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运用心理学探索文明礼仪教育新路径

 阡陌躬耕 2017-04-05
见到同学老师打招呼、行走坐立姿势正确、热情帮助同学、犯错真诚道歉、服装整洁、仪态大方……在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长二小”),学生们正走在知礼、懂礼、行礼的文明素养提升轨道上,为成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做准备。?

“做人先学礼”,礼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小学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社会认知、行为模式、公民意识的关键时期,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这人生第一课,长二小依托国家科研课题《区域性推进学校现代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开展了子课题《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把抓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传承悠久的礼仪文化。?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长二小,积极探索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为孩子的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开辟一条儿童学礼仪的新路径。?

营造环境?

潜移默化中感受文明之美?

【案例】?

孩子们迷上“新棋局”?

新学期开始不久,长二小的孩子们开始喜欢叫上好朋友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下棋”。这款名为“文明礼仪趣味棋”的新棋种,是长二小课题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们收到的“开学礼物”。它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等内容印制在棋谱上,做到文明礼貌即按照规则前进,不礼貌不文明就按照规则后退,先抵达终点的胜出。?

【理念与做法】?

运用生态心理学,在环境中进行礼仪教育?

长二小是合肥市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承担文明礼仪教育子课题后,学校组建了“阵容强大”的课题组队伍,承担课题研究的都是校心理健康教研组的老师,也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班主任。在实践中,老师们将文明礼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手段有效指导文明礼仪教育。?

摈弃传统的空洞说教,长二小运用了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也就是在环境中进行礼仪教育。?

在环境的布置中,长二小注重学生们的参与性,在校园文明礼仪宣传板的制作中,课题组特意选择了本校学生担纲“模特”,展示标准姿势展示敬礼、微笑、坐姿以及文明用语,其不仅具备图文结合、直观生动的特点,更因为“主角”来自身边,更具榜样激励作用,深受孩子们喜欢。?

设计载体?

独一无二“口袋书”装下规则与礼仪?

【案例】?

我们有话跟孩子说?

孩子对自己说:“本学期礼貌有所进步,但是不能骄傲的,我会继续加油!”?

老师对孩子说:“礼貌之风为每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加油!”?

家长对孩子说:“希望礼貌能自动自发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加油!”?

在一本小册子上,孩子的心声、教师的鼓励和家长期望,一一呈现。这本名为《长二小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评价手册》的小册子由长二小课题组教师设计,孩子、班主任和家长,分别给孩子平时的表现打分,并在最后的“我想对自己说”、“家长对我说”、“老师对我说”三个评价板块中,记录下学习校园文明礼仪的点滴成长、期望、感言。?

【理念与做法】?

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创造“工具”?

在长二小,学生们手中有本必备“口袋书”——《长二小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手册》,这本小册子只有巴掌大,便于携带。这是课题组老师们根据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经过多轮讨论、研究制定而出,内容涉及学生们在校园内的个人礼仪、交际礼仪、仪式礼仪三个方面。?

翻阅小册子可以发现其内容制定相当详细。其中,个人礼仪包含形象礼仪、仪态语言礼仪,从小学生的衣着、仪表、个人卫生及站、立、行、走、说、笑、行礼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交际礼仪包含课堂礼仪、交谈礼仪、行为礼仪、对待同学、对待老师、对待客人六个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在校园中如何有礼的和同学、老师、客人进行交际;仪式礼仪包含升、降旗仪式礼仪、开学典礼仪式礼仪、毕业典礼仪式礼仪、校庆典礼仪式礼仪,这些礼仪将更为规范地指导学生在仪式上的言行举止。?

对于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长二小没有采用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学生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校园文明礼仪的内容分解为初、中、高三级,并将每个阶段的细分成不同的单项,制定出《长二小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评价手册》。?

主题活动?

丰富多彩的内容承载文明内涵?

【案例】?

我有成果向国旗汇报?

