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不成功之因:不按次第学法造成的心力枯竭等病及症状(1)

 桑吉霞 2017-04-05


修行不成功之因:不按次第

学法造成的心力枯竭等病及症状(1)


       不依次第学法会出现很多病症。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症状,知道它的严重性,之后才能改善目前各种学法上的混乱,这样才能理出一条道路,看清前程,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


        这是当前一个极大的困局,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乱相。如果没有在这一点上改变观念,纠正做法,那么无论传多少《前行》的法,也没有多少用处。传法者辛辛苦苦以为能实现什么,下面的人却完全背道而驰。


        也就是,《前行》课一开始就讲了五不取,但是这个症状仍然非常严重,所谓的错下上而取、不会义而取、颠倒而取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严重的病,在大多数人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那么,今天就来谈谈不按次第学法的人出现的状况。



        可以随便举很多的症状,大家检点自身,会发现有的人具备了好多种,有的人已经具备了其中某些,有些是很深度的症状,有些有轻微的表现等等,正在病状当中。如果不能发现这些症状,就还会以为这样继续下去非常好,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实际上,任何事都受着缘起律的支配,违逆缘起律而行,决定会发生各种病态,得不到效果。


         在不依次第乱学的缘起下会出现很多情况。比如心始终安不下来,到处求、到处抓,有不安心的症状。或者不按道的轨道修心,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地乱学乱修,这就出现了“随意症”。还有“盲目症”,不知道这个法在什么阶段修,自己应不应修,要修多少等等,只是盲目而修。还有“空虚症”,心里不踏实,好像没得到什么,也没出现什么修法的证相,非常空虚。


         又有“幻想症”,常常幻想出现奇迹,幻想在某种场合自己能不劳而获,或者根本不用修就得到成就,最好是别人把成就给他等等,充满了各种神话般的幻想、不切实际的假想。


        还有“散乱症”,没办法安心地按次序修法,下至一个环节都没办法持之以恒地修持,更没办法有条不紊地一个一个进行。不必说这样,连维持日常功课都不可能,发展严重了甚至安下心来看几页书都不行了。他总是在网上乱动,而且没有任何次序管理,在网上随意地听。而网上的信息无量无边,有很多可以看的、可以听的、可以闲聊的,这就造成人处在一种失序的状态。



        又有“绝望症”“自暴自弃症”。也就是他最开始非常狂,充满了幻想,到最后就出现失望感、绝望感,认为没什么希望,一切法都不可能修成。或者自暴自弃——我就这样过算了,还说什么成就呢?太遥远了,这辈子修不出来的。这样他就落在负面消极的状况,一蹶不振。这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前面太狂,说得太高,这样就会出现反面。希望大的反面是失望大,乱动的反面是无法整理,到时就一动不动,这样就出现了“痴呆症”。先前乱动惯了,最后就不晓得怎么动了,连一个起码的修行都不会,一点次序也没有,做什么都是茫然的,心里也没有定解。


        还有“僵直症”,坐在那儿傻傻的,一天到晚很僵硬,心里没有了源头活水,善心的源泉被堵塞了。他已经没有活力了,很呆的,这样怎么来行善呢?掌握了方法,修惯了的人,随时可以趣入善行、趣入法行,可以很好地运转。但心已经乱了的人,就不知道该怎样修法、念诵、供养、礼拜,或者修哪种仪轨,怎样合理安排自己的修行生活等等。这些都不会了,处在非常麻木糟糕的状态,到最后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其他的忏悔、发愿、希求等等都没有了。


