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盆而歌

 为什么73 2017-04-04

清明三月節,不外乎兩件事,祭祀踏青。這兩種習俗的形成,分別與清明前後的兩個節日有關。


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天。傳說介子推避世,晉文公求其出山,也不知道誰出的餿主意,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沒想到此人太軸,寧願被燒死也不出來。晉文公後悔莫及,下令每年這一天不准生火,以紀念介子推,因此稱為寒食。後世逐漸把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形成了清明祭祀的傳統。


Δ

介子推


上巳節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大家通常搞不清楚巳日是哪一天,因此更願意把上巳節過成三月三。這與前面文章中曾經提過的驚蟄與二月二類似。蘭亭序就寫於這時:“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葺事也。”暮春即三月,正是郊遊約會的好時機。(每到這時,都羨慕廣西同胞可以放假!!)


Δ

蘭亭流觴


祭奠逝者,寄託思念,是為了慰藉生者,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生活還要繼續,因此要春遊踏青,飲宴歌舞,青年男女約會談心,孕育新的生命。


又或者如莊子一般豁達,妻死卻鼓盆而歌,認為生死就如同四季變化一樣,是一種自然規律,死後以天地為棺槨,星辰為珍珠,回歸到自然中去。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根據莊子的哲學思想所創作的樂曲《大地的蕭聲》,作曲者林海,曾為《大明宮詞》《冬至》等影視劇配樂,廣為流傳的《琵琶語》也出自他手。本首樂曲由竹類樂器演奏,給人以曠達,悠遠之感。


Δ

蔡志忠漫畫莊子


- END -


 文、圖  |   呢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