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谈死亡-要跟幼儿谈死亡吗?怎么谈?

 情不知何起何处 2017-04-04




作者介绍

宫学萍




儿童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咨询师,心理学专业翻译,专栏作家,两个孩子的妈妈。目前致力于个体心理治疗和儿童心理学知识的科学普及工作。译作:《打破心理治疗师心中的禁忌》和《浮生一日:心理治疗故事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将至,每年到了这个时节,人们都会回乡祭扫。孩子们或听到或看到大人们的这些举动,不免会产生好奇和疑问,扫墓是什么?死去是什么意思?那,有一天我们也会死去吗?


“死亡”往往是咱们中国人最忌讳的字眼,对这个事儿都是能躲就躲,很难和孩子解释,更别说自由地谈论这个话题了。可是,如果父母一味地选择避而不谈,就等于在无形之中,把他们从我们身边推开,逼着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在成年人的陪护和指导之下,去面对和消化 “死亡” 这个重大的人生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正确认知死亡,怎么从孩子的角度跟他们解释进行引导呢?





路遇落叶和死去的小昆虫,恰是我们帮助孩子了解死亡的机会


在路上,偶尔遇到落叶或者是死去的小虫子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或许是我们对小孩子渗透生命离去的一个合适的时机,我们尽可能自然地表达:“任何生命都有开始和结束,有出生就有死亡。”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可以方便父母向孩子介绍生死的概念,那就是在家里种植一些一年生的小植物比如花生。我们带着孩子在花盆里种下几颗小小的花生,陪孩子观察花生的出苗、长大、开花、结果和最终的枯萎与死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比较直观地经历到植物的生死和繁衍,可以在日后我们需要对他们讲解生死的时候,作为类比的素材。






绘本是一个不错的好帮手


孩子通常会在4、5岁的时候开始关注与死亡相关的各种话题,而且,他们在这个年龄的关注重点,往往是有关死亡背后所意味的分离:死去的人们会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换做是我们自己死去,同样也要和活着的亲人发生分离。实际上,在这个年纪的孩子嘴上所说的 “不要,我不想你死”,最直接的解读,就是 “我不想失去你,我要天天看见你,我想和你一直在一起!”


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对于生死话题的关注时间也并不完全一致。爸妈们可以收藏一些此类主题的优秀绘本,平日里陪着他们读一读。如果孩子一时理解不了,也不会因为读了一遍这种故事,就对他们产生什么不良影响,至多是孩子理解不了,一时不感兴趣。如果是这样,爸爸妈妈不妨就再等等孩子的脚步,等到他们长大一些再说。


下面推荐给大家几本绘本,不作具体的适读年龄划分,爸妈们不必担心有关生死的故事,会对某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太早”或“太晚”


《一片叶子落下来》
作者:利奥·巴斯卡利亚 著,任溶溶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品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讲述生命的过程和存在的价值。文字简单,画面清新令人感动,给人慰藉……




《告别安娜》
作者:米卡伊拉.霍尔奇格 插画海德.施托灵格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这本绘本帮助三岁以上的孩子和他们的亲人,勇敢面对变老和死亡这个话题。老龙和魔法箱的美丽故事告诉我们,记忆中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最能帮助我们抚平失去亲人的悲伤,把他们永远留在心中。



《象老爹》
作者:布赫基农 朵儿 图,漪然 
出版社:湖南少儿出版社


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深爱象老爹的老鼠妹妹会把断桥修好,让象老爹去桥那边的另一个世界吗?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Tips


也有的爸妈在读一些绘本的时候,遇到比如雪融化雪人消失了,或者大灰狼被猎人打死了,怕孩子会伤心难过,就故意编一些圆满的结局。其实大可不必,虽然父母心疼孩子的愿望都是出于好意,努力不去做让孩子伤心的事情,却无法做到让他们不必去面对真实世界的各种不如意。


爸爸妈妈需要在生活中陪伴孩子逐渐理解它们的含义,而不是欺骗孩子说死亡并不存在。同时告诉孩子:“此时此刻有我们陪着你,在死亡到来之前,我们都会一直好好陪着你。”



如果遇到家里亲人去世了,该如何安抚孩子?