        还有“混杂症”“乱程序症”,学法时不按次第,也没有任何拣择,最高的和最低的混在一块持,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也混不清。好比有各种药,他认为药都是好的就随便吃,他不知道哪一种治什么病,哪一种药在什么阶段吃,应当如何来配等等,这些一概不管,成了一种混杂。同样,他在学法的层次上也是混杂的,见解也是混杂的,并没有得到定解,左听右听,分不清楚。行为状态也是混杂的,有时候说要取舍,有时候说不要取舍,忽然听到说一定视五欲为毒,严密地防护自心,一会儿又说五欲不要紧,可以随便享用等等。内心的状态也出现了非常多的混乱,佛法一层一层的,每一个点都有它的所缘和修法状况,而且告诉你这一步应当怎样做,怎样修练自心调成这样的状态,到了更上一级就说心要放大,或者说又要再进行新的转换、新的提升等等。但是,不按次第的人乱听乱学,结果就摆不清了。



        这样继续下去就有很多“无法整理症”“失控症”“舍法症”。失控就是自己没控制力了,完全凭着内心的习气、冲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内心的见解杂乱、修行的程序杂乱,最终就变得无法整理,谁也没办法处理这个情况,自己也没办法处理。


        要知道,熏下去一个方面、养成一种习性,就有它的作用,不是说熏完了还跟原来一样。那么没学是一个状态,学好了是一个状态,学乱了又是一个状态。没学的人懂的不多,心比较谦下,愿意听人说。如果学了,听了一大堆,好像上上下下什么都知道,但他不知道自身上出现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整理。因为每一个地方他都没有消化,而且不是按次第一步一步培养,内心并没有得到成长,连最低的一步都没发生转化。但是,由于他听到的法非常多,心里乱动太多了,就变得见解、心态、习惯等都无法整理。好比写字,最开始按程序来,有老师教,严格地管理,非常有纪律,这样一笔一划写下来最终就能写好。但如果一开始学一下草书,又学一下楷书,各式各样的字体乱写一通,最后就养成了混乱的习惯,当然是无法整理,谁也没办法纠正。而他自己还不承认,以为自己看了很多,什么都懂,其实什么也不懂。这样就会出现“无法整理症”,再高明的医生都束手无策了。


        又好像“乱吃药症”,治热病、治寒病、治心脏病、治胃病……各种药乱吃一气,上上下下一大堆,这时医生也觉得你把药吃乱了,没办法处理。



        他还有“反弹症”“抗体症”,熏了这个以后,自身有一套见解,有他的一套对法的爱恶取舍,但这些都是不理智的,并不是经过证量衡量起了定解以后的见地。他到处听,有的人说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或者说我特别执著这个等等,这样的话,凡是跟他的习性相违的东西,跟他的错谬见解、胡乱观念相抵触的东西,就一概拒绝。这样学法多年以后坚固成性,像生牛皮一样没办法弯曲,他的习性、观念已串习成性,无法接受别人的劝告。


        接下来会出现很多严重的“舍法症”。今天的人一般只要高法不要低法,遇到高的就舍低的,认为低的不必要。这是由于没有经过次第修习,不知道每一分法都是重要的,都要配在自身上,要抓到它的心要配在菩提道上修持。按照次第学法的人只会越学越好,根本不可能舍法。他具备了下下的基础,就能够转到上上。他在每个地方都能发现是修心的要点,一切圣言都是教授,这样就能除灭舍法的业障。


        但是,不按次第修的人发生舍法罪的频率就太高了。他的心没有成熟,择法的智慧没有,如何配在心上修行的善巧、经验更不必谈。他只是听说这个是无上殊胜的大法,其他是很低的,可以不要,就认为那些法是不需要的,与修行无关,并不是成佛之道等等,会产生很多胡乱的见解,甚至公然对于其他佛法进行排斥、诽谤、指责或者颠倒地评论。实际上,他的认知不符合法的体性。本来法都是好的,能够遣除我们的过失、增上功德,或者配在菩提道上有助于升进,然而他却评论说这些是无用的、障道的,或者只是一种言说的事、谈论的事,根本没有修心要义等等。这样污蔑佛法,就造下很多的舍法罪。这种舍法症其实是“地狱症”,发展深了甚至破口大骂,那真是堕地狱唯恐不深。



The  end

 文字来源  作 者:益西彭措堪布                          

《今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