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生前曾给中国人定下来一个老规矩,我们至今还在照办

 昵称413468 2017-04-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古尸之衣物

说起汉文明的最后一个正统王朝你会想到什么?从黄觉寺里的混饭和尚到烽火狼烟中登基九五的逆天至尊;从南京的富庶繁华到北京的天子御国门;从东林书院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到宁远城头上红夷大炮的隆隆炮响;从宦官权臣的相互倾轧到景山深处那棵枣树上的三尺白绫.........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有着那么多骄傲与耻辱,辉煌与落寞,可绝大多数人不为所知的是这个王朝也曾为中国传统墓葬制度作了许多贡献甚至直至今日还影响着我们。

明朝古墓

前几天的时候,在中国的河南太康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中的人物经过鉴定是来自明朝的某个官员,具体的身份还在确认之中。这里边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墓室之中,只有一具尸体,尸体身上穿着自己生前的官服。除了这些,真的再也什么都没有了。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不是?一个官员下葬,竟然连一件随葬品都没有,整个墓室之中就只有一件官服,难道就不奇怪么?为什么明朝的达官贵人下葬都这么简陋?这还得从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说起。

彼年朱元璋初登宝座,出身底层之人最懂世事沧桑人情冷暖民生疾苦,也最了解那种一无所有的无助,因此他制订出台了许多改善底层阶级生活的政策,甚至还有一系列福利,比如,我们今天的福利院,养老院,幼儿园,在那时都是免费开放,甚至如果散步时发现有一个人沿街乞讨,那么当地的官吏就会受到制裁。经过皇帝大力整治,劳苦大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此时皇帝也终于将目光对准了世俗之人的禁忌之处。

明朝古尸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们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彰显自身不凡通常在身死之后将那些生前未享用尽的物事携带到自身棺椁中去,希冀在另一个世界延续曾经辉煌,尤其在夏商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盛袍华服、金银财宝、香车美人、婢女奴隶,统统都是陪葬之物,这一点尤其在那位以强势武力一统七国的狠人身上得到体现。

历来胜者王侯败者寇,王侯尚且如此奢靡,下面各个阶级缘于偶像崇拜纷纷效仿也就不足为奇。与今天一个普通家庭穷三代之力办一场风光婚礼一个道理,底层人民为不辱祖宗名讳不让先人蒙羞明明手无余钱也要打肿脸硬充,结果往往一场葬礼下来一个家庭破产,家中只剩四壁孤独屹立。

明朝官员服饰

皇帝出身底层深知此种危害,决意花大气力整治。首先明令禁止官员厚葬之风,倡导薄葬,顾名思义所谓薄葬就是不再将大量金银实物埋入黄土,而以简单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代替,接着又身体力行在自己驾崩之后不如往常帝王一般损耗国家储备。上层尚如此,下面的人也不再在墓葬方面奢侈。直至今日,我们在人死后入土为安都是如此,人们通常将葬礼办的体面而不是让金钱实物伴随黄土尘封于岁月。

一个古墓挖掘之前的景象

万物轮回,让已故之人身体简易安然的化入黄土正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循环,来时无一物相伴,走时无一物相随。人类文明发展到如今也昭示了灵魂并不存在,权力与财富只是虚幻假象,只有人类的创造力,才会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