“有礼貌,人人笑,好习惯,早养成,一生世,忘不了……”这是长二小独有的《校园文明礼仪三字经》,在周一举行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上,长二小柏景湾校区孩子们一边诵读押韵的文明礼仪三字经,一边做出相应动作,展示如何与他人文明交往。?

“国旗下的讲话”已经成为长二小文明礼仪主题活动的经典之作,周一清晨,课题组老师带领部分学生站在国旗台前,向全体师生进行校园文明礼仪宣传。?

【理念与做法】?

多样化反复训练中内化为优秀品质?

通过对小学生“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分析,长二小的老师们认识到学生的直接体验对礼仪训练至关重要,为此设置了多种主题活动,并使之常态化使文明礼仪得到强化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每周一下午的“红领巾”广播站内,小主持人们通过讲有关文明礼仪的小故事、小知识。每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中开设了“小私塾”、“礼仪社团”课程,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学习礼仪、传承礼仪、弘扬礼仪。?

在班级活动中,长二小的老师每学期都会根据班情制定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计划,开展各具特色的班级活动。同时,学校还将文明礼仪与校园文化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2015年3月,在第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课题组开展了文明礼仪词曲和文明礼仪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学生们通过孩童的视角和稚嫩的双手,创作了不少出色的作品,为文明礼仪深深植根孩子内心深处再添一把动力。??

正向激励?

在肯定孩子自身价值中促进习惯养成?

【案例】?

老师也向学生学习?

张燕老师在上写字课时发现许多学生写字的姿势不好,当她看到尤怡程同学坐的特别好时,就故意抬高声音说:“尤怡程同学坐的姿势可真好,我也要向她学习。”于是也搬来了一张椅子,以正确的姿势坐在讲台上,学生们纷纷抬起头看到老师端正的坐姿,都自觉调整了姿势。?

【理念与做法】?

少一点说教,多一点鼓励促文明成自觉?

长二小心理健康课题组组长李青说,小学阶段的孩子无法理解深奥的道理,而是应该“自下而上”,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行为训练上,通过强化孩子的行为意识来提升文明水平。?

比如,长二小有位男生小B特别喜欢与同学打闹,通过交流老师了解到B生的只是跟同学逗着玩,老师引导B学生每次想跟同学“逗着玩”的时候,在心理默数十声,控制住自己一次就到老师这里领一个“小红花”。通过半个学期的不断的反复、纠正,反复、再纠正,B生逐渐学会控制不良行为,朋友变得越来越多。?

在正向激励的过程中,长二小也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效果反馈,不断调整激励方式。比如,老师们发现,孩子们把好行为理解为“一次性”行为,以为获得了小红花就万事大吉。其后,老师们及时调整了评价模式和激励方式,使得学生们逐渐把良好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内化为道德修养。?

长二小还非常注重教师的榜样激励作用,老师们的责任心、同情心、谦虚、朴实、有礼貌等高尚品质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渐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老师们惊喜地发现,运用榜样激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校互动?

以学校为圆心将公民意识辐射到家庭?

【案例】?

小手牵大手一起来做文明人?

2015年年初,学生们放寒假之前,长二小《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向家长们发放了特殊的“寒假作业”——致家长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向家长们发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倡议,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和积极配合。?

寒假期间,长二小课题组的老师们结合“千名教师进万家”的家访工作,走入学生的家庭开展家访工作。进一步近距离的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了解了家长对于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成长要求。?

【理念与做法】?

建立学校家庭“同心圆”,实现二者同频共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文明礼仪教育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支持配合。课题组利用家长会、家访、校报、校园网、校讯通、展板等多种形式向家长积极宣传我校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涌现出一批“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由于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长二小在家校互动过程中,还根据具体情况,为孩子“量身定做”矫正方案。比如,男生小苏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差,并且自尊心强,好表现,学习成绩差。老师认真分析小苏的心理成因,发现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老师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家长交谈,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小苏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发生转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