与敬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日历史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和介子推等文臣逃到偏远的地方。重耳饥饿,介子推割了自己的一块肉用火烧了给他吃。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带着老母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重耳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节令食物


  然而,对于江浙一带的孩子来说,说到清明,记忆中除了扫墓祭祖外,更多的应该是清明的节令食物吧。


  青团,江浙一带特有的食品。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当然,各地习俗不同,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




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清明,美丽而深情的节日,在古老的国度里,在人们的口头里,传诵。它浓缩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审美追求与价值追求。在古老的诗词韵律文化典籍中传诵。在这期的末尾,我们一起来欣赏下清明文化下的美丽文化吧!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

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

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

不妨游衍莫忘归。












途中寒食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张继


夫召募爱楼船,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来源/作家公社

责编/占华

制作/兰宇、跃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