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五一 | 前顶(上) | 督脉 | 心烦又惊悸,健忘无心力,可以这样……

 蒙蒙紫芽 2020-09-04

中医亲子小广播 

收听提示 

这是专门为小朋友们

录制的3分钟身体航行指南。

放下手中的作业,

安静地休息一下,

要和爸爸妈妈一起收听哦,

随着声音的引导,

用手指头在身上点一点吧!

紫芽小铜人

*Android系统版本在各大应用市场可下载

转了这么久,我们这就下山吧,稍走几里路,就到了前顶村。前顶村也流传着百会山的故事呢!

医案



01



王执中心脏不是很好,古人说“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又说“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所以王医生把心脏的毛病称作心气,也包括现代医生说的血液循环问题哦。

他就翻看古籍了,一本讲阴阳的书里说:人身有四穴最应急,四百四病皆能治,百会就是其一。《黄帝明堂灸经》也说,心烦惊悸、健忘无心力,都能缓解。王医生就给自己灸起来,果然有效。原来这百会,可是百病皆主,不是只治一二种病哦。

01

予旧患心气。偶睹阴阳书。有云∶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因灸此穴而心气愈。后阅灸经。此穴果主心烦惊 悸。健忘无心力。自是间或灸之。百病皆主。不特治此数疾而已也。 

——《针灸资生经》



02



有人胡言乱语,王医生也来用百会,还用了一个古老的安神办法,用软绳捆住两手大拇指,指甲接近处,灸七壮,果然就好了。这是南北朝时医生秦承祖发明的办法。

02

有士人妄语异常。且欲打人。病数月矣。予意其是心疾。为灸百会。百会治心疾故也。又疑是鬼邪。用秦承祖灸鬼邪法。并两手大拇指。用软帛绳。急缚定当肉甲相接处。灸七壮。四处皆着火。而后愈。更有二贵人子。亦有此患。有医僧亦为灸此穴愈。

——《针灸资生经》



03



配上秦医生的办法,就能安神;配上内关、足通谷、鸠尾,心里的糊涂闷烦就都有办法了。后人复述王医生的话:心气悲总感慨,忘了过去,看不清未来,必灸百会,看来现代人可应当好好摸摸头顶。

不过也别过用,百会地位高,善提升,就像头顶上有个不停拉鱼线的渔夫,只不过钓起来的是一条条火鱼。《太平圣惠方》说:“若频灸,恐拔气上,令人眼喑”,眼睛怕吃不消;《圣济总录》告诫说:“凡灸头顶,不过七壮”。

03

心气:治心气乱(资生经)。穴心俞治中风心烦。惊悸健忘。穴百会治健忘。穴神道、幽门、列缺、膏肓俞主恶风邪气。泣出喜忘。穴百会、天府、曲池、列缺主健忘。穴刺足少阴。主心悸少力。穴大横。灸五十壮。

疗无心力。穴百会、巨阙疗心中闷。穴上脘治失志。穴委阳疗神气不足。失志。穴中冲主失志。穴内关主心中愦愦。穴通谷疗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穴鸠尾治无心力。忘前失后。穴百会王氏云。予旧患心气。凡思虑过多。心下怔忡。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会。则以百会有治无心力忘前失后证故也(兼服镇心丹)。

——《普济方·针灸》



04



说过了心,我们再去看看拉肚子的小孩,六个月大的小胡宝宝,拉肚子不止。元朝医生滑伯仁只用一个穴位,灸百会。这小儿脾虚下陷的拉肚子,用头顶上的百会兜住脾气,提升它,再不会泻。

04

滑伯仁治胡元望之女,生始六月,病泄泻不已,与灸百会穴愈。

——魏之琇《续名医类案》

*版权归“杭州紫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所有。

想一想👀

是不是灸百会越多越好呢?尤其是小朋友,是这样吗?

参考阅读:气舍 | 街角旅馆里的“气”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