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政王权取代神权政治

 3gzylon 2017-04-05
军政王权取代神权政治
日期:2017-04-02 作者: 来源:文汇报
  • 图片说明: 双元村春秋战国墓中出土的漆器,“回首龙纹”的图案美艳大方。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 文汇报: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先秦史方面的专家,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已知的古蜀文明大体框架?

      江章华: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 (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 (公元前17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700年左右);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的春秋、战国青铜文化 (公元前700—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以后,辉煌独特的古蜀文明融入汉文化圈,至汉武帝,古蜀文明几无痕迹。

      目前,巴蜀地区春秋时期的相关资料较少,而在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发掘的船棺墓中,有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遗物,因此,我们认为它很重要,为清晰呈现春秋时代的古蜀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

      外来青铜器是原装“进口货”

      文汇报:这次出土的千余件文物中,有540余件青铜器,其中多是兵器和实用器,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江章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多数是宗教象征物和仪式用器,比如,青铜面具、大型金器、玉器等。到了西周晚期,战争逐渐频繁,为了应对新的政治环境和“国际局势变化”,古蜀社会进行自我调适,开始出现转型———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金沙)时期的神权政治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至高无上的世俗军政王权。

      在新的形势下,三星堆与金沙那种因神权政治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事的各种宗教祭祀活动已无暇顾及,无力生产那些华美的宗教神器,青铜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兵器和实用器。这一转变自然也引起了全社会整体观念的转变,保家卫国成为维系社会的精神纽带,是全社会的凝聚力所在,此时,对人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神权政治时期。

      从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作为仪式用具的青铜器物逐渐减少,玉器只余少量装饰品,戈、矛、剑等兵器和斤、凿、锯、釜等实用器物比较多,这在双元村春秋战国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应对战争是当时社会的头等大事,这从等级最高的墓葬到普通民众的墓葬多随葬兵器可以反映出来。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古巴蜀国也许不像秦国、楚国那样拥有专属的军队,普通民众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以保家卫国为荣。

      文汇报:如果墓葬中都出土青铜兵器,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高低和墓葬的确切年代呢?

      江章华:要判断墓葬的年代,主要依据是陶器。在古代,陶器因其制作成本低、易耗品的特质,随时代变化快,不同阶段的特征明显不同。根据类型学,比对新出土的陶器与之前已知时代的陶器器型,来判断墓葬大约处于哪个时期。比如,巴蜀地区,春秋陶器有盘口罐、大型尖底盏;战国早期,尖底盏变小了;战国中期则出现了陶豆。

      而青铜器因其制作成本高,使用时间久,器型变化不够明显,作为断代依据就不如陶器准确,除非是个别时代特征鲜明的青铜器。

      战国时期,古蜀社会有着复杂的社会分层,处在不同阶层的人们死后墓葬规模不同,尤其在随葬器物上有着明显的区分。其中,奢侈品的种类、多寡是区别不同等级身份的主要表征物。奢侈品以中原和楚文化风格的青铜器为主,只有统治阶层才有能力得到和制作这些东西,他们借此彰显自己特殊的荣誉与

      地位。就像现代,有钱人才能开“进口车”,中原、楚风的青铜器在古代巴蜀就好比“纯进口”的舶来品,不是一般民众可以拥有的。

      巴蜀印章应是护身符

      文汇报: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蜀人南迁,蜀地文化与中原文化互相融合。那么,如何判断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到底是“原装进口”的奢侈品,还是巴蜀自有产品?

      江章华:可以从青铜器的类型、形态特征做区分,巴蜀式、楚式、中原式各有不同。比如,巴蜀式的矛是柳叶矛,配有双耳。剑的装柄方式也与中原式不同。

      巴蜀自有青铜器的一大特征是巴蜀符号,或称“巴蜀图语”。巴蜀符号主要出现在青铜兵器上;其次是印章;最少是工具。

      兵器上的巴蜀图语分为三类:一是具象类,蝉纹、虎纹、鸟纹,战国早期开始出现;二是半抽象类,手心纹、花蒂纹组合出现,战国中期以后常见;三是全抽象类,如水波纹、亚字形、树枝纹三者的组合等,出现在战国中期偏晚。抽象类的巴蜀图语,时间越晚越普遍。

      兵器上的虎纹、龙纹、蝉纹等符号的主要功能,当不是装饰作用,应与某种神秘的精神信仰有关,在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象征物。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虽然神权政治已经消失,但古蜀人心中仍保留着古老的神话传说与信仰。他们相信这些神秘的符号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增强兵器的神奇威力,佑护战士,增强战士的作战信心。这在人类学中有很多印证,比如,许多原始部落出征前要跳舞,还在身上和兵器上画各种神秘图案,以期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文汇报:双元村春秋战国墓出土有8枚印章,您对印章上的巴蜀图语怎么解释?

      江章华:这次出土的印章,我还没看见实物。不过,根据以前发掘出土的印章看,巴蜀印章流行于战国晚期,流行地域以川西南为主,其次是川东北,成都地区相对少见。

      印章上的巴蜀图语主要是王字、双蒂、山形、菱形勾云、帚形等五种图案的变幻组合。一般,墓主人身份特殊的墓葬才出印章。鉴于几种图案的重复出现,个人认为,这些青铜印章不像现代人的姓名私章,也许与古蜀人的信仰有关。他们相信,印章是护身符,生前佩戴身上,死后随葬墓中,从中获得庇佑。后来,中原汉字印引入巴蜀,基本为吉祥语或警语类,有些巴蜀符号印开始摹仿汉字印的日字格和田字格形式,但仍然使用巴蜀符号。

      文汇报:双元村墓葬群、成都商业街船棺,加上之前的三星堆、金沙文化,为什么考古都在发掘墓葬,却没有遗址?

      江章华:在巴蜀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多见墓葬、少见遗址的确是个客观现象。个人推测,可能与秦汉时期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破坏遗址有关。

      秦灭巴蜀,蜀人南迁,楚国、秦国、赵国的移民进到巴蜀地区。为了发展农业,李冰治水以后大兴水利、开垦稻田,破坏了原来春秋战国的聚落遗址。

      在成都平原上,秦灭巴蜀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汉初,移民万家就食蜀汉。而汉代的遗址也发现较少,墓葬较多。这可能跟唐、宋时期的农业、水利、房屋建设造成的破坏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