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想好了吗,下一个10年想要干什么

 九霄环沛 2017-04-04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你想好了吗,下一个10年想要干什么

2017-04-03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论语·为政》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这句话以十年为一阶段道出了他的志向,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孔子总结的职业规划,也是孔子对于自己在各年龄段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十年,看似挺长,总觉得还有大把时间在手中,“少年壮志不言愁”,期待生命中的无限可能;又貌似很短,孔子面对滔滔的江水也曾感慨“逝者如斯夫”,时间像流水这般日夜不停地消逝,一去不复返。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三个十年,张若虚的那轮皓月不知照见了多少过客;“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三个十年,孟浩然依然应举不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个十年,纵横驰骋的岳飞的收复失地梦想依旧未能实现。

 

很多人的生命轨迹是这样的,20岁至30岁,我们接受完教育后,刚刚踏入社会,褪去年少的青涩,梦想着找一份喜爱的工作,选一城终老,择一人白首,在30岁之前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就努力工作,养家糊口,等待着退休,安享晚年。

 

不过多数人在过起日子来,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会出现一种迷失感:因为重复的生活,时间的意识会淡化,表现为自感性的记忆力衰退;因为普通,自我被淹没在人海中,表现为“浑浑噩噩,不知所从”。有些人甚至出现对生命的无聊感、空虚感、惧怕感。三个十年中,如果我们不能从外部或内部提升自己,就极有可能陷入这种困境。

 

职业规划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奢侈的,在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下,在世俗世界中站稳脚跟生存下去已实属不易。30岁至60岁是我们奉献岗位的时间,足足也有三个十年。以历代圣贤为镜鉴,反观自身,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三个十年该怎么度过?我们不妨从孔子那里获得启发,启迪自己的人生。

 


孔子在四十岁时达到了“不惑”的境界,通过自身的学习,达到内心充盈,不被外界的变化所迷惑;五十岁时达到了“知天命”的境界,懂得了天道世事运行的基本规律,;六十岁达到了“耳顺”的境界,对外物所闻皆通,用一颗包容天下的心理解现实中发生的一切。

 

天生我才必有用,从30岁到60岁,我们放佛看到了孔子参透“自身的作用”。孔子是圣人,也是普通人,在人生最关键的三十年间也曾在战火中饥寒交迫,颠沛流离,游走在各国之间宣扬仁道。人到中年,孔子的事业并不很顺。在外游学有人形容孔子“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把这段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把我的外表说成这样,实在是夸过头了。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一个人的成熟,不仅是经历了多少,而是经历后的沉淀和思考;一个人的痛苦,不是郁闷了多久,而是痛苦过后的醒悟和审视。孔子的这些经历让他日益看清了现实,他的痛苦并没有击垮他,而是更让他坚定了内心恪守的“道”,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因为信心,在学习中逐渐体悟到道的的作用,所以不惑;因为信念,在岁月里中体悟着上天赋予的使命,所以知天命;因为信仰,用一生去守护、包容,所以耳顺。

 

进无止境,活在当下的我们应当扪心自问:“下一个十年,到底应该怎么度过”。逼自己一把,等到老去,回忆过往,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本文系儒风大家原创,转载须注明:

[ 作者:儒风大家  来源:儒风大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