如果家逝去的亲人原本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比较亲密的联结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么孩子因此体会到痛苦,这是一个特别自然也特别正常的人性反应。我们不可以,也没有权利,去试图通过自己的某些方法某些努力让孩子保持“正常”,因为这种正常不管对于谁来说都太过残忍。


在以往的工作中,也的确有父母问过我“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给孩子看点什么绘本,可以让他不这么悲伤?”


而我的回答是“就请允许孩子悲伤一阵子吧!”这个时候的孩子,不需要任何的书本或者大道理,他们只是需要为这个亲人的离世做足够的哀悼。在这个哀悼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在心理上完成同逝者最后的告别,才能在伤痛之后获得继续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等着孩子的情绪略微恢复平静之后,再在语言层面与他沟通,告诉孩子生死的确我们不能完全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失去所爱的痛苦会渐渐消退,而他们留给我们的美好记忆会长存。有的时候,父母还可以扩展出更多交流的内容——正是因为我们不想死,所以才要在每一个今天好好地活——珍爱生命等更为深刻的话题,都可以由此展开。



在丧偶家庭里,孩子问起缺失的爸爸/妈妈,怎么跟孩子说?


在那些爸爸或妈妈在孩子婴儿时期(或者更早)丧偶的单亲家庭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孩子长到3-5岁的年龄阶段,开始询问家中缺失的爸爸/妈妈在哪儿?他们之所以可以这样提问,就是因为认知和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觉察出家中缺少了一个爸爸/妈妈,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这个觉察找到答案。这个时候,如果家中的大人不能面对孩子的提问,拒绝帮助孩子理解死亡和分离是什么?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家中?(尽管这个真实的答案,的确会让孩子很不开心)就很可能,会让孩子陷入在自己头脑中的想象所带来的恐惧之中——爸爸/妈妈是被妖怪吃掉吗?是因为做坏事变成雕像了吗?还是因为我不可爱、我太糟糕才要离开?


死亡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真实存在,孩子需要了解到这一点,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向孩子承认我们大家都会死,死亡会让死者离开人间。同时,告诉孩子谈起死亡和分离常常会令我们悲伤,但是这不会影响到我爱你。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上的拥抱和安抚,常常也可以帮助孩子的情绪恢复平静。




最后总结


1、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平日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生发、枯萎、凋零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生死的概念。


2、一些好的绘本,也会帮助我们跟孩子沟通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但不必刻意给孩子们讲述。


3、当家里有人去世,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情绪,给他们时间,这就是孩子在跟逝者告别的过程。


4、在丧偶家庭里,爸爸/妈妈需要跟孩子承认另一方的离去,但同时要告诉孩子:我是爱你的。


5、可能很多爸爸妈妈常常会忽略,为人父母的责任和功能之中,就有这么一项让我们常常感觉不舒服的任务,就是陪伴孩子去认识各种负性情绪,但我们不能回避甚至拒绝,因为,帮助他们了解到伤心或者恐惧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未知的生活。


 
 
 
 
 
 
 
 




关注公众号后,在公众号输入相关关键词,看优质原创文章:

热门文章

“初心”,看《为什么我辞掉百万年薪的工作做早教》

智商,看《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办法》

“自控力”,看《提高幼儿自控力的五个方法》

英语启蒙相关文章

“双语”,看《双语的孩子数学好?!-儿童学外语的8大好处》

“英语启蒙”,看《幼儿英语启蒙的迷思系列》

“英文绘本”,看《史上最有心的英文绘本书单(幼儿启蒙第一辑) & 耶鲁奶爸精心研发的英文亲子阅读助手APP和绘本音乐》

金卡会员招募

“会员”《让孩子听很low的儿歌?还是用高品质的音频开启英语、国学启蒙之门?“常青藤爸爸”会员俱乐部会员招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